胡玉賢
【摘要】? 情景教學法是各個學科通用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情景教學法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并且生動形象的教學情景能夠很好地把學生帶入到整個生物課堂教學中。初中生物是學生初次接觸比較系統的生物知識,雖然內容較為基礎,但是初中生物常識是學生今后學習生物知識的基礎。因此,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如何創設生動形象的生物教學情景,是每一個初中生物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 有效教學 初中生物 教學情景
【中圖分類號】? G633.9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5-100-01
生物教學的有效性一方面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率,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后完成作業的情況以及學生的生物測試成績來體現。另一方面指的是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認識程度,以及對生物知識的興趣程度,旨在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激發學生長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借助情景教學法指的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合理地安排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向,從而提高學生生物知識的能力學習。
一、當前初中生物教學動態
在過去的教學中,初中生物并未納入中考的考試范圍內,但是最近幾年,各地區紛紛把生物等學科納入到中考考試范圍中,這也體現出各級教育機構對初中生物的重視程度。再加上近幾年教育改革之風不斷盛行,初中生物的考試題型越來越豐富,過去只會簡單考選擇題,這樣就會導致部分學生從中投機取巧,盡管知識掌握的不牢固,但是通過排除法等其他方法依然能夠選出正確的答案。但是近幾年初中生物又新增了填空題以及綜合類型題目,考察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因此教師也要及時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順應新時代教育發展的趨勢。
二、巧設問題構造懸念
在教學中,教師利用問題不斷引發學生對知識的思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同時也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求知欲望,對于學生的生物思維有很大作用。教師可以結合所講授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比如在學習“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這節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發問,“大家能夠看到空氣中的灰塵嗎?”“看不見”“那么大家能夠用肉眼看到細菌、病毒等這些微生物嗎?”“看不到”“微生物這么小,大家覺得他們對我們來說有作用嗎?”學生頓時開始了積極熱烈的討論,經過大家的仔細思考,有些學生說“釀酒的過程中會用到酵母菌”,這樣一來充分調動了課堂氛圍,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思考也會更進一步,為這節課接下來的教學內容奠定了基礎。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會發現生活中多種多樣的微生物,從而擴展了學生的生物知識眼界,并且在教師之前的問題引導過程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而然的便會注重所學到的這些微生物的作用,從而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對關鍵知識的把握程度,提高了整個初中生物教學課堂的效率。
三、巧設生活情境
生物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就是處在一個大的生態環境當中,其中蘊含著很多的生物知識。部分初中生物知識偏理論化抽象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學生實際生活中經常可見的事物進行教學,把生物課堂從教室引入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充分的帶動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熱情。
比如在教學八年級生物教材“動物行為的研究”這一課時,教師在課前兩到三周的時間就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一個任務,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一種小動物進行細致的觀察,從動物的動作行為,飲食行為以及繁殖方式等多方面進行考量。在實際教學中有一位學生分享了自己在幾周時間內對螞蟻行為的觀察,首先他先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了螞蟻的種類大部分有工蟻、雌雄蟻等,然后他就找了一個看上去比較大的螞蟻洞進行觀察。他先研究了螞蟻的飲食習慣,找了幾種食材,分別有油菜、雞肉碎屑、蜂蜜和面包,然后每天分別把這四種食物等質量的放在螞蟻洞口,每天早上放在螞蟻洞口。每天晚上放學回家后再分別拍下一天內這四種食物的剩余量,最后反復觀察照片發現,蜂蜜每天剩下的量都特別少,這就說明螞蟻比較喜歡吃甜食。在得知了螞蟻的飲食習慣之后學生又開始研究螞蟻覓食時的具體行為,這次他把一小塊面包放在距離螞蟻洞一小段距離的地方,然后靜靜等待螞蟻的出現。不一會就有一兩只螞蟻尋尋覓覓找到了面包,起初螞蟻們只是在食物周圍兜兜轉轉,仿佛在試探著什么,再確認安全之后這兩只螞蟻就開始大吃特吃了。一陣子之后,大概是吃飽了,面包塊還有很多,于是只見其中一只螞蟻原路返回進了螞蟻洞,不一會就出來很多螞蟻一塊來到面包塊周圍,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并沒有立馬就挪動面包塊,而是聚在一起,通過仔細觀察發現螞蟻們的觸角在不斷的接觸。
通過上述引導學生觀察實際生活中的動物行為,不僅培養了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而且也很好的幫助學生培養了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掌握能力,充分提高了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興趣。
四、創設情景對生物課堂的重要性
通過上述對生物教學中引入問題情境及生活情境的構設方法,借助情景教學法在課堂上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熱情,通過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引導,引發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思考和探索,從而為整節課的教學課程奠定一定的基礎。其次,把學生帶入到實際生活中,引導學生發現并體驗生活中有關生物知識的趣味性,就像上述提高的在生活中研究螞蟻這種動物的行為,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力,還可以借此生活情境挖掘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及生物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識,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 參? 考? 文? 獻 ]
[1]王智軍.初中生物教學創設情景教學法的組織與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6(S2):399.
[2]張琳.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學情境的創設[J].學周刊,2014(29):112.
[3]馬乃芝.初中生物教學創設情景的方法探討[J].成才之路,2013(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