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微
摘 要: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提升,對生態環境的要求逐漸提高。森林資源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只有提高林木質量才能提升環境條件,而優質的林業苗木是林業質量提高的前提。林業苗木不僅影響樹苗的成活率,也對樹木成熟后的生長質量有重要影響。雖然當前已經注重苗木的培育,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林業苗木的發展,如人為操作因素等。
關鍵詞:林業生產;苗木質量;問題及對策
引言
苗木栽培是林業生產的基本任務,這一環節將直接影響到苗木的最終質量。現階段,我國市場中的苗木質量良種化程度相對較低,苗木栽培體系不成熟,技術相對落后,所栽培出的苗木產品遠遠無法達到預期的質量。這一問題的存在直接影響了林業生產的效率,導致我國林業事業的發展速度相對較為緩慢,落后于許多發達國家。
1林業生產中苗木質量存在的問題
1.1苗木品種質量不高
現階段,很多林業專家都是通過雜交和選擇優良品種的方式培育苗木,并且應用到了實際種植工作中,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種植出來的苗木質量也很高。想要種植出質量優秀的苗木,首先要做的就是選擇質量過關的種子。但是在市場上種子的質量良莠不齊,很多商販為了增加收入用劣質的種子代替高質量的種子,這樣的行為更難提升我國林木種植的質量。同時,現階段我國還沒有全部掌握良種的培育方式,缺少技術和專業的支持,和國外先進的苗木種植產業相比,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和進步的地方。
1.2苗木缺乏培育和管理
在我國很多地區從事林業生產的過程中,缺乏科學合理的培育和管理,這直接影響了苗木的質量。想要培育出高質量的苗木,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制定完善的林業管理體系,并在整個單位統一實施和管理。與此同時,林業的技術人員應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保證后期培育和栽種的科學性,有針對性的對樹苗進行管理和培育,這樣才能保證苗木的成活率和質量水平。
2林業生產中苗木質量管理對策
2.1加強管理,樹立新觀念
努力適應當前的市場化經濟,要想優質苗木在市場中站穩腳跟,林業苗木發展就要轉變觀念和技術創新。以科學理論為依據,充分利用市場環境,實現集中化管理模式。同時,也要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各地苗木生產的實際情況,最終實現我國各地區統一的數字化管理模式。
2.2科學利用苗木品種
林業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合理的發展對策,尤其是要重視對于當地樹種的栽培和研究。一般情況下,林業產業的發展需要遵循基本的因地制宜原則,因為外來樹種往往對當地環境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差,容易產生抗逆性,其實際存活率往往低于預期;而本地樹種往往更加適應當地的生長環境,且本地的工作人員對于當地樹種的生長習慣及特征更加了解,技術成熟度更高,樹種的成活率也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而從成本角度來看,本地的苗木資源具有成本低、數量充足的特點,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利用有限的生產成本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而在引入外地的優質苗木品種時,首先需要對當地林業產業的發展情況及林業產業所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分析,了解當地林業產業現階段的不足之處,有針對性地開展樹種引進工作,實現對于當地林業產業的補充。新樹種的引入需要開展試驗種植,試驗種植過程中所取得的數據參數將成為后續大批量引入外地優質苗木的關鍵所在。在開展試驗種植工作的過程當中,需要對當地的氣候變化和地理因素進行綜合性的分析,擴大苗木試驗區,保證樣本的充足性和數據的可靠性。
2.3保證苗木不同生長階段的質量
第一階段是成活期。這個時期幼苗出苗的速度很快,密度相對較小,這個時期工作人員需要注意要讓苗木保持均速生長,并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第二階段是幼苗期。這個時期的幼苗抗打擊能力差,苗木的死亡率很高,因此工作人員要做好保護工作,保障生長環境適宜,只有這樣苗木的根系才能快速生長。第三階段是生長期,也是苗木初步生長的階段。此時根系快速生長,對于肥料特別敏感,所以工作人員要控制肥料的用量。第四階段是速生期。這個時間段苗木生長速度最快,需要大量的養分和水分,所以工作人員一定要按比例施肥,提升苗木的抗逆性。第五階段是出圃期。這時候可以對苗木進行起苗、包裝和運輸,無論哪個環節工作人員都要非常注意,把好關,有效的提升苗木的質量,使苗木標準化。
2.4加強對苗木市場管理力度
為了促進農業生產的規范性,保證生產質量,就必須從現階段林業市場的發展情況出發,深入到市場的根本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的管理策略,最終達到規范苗木市場的根本目的。首先,地方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需要積極承擔責任與義務,強化對于苗木市場的管控力度,并根據苗木市場的發展規律,制定嚴謹、科學、合理的管理對策。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還需要加強對于市場的監管力度,定期對苗木交易進行檢查,重點檢查苗木品種及質量,若發現苗木交易過程當中存在假貨交易及劣質苗木交易的情況時,需要依據相關法律條例進行處理,并對違規人員采取經濟處罰。其次,立法部門需要基于立法角度給予林業產業相應的支持。立法部門應當從苗木市場的發展規律角度出發,及時對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調整和完善,從而為執法部門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撐,進一步實現對苗木市場的約束和規范化管理。
2.5生產技術措施
2.5.1種子管理
種子采購與貯藏要嚴格按照國家或地方標準實施。在造林季節,要對貯藏的種子進行消毒,然后用稻草覆蓋或沙高都能降低種苗的發芽率。冬季儲苗需要御寒,通過保持一定的濕度防止種苗大范圍死亡,這對種苗成功越冬尤為重要。
2.5.2造林管理
苗木培育期間,要及時松土,清理雜草,使苗木在充足的水分下健康生長。專業護林人員要注意防止破壞性行為的發生。人工修剪工作要做到位,促進幼苗茁壯成長。此外,合理的剪枝和間植能夠給林苗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2.6加強苗圃職工技術培訓
要定期對苗圃的技術工人和全體職工進行專門培訓,使他們能熟練掌握育苗全過程的各項技術要領和技術要求,精通從播種到起苗、移栽的各個環節,并能熟練運用專業知識科學育苗。林業生產不同于工業生產,沒有工廠固定的流水線,也沒有精確到毫米的誤差限,很多技術要領看似簡單,執行卻很復雜,許多問題都發生在生產過程中。因此,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技術培訓或短期訓練,可適當采取現場教學效果。為了提高育苗技術,應對職工進行定期或不定期考核,經考核認為達到一定技術水平的允許獨立作業,達不到獨立作業水平的在技術熟練工人的指導下進行操作。
結語
綜上所述,林業生產是我國實施綠色生態發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苗木質量很大程度影響著林業生產建設的發展方向。但是現階段仍有很多苗木的質量不高,在后期的種植和培育階段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地方,這些都需要林業人員有針對性的解決。前期工作做好才能保障苗木的成活率和質量,從而提升整個林業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曹秀坤.淺談林業苗木質量評定與質量控制[J].吉林農業,2011(9):164.
[2]金俊芳.探討林業苗木育苗管理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4(18):130.
[3]王艷剛.關于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的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6(3):189.
[4]劉紅梅,劉宏軍.祁連山淺山區造林技術試驗[J].防護林科技,2017(1):26-27.
[5]武一倫.淺析林業苗木良種選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現代園藝,2019(18):225-226.
(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林業局 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