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瑞 李廷勻
摘 要:隨著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不斷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平衡,在進行水利工程設計的過程中,不但需要考慮到社會全方面發展的需要,同時還需要對于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方面給予足夠的關注。在進行工程設計的時候,把生態學和生態水利工程進行有效融合,在根本上推動水利工程的建設。
關鍵詞:生態水利設計;水利建設;運用
目前水利工程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因此為了降低水利工程建設對于環境的影響,必須加強水利工程生態設計。
1 水利建設中應用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意義
在進行水利工程設計以及建設過程中,融合生態設計的思想,可以更好的掌控水利工程的各種施工環境,同時還可以對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因素實施分析,然后使用有關的手段,最大限度的減小水利工程給生態帶來的不良影響。不僅如此,在進行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為了符合綜合治理的需求,需要遵循當地的自然環境以及自然狀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2進行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基本準則
2.1 經濟安全性
在進行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過程中,需要順應自然,雖然水利工程建設是對自然的一種改造,但是總的來說依舊是自然的一部分。水利工程設計人員在實施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分析水利工程所處的地理環境以及生態狀況,按照生態工程的原理實施施工圖紙的設計,最大限度的提高生態效益以及經濟效益。不僅如此,在進行水利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遵循設計圖紙實施操作,不可以隨便更改,在根本上保障水利工程的生態效益。
2.2系統自我恢復
生態環境屬于一個整體,沒有獨立存在的部分,生態環境的修復需要花費一段很長的時間,具有一定的最大承受力,在進行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時候,需要最大限度的減少人為帶來的影響,同時防止出現影響生態系統修復的主導因子,在遵循系統的自我恢復的基礎上實施設計,確保物種之間的平衡性,推動水利工程和生態環境之間的平衡發展。
2.3 因地制宜
對于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來說,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遵循當地的現實情況實施相應的優化以及改進,遵循因地制宜的準則,科學合理的實施水利工程生態設計,轉變以往的設計思想,融入生態設計的意識,將自然環境與水利設計進行綜合,推動生態與水利工程的協調發展。
3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有關應用
3.1強化水土保持設計
現階段我國對于水土保持工程建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滲透了很多的生態設計思想,在進行水土保持設計方面的比例不斷強化,例如濕地的建設以及植物措施設計力度的強化等等。在對某個小流域進行建設的時候,對當地的經濟環境以及生態環境實施了充分的調研,通過分析和研究實施了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同時科學合理的使用當地的建筑材料,盡可能的減小破壞當地的生態系統平衡。
3.2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對于河流以及水庫上游來說,化肥、垃圾和農藥的污染會匯集到中游的河道,然后通過河道進入到水庫中,從而造成了污染。水污染的防治需要生態環境治理的支持。在根本上掌握好污染物的排放,科學合理的治理水污染。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生物池、濕地建設以及化糞池等等。
3.3保持工程建設附近的水土
在進行生態水利工程的設計過程中,需要秉承順應自然的態度,最大限度的減小占地,防止大面積對地表土壤實施翻動,在根本上保護生態環境。對超過25度的坡耕地實施退耕還林,對小于25度的緩坡耕實施坡改梯治理。將其改成水平的梯田或者是坡式的梯田,對于梯田梗來說,應該科學合理的種植當地的經濟作物或者是灌木,這樣不但可以優化工程建設附近的水土情況,也可以提升當地農民的經濟效益。
3.4優化水庫工程施工的環保性
對于水庫工程的施工來說,通過應用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能夠為施工區域內的生物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在進行生態水泥工程設計之前,相關的設計人員需要對施工地區的地質條件、自然環境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構建平衡完善的生態環。對于水利工程設計來說,需要最大程度的避免對于施工區域內部生物的影響,確保施工區域內的生態和諧發展。
3.5加強濕地建設
濕地的建設對于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維持濕地環境,內部的動植物生態平衡以及各類種群的協調發展,在不破壞濕地自然環境的基礎上,通過加設不同類型的環境輔助設施,優化當地的生態環境,加強對于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對于人工濕地來說,它屬于綜合性的生態系統,通過生態系統內部的物種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來構建完整有效的生物鏈,從而更好的凈化人工濕地的水質,將人工濕地內的有害物質有效降解,保護生態環境平衡。
3.6對周圍局部環境進行優化以及修復
對于水利工程的生態設計來說,需要加強對于施工所帶來負面影響的優化改進,盡量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在完善水利工程生態設計的過程中,施工人員因盡量避免由于資金不足而導致水利工程周圍環境改造不完善,加強對水利工程的修復優化。在水利工程的優化修復過程中如果局部的生態環境受到較為嚴重的破壞,無法達到整體的優化效果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在工程設計過程中針對于作為生態環境的保護方面進行調整,從而實現工程施工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統一。
3.7建立科學完善的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管理機制
對于生態水利工程的設置來說,需要嚴格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相關的管理部門通過加強對于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評定,根據水利工程建設對于生態環境影響狀況來進行綜合評價。在具體的水泥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盡量降低施工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加強對于水利工程施工過程的管理監督,嚴格遵循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理念,確保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家與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因此對于水利工程的建設來說,生態的設計理念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提升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加強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并結合實際的水利工程施工狀況,強化對于生態設計的應用,全面推動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 劉曉艷 , 井菲 , 陳飛 . 淺析生態水利工程的優勢和應用前景 [J].建材與裝飾,2016(39):271-272.
[2] 江張勝 .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運用 [J]. 現代物業 ( 中旬刊 ),2018(2):73.
[3] 武麗娜 . 發展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作用 [J]. 住宅與房地產,2018(11):111.
[4] 王娟 . 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基本要求和措施分析 [J]. 農技服務,2017,34(20):159.
[5] 張帆 . 試論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運用 [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24):62-63.
[6] 伍育浩 . 試論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在水利建設中的運用 [J]. 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6):139-140.
作者簡介:
陳瑞瑞(1999.3-),男,河南省濮陽市人,鄭州市高新區鄭州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本科生。
李廷勻(1998.12-),男,貴州省都勻市人,鄭州市高新區鄭州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本科生。
(鄭州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