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堯祿 王新宇 許堯
摘 要:近年來,隨著雙創政策的推廣和高校對創業支持力度的加大,作為最富有創業想象力和激情的創業群體,大學生們積極投入自主創業的熱潮。然而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并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正確地看待和使用創業資源這一制約因素。如何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創業資源,并將其轉化為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推動力,已成為高校和社會的研究熱點。本文將以北方工業大學為例,對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和使用創業資源進行調查分析,并給予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創新創業? 創業資源? 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3(a)--03
自2002年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至今,我國創業教育和實踐都有了長足的發展。2017屆我國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為2.9%,五年來幾乎實現了翻一番。有強烈創業意愿的學生達到26%,相較于2016年上升了8個百分點。但結果不盡人意,2017屆畢業生的創業比例僅為2.9%,創業成功率更是只有2%左右。與歐美國家20%~30%的創業成功率還有較大的差距。創業資源是大學生創業的必備條件,合理正確地看待和利用創業資源能有效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這需要我們對創業資源進行詳細的分類與分析,結合大學生自身特點,得出創業資源與大學生創業的恰當關系與合理建議。
1 大學生創業資源的理論綜述
本部分主要針對大學生創業背景、創業資源的形式和來源進行理論綜述,闡明當前對大學生創業資源的部分研究成果和其對本篇文章的借鑒意義。
孔令霞(2018)在《當前大學生創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中提及,我國的創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大學生再創業過程中仍面臨著支持體系不完善,資源缺乏的困境,有待解決。
創業資源是創業者們通往成功之路必不可少的因素,往往決定相似中小企業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就是創業資源的規模和豐富度。潘華(2015)在對大學生創業資源的分析中指出,所謂創業資源是指企業創立以及成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生產要素和支撐條件,包括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是新創企業創立和運營的必要條件。其主要表現形式為:創業人才、創業資本、創業機會、創業技術和創業管理等。按照控制主體還可以將投入的這些資源分為外部資源和內部資源。外部資源是指大學生在創業中從外界環境所獲得資源,如校內政策扶持、外來資金、創業平臺、相關技術支持等。而內部資源是指大學生創業者本身所擁有的創業條件:大學生自身的專業知識支撐、創業人員所擁有的創業項目、大學生前期的規劃完整程度等。
在大學生創業資源協同模式的研究中,任澤中、左廣艮(2016)對創業資源進行存量梳理,包括政府資源、高校資源、企業資源以及其他社會各界資源,并指出創業資源對于大學生的重要性與積極作用。
而針對創業資源的獲取途徑,倪克壘,胡莊方(2015)在《大學生創業資源及獲取途徑分析》中說明,大學生可通過其特殊身份尋求政策支持,也可以通過開拓社會資源和整合已有資源使得創業資源利用率最大化。
2 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主要資源
創業資源的充足對大學生創業有著積極影響,能較大程度地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不僅對于創業項目本身具有較大推動力,降低了創業成本,還能夠有效鍛煉大學生創業者的個人能力,并且能夠為創業者提供更多的創業選擇。因此,結合理論綜述,有必要對影響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主要資源進行闡述分析。
2.1 創業團隊
構建創業團隊作為大學生創業的第一步,在創業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一個分工合理、運轉良好的創業團隊遠遠勝于創業者單打獨斗,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創業成功率。而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應具有的基本因素包括:一個勝任的團隊帶頭人、彼此十分熟悉,能夠相互很好地配合的團隊成員,以及創業所必需的足夠的相關技能。
2.2 創業啟動資金
創業初期離不開必要的啟動資金,但這里的啟動資金能夠確保創業啟動,卻不能保證創業的成功。大學生創業初期,往往會追求更多的創業資金,然而對于創業經驗不足的大學生來說,過多的資金只會提高試錯成本,可能增加資源的浪費。創業初期更重要的是嘗試,探索出自己的創業模式,而這時候資金只是一種輔助工具。
2.3 校內外扶持政策
大學生創業前往往要經歷創業假設這一步,即先驗證創業能掙錢符合利益再去創業、去尋找創業資源。而這時候校內外創業政策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創業的成功率。正是因為這些積極的創業政策給大學生創業者帶來利好,提高創業者對創業成功的預期,才會促使大學生邁出創業的第一步。
3 大學生對創業資源的獲取與利用
第三部分通過對北方工業大學學生的創業資源調查,分為創業資源的獲取途徑和創業資源的普遍使用狀況兩大板塊,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問卷調查、個人訪談及資料搜集。第一板塊為創業資源的獲取途徑,主要有四個方面:家庭、學校、同學朋友、校外公司或創業基金,第一板塊將通過調查結果圍繞這四個方面對創業資源獲取途徑進行探究;第二板塊為創業資源的普遍使用狀況,將從成功創業者與創業失敗者的角度對資源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并判斷資源的高效利用是否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的關鍵。
3.1 創業資源的獲取途徑
(1)校外公司或創業基金。校外公司或是創業基金這條路已成為大學生創業者最理想的獲取創業資源的途徑,以高達78.75%的比例人數占據第一位。這一途徑基本具備所有的創業資源,還能對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創業孵化和指導。
(2)學校。學校方面在第一階段的調查問卷中,比例人數排在第二位,占比為57.5%。學校無疑是大學生創業路上重要的搖籃,在這里大學生可以提升他們的能力、發展人脈、尋求更多的資源以及創建他們的團隊。
在眾多途徑中,學校并不算是最優選擇,但在現實情況中,大學生創業所需要的資源,學校都能給予幫助,因此在這些途徑中學校理應是對大學生創業最有影響的主體,同時學校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讓大學生創業者能夠學校中,學習分辨哪些創業資源是真正有用的以及如何運用這些創業資源。
(3)同學朋友。從同學朋友方面獲取資源的途徑在這次調查中,以51.25%的比例人數排在第三位。這一渠道的資源大部分為人脈資源和團隊資源,可在這一途徑中尋找志同道合的創業伙伴建立團隊或是從其中尋找創業機會。
同學朋友對大學生創業者是重要的,尋求志同道合的人成為創業伙伴,能最大程度地度過創業艱難時期。互相認同的朋友會提供創業機會,讓創業事業蓬勃向上。但創業伙伴的選擇需要慎重,尤其在利益分配方面需要妥善考慮。
(4)家庭。在家庭方面,通過第一階段的調查問卷,可以發現希望從家庭獲得創業資源的比例人數最少,只占42.5%。而在創業資源中,只有資金和少部分的人脈資源可以從家庭方面獲取,所以在獲取途徑中家庭方面的比例人數最少是可以預知的;其次從精神層面分析,大學生創業的多數意愿是不依賴家庭,想通過自己的想法和能力獲得成功,鍛煉自己,為自己積累經驗,當然也不排除部分大學生認為不依賴家庭但是可以通過家庭獲得一定的人脈或創業機會。
從家庭獲得創業資源對大學生創業的影響,一方面家庭的資源,或許會成為大學生創業者的掣肘,使大學生在創業時對資源的使用無法得心應手,或是容易與團隊其他成員產生利益糾紛。但家庭資源的獲取能在大學生創業初期提供較大的幫助,節省了創業初期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
綜上所述,校外公司和創業基金投資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說明大學生創業的想法與方向沒問題,能鼓勵大學生創業者們積極前進。但大學生創業者的創業經驗相對薄弱,需要自己有強大的能力與眼界,才會受到校外公司和創業基金的青睞。
3.2 創業資源的普遍使用狀況
以北方工業大學為例,本文將從成功創業者與創業失敗者的角度進行資源使用情況的分析。
對于大學生成功創業者,他們往往會制訂出詳細的創業計劃,包括創業資源的使用和分配情況,并做出合理的資源利用決策,使創業資源利用率最大化。與此同時,根據調查分析所得的結果,創業成功者在面臨成熟市場或新生市場的抉擇中,多數會選擇投入新生市場,穩扎穩打,建立企業技術壁壘,并根據市場導向做進一步的資源使用策略。
而從創業者的失敗經驗看來,多數人對于資源的使用是缺乏計劃性和可持續性的,沒有長遠的目標打算。同時,缺乏構建一個有效創業團隊的能力,沒能發揮好團隊的力量,僅僅靠單打獨斗,難以為繼。
大學生創業者的創業資源優勢在于團隊的構建、自己的人脈資源和自身所具有的技術與能力,但并非所有創業者都意識到了這些資源的重要性,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創業方向,導致創業成功率不高。通過眾多創業案例的分析,可知有效的創業團隊在資源使用情況的表現優異,而低效的團隊則相反,無法合理高效地利用創業資源。
4 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的結論和策略
通過第三部分的調查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創業資源的獲取途徑主要包括校外公司或創業基金、學校、同學朋友和家庭。在這四種途徑中,校外公司和創業基金最受大學生創業者的青睞,意愿占比近80%,而家庭途徑的占比最低,只有不到一半的創業者會選擇學校和同學朋友。盡管創業資源的獲取途徑眾多,但需要大學生們在創業前期就考慮清楚,自己將從哪里獲得創業資源的第一手幫助以及相應的自己應該準備什么和需要付出的成本。大學生創業者應當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優勢,合理運用屬于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技術以及其他資源,多結識其他領域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一個分工合理的創業團隊,發揮好每個人的能力。同時對資源的使用和分配做出合理的計劃,利用好每一份資源,才能提高創業成功率。
本部分將結合對北方工業大學學生創業者的調查和分析,給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和使用創業資源給予相應的建議,對大學生提高創業成功率給予幫助。
4.1 提高創業者的個人能力
創業的核心要素是創業者的個人能力,相比之下創業資源只能起到助推作用。而創業者個人能力主要體現在判斷力和團隊管理能力上。良好的判斷能力能讓大學生感知并把握創業機會,并在創業過程中做出關鍵的正確決策。優秀的團隊管理能力則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團隊效應,激發成員的潛在能力,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團隊表現。這需要大學生創業者在創業前期充分準備,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多與成熟創業者交流、參加體驗創業活動來提升個人能力,最重要的是得通過實踐來判斷自己是否具備創業能力。充分提高創業者個人能力才是提升創業成功率的關鍵。
4.2 合理看待與利用創業資源
大學生對于創業資源往往有不恰當的看法。例如,阻礙許多大學生創業的第一步就是資金,但實際上是先有團隊,才有資金。同時,創業資金越多并不意味著創業成功率越大,相反是風險越大,而創業過程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在無準備資金的情況下完成。合理利用創業資源的第一步是成功組建創業團隊。以團隊這一創業資源進行分析,團隊分工能解決技術、談判和資源利用問題,許多問題也能迎刃而解。因此,一個分工明確、運作良好的團隊能極大地提高創業成功率。此外,大學生創業者還需要更多地關注資源的利用,而不是資源的獲取,制訂一份資源利用計劃能提高團隊的資源利用率。
4.3 制定創業基本戰略
大學生創業不能盲目跟隨,需要有自己的基本戰略。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能看到很多創業機會,但并不都適合自己,并且大學生還不具備抓住最大的創業機會的實力。對此的策略是,從現實出發制定基本戰略。大學生創業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從小機會入手,從小平臺開始,逐步發展到大機會、大平臺。在這一過程里,創業成本較小,同時能幫助大學生不斷拓展視野、積累創業經驗。最后,建議大學生創業亦需要專注于創業本身,制定合理的創業目標,并進行長期規劃,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模式。
參考文獻
麥可思研究院.就業藍皮書2017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潘華.大學生創業資源分析——以上海電力學院為例[J].改革與開放,2015(1).
任澤中,左廣艮.大學生創業資源協同模式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7(02).
吳方鵬.應用型本科大學生創業創新培養模式的探討[J].中國教育學刊,2016(02).
隋海瑞.大學生創業教育對其創業意向的影響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6(02).
楊吉春.大學生創業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2).
徐小洲,梅偉惠,倪好.大學生創業困境與制度創新[J].中國高教研究,2015(01).
周力,張學蘭.大學生創業資源整合機制初探[J].科技視界,2013(10).
倪克壘,胡莊方.大學生創業資源及獲取途徑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5(09).
申晶,呂明磊.淺析高校大學生創業資源整合[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10).
孔令霞.當前大學生創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