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華
摘 要:現階段,我國對國土空間規劃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國土空間規劃的主要內容,城市交通規劃組織關系到城市功能的體現及城市共同服務體系的搭建。立足國土空間規劃實施背景,在體系構建、內容轉型、實踐評估等方面對交通規劃實際情況進行變革實踐,是促進國土空間與城市交通協調發展的重要路徑。
關鍵詞:國土空間規劃;交通規劃;變革;實踐
國土空間規劃交通規劃變革方案自2019年開始實施,在該方案中明確并強調國土空間規劃下的交通規劃思路及方案,以多規合一原則,對交通規劃變革的整體性、合理性及頂層設計性進行概述總結[1]。在國土空間規劃有了新的綱領性文件引導后,國土空間規劃與交通規劃變革在發展目標上有所依循??傮w上看,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交通規劃變革實踐應在立項的前提下,在政策、框架、編制、法律等層面探究相應的突破方案及實施條件。
一、基于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的交通規劃變革與實踐研究狀況
在改革開放后,隨著城市化及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城市在初具規模的同時,在交通模式框架上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城市交通規劃與城市目標定位更加趨同,并在探索調整中不斷優化。城市發展沿革過程中,城市交通規劃是重要內容節點,其伴隨城市化發展變遷而歷經多階段探索。從建國后的初創期到2019年的成熟期,城市交通規劃逐漸在具體的設計規范及編制方法指導下,在形式及技術上邁向成熟。
從研究及實踐上看,交通規劃變革在具體實施中也出現了某些問題。例如,城市交通規劃不宜參照同一城市的交通組織形式,需要在以人為本及因地制宜的原則下對城市交通規劃進行設計。此外,城市道路路權過于分散化等問題也對城市交通規劃設計帶來一定影響。例如,北京作為我國大都市,相比香港及美國紐約,在城市道路的設計及管理上盡量遵循城市本貌的原則,如以街道及胡同為考慮要素,對城市交通需求進行分析,然后在城市交通規劃變革中兼顧現代化及城市特色化特征,對城市交通規劃留出余地。而站在新時期背景下,國土空間規劃與大數據技術有效連接,大數據的應用在國土規劃設計上具有先天優勢,如云計算技術帶來的資源整合及共享,給城市交通規劃設計方案提供了更高層級的服務能力。而涉及到城市道路的定級、流轉、規劃,大數據及輔助技術又能夠發揮獨有的參考價值。
二、國土空間規劃對交通規劃變革實踐的要求
國土空間規劃及治理作為一種重要的政策工具,在具體探討實施時需要具體的實踐方式加以體現,而交通規劃變革作為重要的體現方式,需要把握如下幾個要點:
(一)交通規劃變革實踐的地位作用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對專項規劃給予了較為明確的規定,由此也對城市規劃傳導機制體系加以了明確。從法律法規上看,國土空間規劃的上下級需要匹配專項規劃及總體規劃規范要求,秉持國土空間規劃與城市專項領域空間需求相適應的原則,在滿足國家國土空間規劃標準下對城市交通規劃設計方案進行梳理,明確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之間的內在關聯。從城市交通的延展面上看,國土空間規劃對城市交通體系設計具有指導意義,在城市交通設上,當前更多關注城市所處環境自然資源的保護性開發[2]。為此,在國土空間規劃與交通規劃變革實踐的結合上,需要深刻領會城市交通設計及方案銜接的地位及作用,深化交通規劃的內容及層級。
(二)注重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交通規劃變革實踐方法應用
在國土空間規劃與交通規劃變革的結合應用上,應以國家法律法規及當前推行的城市可持續發展為基礎,采用開發與保護相結合的方式,對城市交通規劃變革加以實踐并應用。相關要點有:第一,在綜合交通規劃變革的技術指導方案上應確保技術方案可實施性及質量表現之間保持均衡。第二,交通規劃應以不破壞城市生態環境及城市資源合理利用為前提。第三,在城市交通設施的設定上,應以城市生態建設及城市生活舒適性便捷性為原則,對城市交通規劃設施的布局進行科學規劃及研究,在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輔助下,綜合分析城市交通應力指數,從而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在城市化進程中的保護及發展促進作用。例如,在某些網紅城市的交通規劃變革實踐中,相關部門考慮到國土空間規劃的全局性及區域側重性,未雨綢繆地采取城市交通規劃前瞻布局設計,如設置網紅打卡基地路線等,由此使城市的魅力指數大增,在有限的國土空間規劃資源中實現開發與保護并存共進的格局。
(三)綜合交通規劃對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綜合交通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屬于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在遵循國土空間規劃方案有效實施的狀況下,應在不違背規劃總體內容及目標的前提下,對交通規劃的內容及方案進行細化[3]。第一,綜合交通規劃需要通過前期論證,并與國土空間規劃政策保持同步,推進國土空間規劃方案的形成。第二,在城市交通規劃方案的編制上應設置國家、省市及縣區等不同等級下的編制原則及方法,確保編制合規。為此,應建立適應并協同配合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交通規劃體系,在滿足國土空間規劃要求的基礎上,對交通規劃范疇內的方案進行研究,設定必要的引導思路。第三,交通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一樣,應設立相應的編制后即負責的機制,一方面在審批上需要嚴格遵守流程,另一方面需要強化規劃的權威性,壓縮規劃變更的空間,并對交通規劃專項方案進行完善,使之能夠與現行技術標準相符。在這一點上,借助大數據整合及調用國土空間規劃的信息資源能夠更好地銜接交通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體系。
三、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交通規劃變革與實踐的相關思考
在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下,城市交通規劃在城市公共服務職能供給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過程中既形成了有益經驗,同時又發現并改進了某些問題[4]。立足新時期背景,在國土空間規劃更強調科學性及實用性的背景下,應在如下幾個方面做好思路的轉型及行為的創新。
第一,轉變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交通規劃的思維理念。這一方面把握如下幾點:①開發應置于生態保護之后。秉持新時期求發展更求生態文明的原則,對城市交通規劃進行綠色實踐。②交通規劃應站在一體化的視角上。在貫徹國土空間規劃的前提下,對交通規劃整體思路及具體實施方案進行全要素分析。③交通規劃與國土空間發展相互協同。在交通規劃上以綠化環保為先決條件,以交通技術化為設計理念,注重發揮交通規劃的科技性及可持續性。④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交通規劃變革實踐需要人推動,本質上也是服務于人的更高層級體驗,為此應借助智慧交通技術,在以人為本理念下開展交通規劃變革實踐。第二,國土空間規劃不能與交通規劃相脫離。這一點主要是指國土空間規劃在對交通規劃設計形成政策指導作用的同時,還應在交通規劃的審批、監督、執行、標準檢驗等方面明確相應的規范要求,不能借國土空間規劃之名而隨意實施交通規劃變革設計,應在兩者目標趨同的前提下,確保國土空間能夠經由交通規劃達到最合理化應用。
結語
國土空間規劃帶有一定的專業性,與交通規劃變革實踐有深層次的關聯性。在交通規劃設計方案的制定及應用上,需要滿足國土空間規劃的要求,在其指導下進行相應的實踐,確保交通規劃能夠與新時期背景下國土空間資源的高效利用目標相一致,促進我國交通規劃設計思路及技術的創新。
參考文獻:
[1]嚴洪偉,任奧.國土空間新形勢下綜合交通規劃的問題與對策[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26):6.
[2]張喬,黃建中,馬煜簫.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的綜合交通規劃轉型思考[J].華中建筑,2020,(1):87-91.
[3]馬小毅,歐陽劍,江雪峰,等.大城市國土空間規劃交通指標體系構建思考[J].規劃師,2020,(1):52-58.
[4]江元仙,姚明材.大數據背景下的國土空間規劃研究[J].科學與信息化,2020,(19):10.
(張家港市交通運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