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茹男
摘 要:小學班主任必須對德育工作實效低的問題進行反思,認清這項工作中面臨的實際困境,并積極尋找可有效突圍的方式,讓小學生能夠擺脫外界因素對自己的負面影響,讓學生逐漸從消極狀態(tài)走向積極狀態(tài),形成積極健康的品德價值觀。
關(guān)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困境;工作方式
引言:愛學生是對班主任教師的基本要求。給予學生無私的愛猶如為學生澆灌心靈的甘露,促進學生心靈的蘇醒。相反,如果教師對學生沒有情感,那么再好的班級管理手段也不會對孩子產(chǎn)生多少有益的教育影響。班主任教師還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深刻踐行愛的教育,用愛的力量感染每一個學生,從而達到優(yōu)化班級氛圍,傳遞愛的表達方式,促進班級德育工作深入開展目標。
一、目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存在問題
(一)未能做到言傳身教
言傳身教是我國基本的傳統(tǒng)教育理念,強調(diào)班主任教師依靠自己的榜樣力量達到感化引導學生的效果。有時教師一個不經(jīng)意的動作或者一時的言行失范,輕則影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重則導致學生不良的行為習慣。班主任必須能夠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能夠以一言一行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當前,班主任還要提高修養(yǎng)意識,懂得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道理,能夠以標準的行為準則來勉勵學生,這樣才能達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提高德育工作效率的效果。
(二)缺少必要人文關(guān)懷
平時多關(guān)心學生,切實增加對學生的人文關(guān)懷,從各個方面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不僅可以減少學生的心靈負擔,而且可以推動德育工作的順利實施。有些教師往往過于嚴厲地對待學生,沒能與學生建立濃厚的友誼,往往與學生保持了較遠的距離,這使得學生不信任班主任。還有的班主任不注重班級文化建設(shè),不注重情感氛圍的培養(yǎng),沒能在教學工作中做到一視同仁,因此不利于學生更好的進步。優(yōu)化班級氛圍,形成班級愛的價值理念,把人人理念、互助理念、生命至上、禮儀規(guī)范滲透到班級價值體系當中,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愛的教育示范引導作用。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困境的突圍方式
(一)自身做起,提升修養(yǎng)
班主任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指引者,承擔著重大責任。作為班主任,必須深刻認識到這點。班主任在教授學生知識時,要通過自身行為將德育精神傳遞給學生。為人師表者,要發(fā)揮榜樣作用,讓學生有所感悟。在開展班級管理活動時,班主任要對學生有耐心,永遠保持溫和態(tài)度。若是有學生犯錯,班主任不能一味苛責,而是要查明原因,給予學生安慰,耐心引導學生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另外,班主任除了日常教學工作,還要加強自身學習,努力提升自身水平,和學生多多交流,從而更好明確工作重心。
例如,在實際教學中,班主任要持續(xù)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方式,通過向其他教師學習,找出自身不足并及時彌補,最大化地提升自身素質(zhì),在班主任水平提高的基礎(chǔ)上開展德育教學工作,便于為學生日后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chǔ)。小學班主任應(yīng)將規(guī)范自身行為當作出發(fā)點,可加深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認知。需注意的是,班主任也要對學生的生活情況給予一定的關(guān)心,并為學生提供一定幫助,幫助其解決生活中的困難,使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精力、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學習中。
(二)注重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進行言傳身教
1.通過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增強言傳德育效果
一方面,班主任在言傳德育的過程中,應(yīng)該注重滲透情感教育,做到以情動人,讓學生能夠在動之以情的前提下感受到德育的內(nèi)涵,并形成良好的德育素養(yǎng)。例如,在學生的內(nèi)心受到?jīng)_擊或者情感受到傷害時,教師要注重在客觀分析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給受到心理沖擊或者情感傷害的學生帶來心靈的慰藉,并給予他們思想的啟迪。比如有位學生在班上受到冷遇,出現(xiàn)了情緒低落、心靈受傷的情況,班主任可以客觀分析這位學生被冷落、孤立的原因,然后通過情感教育給學生帶來鼓舞的力量,讓學生從自身出發(fā)找到被冷落和孤立的原因后,主動克服這方面的問題,學會武裝自己的心靈,讓自己的心靈插上騰飛的翅膀。
另一方面,班主任應(yīng)該注重以理服人,然后改變自己錯誤的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例如,在上述這位學生被冷落和孤立之后,班主任不僅要做好學生的情感教育工作,還要對做出傷害他人行為的學生進行說理教育。比如有的學生是因為這位學生不合群,看不慣,所以做出了冷落、孤立他人的行為。此時,班主任可采用換位思考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說理教育,讓他們站在受到傷害之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如果是你受到冷遇,那么你會傷心嗎?你希望別人怎么對你呢?”小學生的心靈是純凈的,只要班主任給予合理的指導,學生就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改正。
2.通過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增強身教德育效果
班主任要始終懂得如何貫徹落實自己的德育素養(yǎng)與德育行為,用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樹立良好的班主任形象。班主任要注重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zhì)修養(yǎng),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讓自己成為學生健康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三)做好學生的良師益友
班主任對學生傾注的愛是多樣的,從本質(zhì)上說班主任擔負著傳遞知識,培養(yǎng)學生做合格的社會人,以及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等重任。首先,班主任要有母愛意義,能夠像母親一樣關(guān)心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家庭般的溫暖。其次,班主任還要表現(xiàn)出充分的教師之愛,做到對學生的充分的理解,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學生取得進步能夠從內(nèi)心深處給予學生表揚和肯定,學生在學習上表現(xiàn)的“失誤”,教師也會真心的鼓勵和幫助學生適當改進。第三,教師還要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友愛,能夠與學生平等的進行心靈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運用情境的、游戲的、對比的、假設(shè)的方法糾正學生錯誤的觀念,從而提高學生意志品質(zhì)力。
結(jié)論:愛的教育是感動生命的教育,愛的教育源自教師對學生的愛,這種教師之愛是博大的、理性的、靈動的,是根據(jù)學生成長需要賦予的學生成長空間。教師還要從強化自身修養(yǎng),加強班級管理實踐,關(guān)注學生個體與建立班級集體角度更充分的展示出教師對所有學生傾注的熱愛之情。
參考文獻:
[1]梁寫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與對策[J].學周刊,2020(06).
[2]劉婷婷.探索新時期小學班級德育管理的新路徑[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01).
[3]張銳.小學高年級教學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探尋[J].新課程.綜合,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