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網絡信息、計算機等高技術的飛速發展大大加快了教學信息化的前進速度。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國際經濟與貿易類專業的核心課程,而目前高校存在教學模式單調、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淡薄等問題。“互聯網+”時代的在線開放課程賦予國際貿易實務新的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使得學習資源更加多樣化,而且推進了傳統教學模式改革。為此,提出充分利用在線網絡平臺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建議。
關鍵詞:在線開放;國際貿易實務;混合式教學;改革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在一些互聯網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快速興起。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不斷推進教育教學信息化工作,推進高校線上與線下相混合的教學改革與發展 。2018年10月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中指出,要推動形成“互聯網+高等教育”新形態。同年,浙江省教育廳也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普通高校“互聯網+教學”的指導意見》,鼓勵高校通過“互聯網+教學”改造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在線開放課程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創新。
在先進網絡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無線網絡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再加之信息化教學設備的支撐,都為較好地開展在線開放課程的教學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硬件支持。截止2019年6月,中國手機網民高達8.47億人,占整體網民比例的99.1%,其中占65.1%的10-39歲網民群體中所占比重最高的是學生,占到了26%。國際貿易實務是國際經濟與貿易類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以外貿業務為主線,以國際貿易慣例為主要依據,重點研究商品品質、數量、包裝、價格、裝運、保險、支付等貿易合同條款及貿易合同的簽訂與履行。為后續國際商務單證、外貿函電、國際結算、國際貿易綜合模擬等課程的開展奠定必要的基礎。所以,學生掌握好國際貿易實務這門課程有助于其專業技能的培養,有利于其未來更好地就業。這也對任課老師的教學實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應用在線開放課程實現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已成為“互聯網+教學”背景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育者聚焦的問題。
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使得學生全面掌握知識并非件易事。這也對課程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目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實際,主要存在以下兩大問題。
1.教學模式單調
目前仍然有大部分國際貿易實務任課老師全程僅僅進行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工具以板書和多媒體課件相結合,形成學生在教師灌輸知識中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由于教學模式單調,降低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此外,國際貨物貿易具有國際性、復雜性、風險性等特點,這也導致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使得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進出口貿易流程和各種進出口合同條款也存在較大的難度,導致最終較差的教學效果。
2.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淡薄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習是處于被動狀態、依賴性強,還是主動積極、獨立性創造性強,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習的成效。傳統的課堂教學活動主要由任課老師掌控,以教師課堂面授的形式進行,學生幾乎很少會主動進行預習,也極少會主動與同學進行知識研討,缺乏自主對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即使學期初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任課老師都會在學期初告知學生網絡平臺網址或者手機APP、如何登陸等事項,但仍然存在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登陸甚至忘記網址。同時,這也會降低課程網絡平臺運行的效率。
三、改革的對策建議
混合式教學來源于人們對在線學習的理性反思基礎上對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重構,它是指把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勢和在線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充分實現學習環境的混合、學習資源的混合、學習方式的混合,進而實現有效的教學。 近幾年在教育手段方面,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應該積極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工具作為輔助來順利完成教學過程。寧波財經學院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使用的網絡平臺主要是寧波市慕課聯盟平臺和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其課程網絡平臺使得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資源更加豐富。課程團隊在平臺上發布課程視頻促使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發布拓展資料實現學生知識面的擴大和理論知識的更新;發布練習考試進行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考量;在平臺上設置學生訪問次數要求和課程視頻“通關”,提高學生平臺的使用率和學習興趣。這樣一方面推動學生通過訪問網絡平臺完成線上教學任務,另一方面加強學生對課程的課前線上自主學習意識,利用課后任務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國際貿易實務課堂教學由“以教為主”到“以學為主”的轉變。
四、結語
基于“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利用線上網絡平臺優化混合的形式和技術,實現不同教學資源的更合理利用和混合教學環境的更加多樣化,可以很好地彌補單一的線下教學模式的缺陷。另一方面,通過在線開放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撇棄了傳統單一的線下教學模式,豐富了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同時,也顯著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如圖1所示,通過引入視頻、作業、測驗、模擬考試和討論發帖等線上考核方式,可以較便捷地評價和分析學生的課程學習掌握進度。然而,對于監控學生們網絡平臺使用過程存在一定的困難(如部分學生存在刷視頻的現象等),這也是今后課程團隊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克服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陳啟虎,李書彥,郝新蓉.國際貿易實務[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2]馮曉英,孫雨薇,曹潔婷.“互聯網+”時代的混合式學習:學習理論與教法學基礎[J].中國遠程教育,2019(2):7-15+92.
[3]胡躍.基于自主式學習的國際貿易實務課堂教學改革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5):60-61.
[4]劉斌.基于在線課程的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踐探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11):81.
[5]錢袁萍,劉靜靜.基于省在線開放課程“機械工程力學”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實踐研究[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18(1):27-30.
[6]張虹.信息化教學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混合式教學設計[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1):234-236.
作者簡介:
作者姓名:勵利,性別:女,出生年月:1988年5月,職稱:講師,學歷:碩士研究生,籍貫:浙江省寧波市,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國際投融資
基金項目:校重點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以《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為例”(19jyzd01)的階段性成果。
( 寧波財經學院國際經濟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