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娟 湯亞平
【摘要】?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要求教師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健康的審美、積極的人生態度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全面且健康的成長,使其成為社會發展的人才,擁有立足于社會的能力和素養;同時,滲透德育能夠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 G623.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4-111-01
德育教育對于培養和提升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養、行為習慣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也具有重要作用。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主要有三個途徑,一是班主任在平時的班會課、教學管理中的教誨,二是在道德與法治等課程上的指導,三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予以滲透。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傳統的教學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德育培養的需要,語文教師要認識到閱讀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從中認識多少字、學會多少表達方法,還應該從中學到更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運用閱讀教學培養德才兼備的好學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改變過去單一的閱讀教學方式,創新閱讀教學。
一、小學階段德育培養的主要內容
在立德樹人教育指導思想的時代背景下,不同等級的學校都加強了德育方面的教學,各學科也都加大了在教學中的德育培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德育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密切相關,通常包括政治思想教育、法律基礎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社會公德與家庭美德教育、道德品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教育教學中滲透這些德育教育,對于培養學生形成德才兼備的人具有重要作用。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應該充分運用其中的內涵,運用小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教學策略具體實踐,從而更好地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尊老愛幼教育、日常行為規范教育、交往禮儀教育、環境保護教育等。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德育的重要意義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閱讀教學目標不明確、閱讀的內容較為單一、閱讀教學的方式較為枯燥乏味等,這些都對閱讀教學帶來了一定問題。因此,教師應該針對這些問題及時地創新教學策略,充分發揮閱讀教學的優勢,更好地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思維方式、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充分的閱讀指導中更好地滲透德育內容,引導學生在課內外閱讀中形成更好的道德品質和思想修養。比如,讓學生學會真誠待人和形成誠實守信的優良品質,學會感恩和尊重家長,感悟家國情懷和產生愛國主義思想,形成遠大的人生理想等。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德育培養的策略
(一)運用導語滲透德育內容
導語通常是對課文內容的抽象總結,語文課文的導語具有營造懸念的重要作用,科學合理地運用導語能夠很好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促進他們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同時閱讀的導語中通常會含有一些與德育相關的內容,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運用導語滲透德育內容,從而提升德育培養的實際效果。
小學語文教材的閱讀導語主要集中在單元開始部分,例如在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組,導語中說:當朋友向你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心里話的時候,你一定會為朋友的真誠而高興;當你得到別人及時的幫助、順利地克服困難的時候,你一定會為這個人的真誠而感動通過這個導語我們可以獲悉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是關于真誠,所以教師可以以此為契機,提出類似同學們怎樣理解誠實或真誠的問題,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經歷和感想,從而更好地滲透關于真誠待人、誠實守信的良好德育思想,為本單元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主題中滲透德育內容
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主題,從對題目的解析出發,引入豐富多彩的內容并運用多媒體生動地展現出來,進而更好地挖掘題目中所含的深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滲透有關德育的思想內容。在解析主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以此提升學生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等。例如,在《小英雄雨來》一文中,教師可以直接提出問題:何為英雄?什么是小英雄呢?在學生探討過后,教師可以引出一些抗日戰爭中的英雄事跡,引入之前所學的小蘿卜頭的故事,進而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
(三)指導學生角色扮演和探討問題中滲透德育內容
小學語文閱讀內容常常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同時很多課文具有豐富的故事性,包含了很多對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和動作描寫的內容,學生在閱讀時會由于年齡所限等原因導致不能很好地理解這些內容,因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將主要內容立體地展現出來,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文中內容,并且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探討,進而更好地進行德育培養。比如,對于《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表演父親與其他人的對話等內容,讓班級學生更好地理解父愛,滲透感恩和孝敬父母的德育內容。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德育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深入挖掘閱讀中有關德育的思想內容,運用更多樣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導語滲透德育內容,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主題、指導學生角色扮演和探討問題等,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從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和行為習慣。
[ 參? 考? 文? 獻 ]
[1]趙香芝.凈化心靈學會做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10):36-37.
[2]李嬌嬌.西師版小學高段語文教科書德育要素呈現及教學實施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
[3]邢曉蘭.小學語文誦讀融合品德教育實踐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