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是培養具有語言表達、音樂與美術等多種能力的教育人才。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藝術教育課程的目標定位是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能適應 21 世紀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的應用型、藝術型學前教育優質師資和管理人才。要求畢業生掌握學前教育、音樂、美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同時具備較強的藝術教育能力。掌握較為全面的藝術教育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從事幼兒園藝術教育活動能力;具有較為嫻熟的幼兒教師專業技能。
關鍵詞:高職高專;學前專業;實踐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了解幼兒園藝術教育活動的一般理論,掌握幼兒園開展藝術活動設計與實施以及評價等有關知識,提高學生從事幼兒園藝術教育實踐和研究的專業素養,為學生將來的幼兒園實際工作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高職高專藝術教育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存在一定困難,這就需要提升學前學生藝術教育實踐能力。
一、建構關注學生實踐能力增長的課堂教學模式
1.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讓學生們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
在學前兒童藝術教育課程教學時教師要將學生放與主體地位,讓自己在課堂上起到輔助作用,在課堂上多讓學生發表言論,擁有自己練習的時間,改變現在高職高專課堂中教師一講就是一節課的現象。在授課時,教師要經常提出一些相關問題,并讓學生們根據這些問題在課堂是發表自己的觀點,老師對于發言內容進行修改和補充。同時改變現有的授課模式,增加課堂類型,如:模擬幼兒園教學課堂等豐富的課堂種類。模擬課堂可以在課堂上模擬學前教育環境,老師來創造突發狀況。這樣就可以充分調動同學們的實踐興趣,提高積極性,并讓同學們了解如何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真實實踐當中。
2.以案例、問題和項目為中心組織教學
老師們在授課時,應該更多的以案例、問題和項目為主來進行授課,要將學生在上課時的學習看作是一個全面的生活過程,而不是一個簡單的認知流程。在授課方式的選擇上要具有可實踐性和可思考性,老師可以通過為同學們建立情景的方式,讓同學們通過翻閱資料等形式得出結論。在得出這個結論的過程中,學生們在通過合作的方式提出大量的問題并通過實踐來解決這些問題的基礎上來驗證自己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很好地鍛煉了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和溝通協作能力。
二、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努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1.改革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藝術教育實踐教學的課程構建,應在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理論的指導下,結合實踐內容,來完成對學生的專業化實踐教學。在高職學前教育職業課程的建構中,教師需要以學生作為實踐教學的主體,通過多樣化實踐教學內容的選擇,提升學生學前教育的藝術專業素養。在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通過教學案例、教學項目與教學任務的設置,來完成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結合,最終提升學前教育學生理論聯合教育教學實踐的能力。將實踐教學內容與課外實訓進行結合,才能保證教學內容的實踐練習,才能有效推動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2.加強實訓基地建設
高職高專應該根據學前藝術教育的培養目標,建立與之相匹配的實踐教學體系,并以培養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建立新的教學目標,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不斷加強實踐指導方式改革,加強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根據實踐教學目標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培養方式。老師們在這個過程中也要隨時注意學生的實踐過程,要及時了解和解決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這樣就讓每位同學都能獲得專業技能,專業知識也得到了提升。要提升高職高專學前專業學生藝術教育中的實踐能力,要盡量確保學生們實踐的真實性,學校首先要選用多種方式方法,加大資金支持,改建和完善校內原本的實踐基地。其次,學校要選擇一些相關的實訓基地進行合作,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為學校學生提供實踐崗位或培訓。
3.強化實訓
學校要在可控范圍內,嚴格按照當代社會人才培養標準,對學生的職業技能應用進行訓練,在這個過程中要體現出學校的主體性,嚴格要求學生。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可以提供幼兒園的仿真教室,在進行藝術活動試講時,讓學生扮演角色開展實訓活動,教師再進行評價和總結,逐步提升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能力。理論課程教學都要結合幼兒園教育實踐引導學生進行感悟反思,采用“學習—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學習”的循環反復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教育實踐能力。園內實踐組織學生去幼兒園觀摩藝術活動,給學生提供進行藝術教育實踐的機會。也可以結合幼兒園的重大節日慶?;顒?,組織學生到基地幼兒園協助教師進行節目編排、環境布置、表演節目、組織管理幼兒等活動。
三、建立以能力為中心的考核體系,促進實踐能力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學校在對同學們的能力進行評價時,要從傳統的實踐能力評價標準脫離出來。要通過廣泛細致的調查,根據社會所需的具體實踐能力,與行業一起評判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否達到標準,從而確定專業的培養要求和對學生能否畢業的要求,理論課程考核都有體現實踐能力考核的內容。
1.要做好高職高專院校技能鑒定工作
學校根據統一教材、題庫和證書的要求,逐漸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對于課程的設置要符合社會上對于人才所需技能的要求,并且與國家職業標準相符。根據國家標準探索適合自己學校的鑒定工作方式。
2.建立教師、學生和用人單位多維評價體系
評價方式依舊選擇學分制度,輔以以下方法檢測學生專業技能是否達標。第一,可采用考試的方法,檢測學生對于本專業的理論知識是否掌握牢固;第二,通過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察判斷是否達標,比如能否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并組織藝術活動來對學生進行檢測;第三,提倡畢業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雙證并存制度,雙證并存有效提高學生們專業技能提升;第四,讓合作幼兒園參與到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評判中,使學生實踐能力更符合時代需求。
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培養“雙師型”教師
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是提高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素質的關鍵所在。想要建立雙師型教師團隊,學校需投入大量精力。首先應該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在現有的師資力量中選擇業務能力達標的年輕教師到幼兒園進行學習;派遣能力強的實操教師到高校學習專業理論,展開理論老師和實操老師的互幫互學工作,促進教師隊伍轉型發展。學校還應該制定相應的獎勵措施,在政策和資源方面上對“雙師型”教師更加有利。同時也要在社會上吸收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到本校任職,以此完善學校的教師團隊。
結束語:通過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藝術教育中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研究,加強學生的藝術專業素質與實踐能力,將專業知識、專業能力、教育意識、創新意識等多個方面在形成一個整體,繼而增加教學目標的多元化和層次感,使其在確保學生藝術特點的基礎上,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學生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實踐型幼兒教師,為其終身教育事業和職業生涯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戴維·威爾遜.為改變職業改革技術與職業教育與培訓 [J]. 教育展望,2006.
[2]周紹池. 構建以專業實踐能力為核心的職高課程體系[J]. 職教通訊,202(9).
[3]王明月. 論高校藝術教育現狀及思考藝術教育[J].2009(3):25-26.
[4]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 南京:江蘇出版社, 2002:29-31.
[5]季躍東. 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創業教育機制研究[J].現代教育理,2015(1).
作者簡介:
謝海屏? 副教授 女 漢族? 四川隆昌人
研究方向:學前兒童藝術教育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校級課題? ? 課題編號:CNYZ2020B01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四川 內江? 64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