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外貿函電與單證實訓對于國際貿易和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必修的專業實踐課程,是對國際商務實踐,外貿往來信函和談判的專業課程的延伸。在確定課程內容和培訓目的時,不僅反映了國際貿易知識的理論教學要求,而且強調了在對外貿易過程中獨立編寫各種文件的能力,也反映了貿易理論與現實聯系,同時滿足當地企業的高等職業教育和培訓的特色要求。本文將本地外貿的現狀與進出口業務相結合,并首先分析了該課程的當前教學狀況,并考察了學校和企業如何共同合作以加強對外貿合同的培訓。
關鍵詞:外貿函電;單證實訓;教學改革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對外貿易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盡管世貿組織為我們的外貿公司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會,但對國際貿易專業人士的需求日益迫切,外貿公司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由于傳統的中國教育哲學強調基本的科學理論,削弱了專業技能的培訓和專業素質,因此公司企業普遍報告表示畢業生缺乏實踐和教學技能[1]。同時,《外貿單證實訓》不僅是一門實用且功能強大的課程,而且還必須注意其獨特的及時性。這是一門針對高等職業經濟與商業學生的基礎課程,它掌握國際進出口商業文件領域的技能,不僅需要學習理論知識,還需要實踐技能的實踐。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該課程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卻仍局限于書本知識。且將實踐教學與當地經濟現實相結合往往很難在課堂上實現[2]。
1.教學現狀分析
1.1課程特點
本課程是一門理論和實踐課程,以完成《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函電》《國際結算》等專業課程為基礎。該課程的內容涵蓋與進出口有關的所有方面。包括憲章,海關申報和檢驗,保險,外匯結匯文件,結匯單據等。以上這些文件是在進出口業務的各個過程中創建的單據,它貫穿了履行購買和購買合同的整個過程,自身擁有極為顯著的高度專業性:這些文檔往往面向于公司的實際業務活動,是實際工作中的具體而真實的文件和程序,要處理這些文件和程序,需要復雜的基礎知識,例如不同國家和不同經濟體的政治,經濟學和法律,還需要例如英語等最為基礎的基本技能[3]。因此,本課程的學習中心在不缺少基礎理論知識的介紹的同時,還應根據實際情況發展實踐技能的訓練。
1.2現存問題
1.學生有認知上的誤解,對學習缺乏興趣。由于通過教學獲得的外貿文件基本上都是英語,并且需要全面的國際貿易和理論知識,由于高職院校中學生英語水平較差[4]。從一開始,學生就經常存在某些認知上的誤解,錯誤地認為這門課程超出了學習范圍,缺乏信息和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由教師主導教室,強行灌輸不同單據的功能,內容和運用方式。最終的教學效果是可以想象的。這反映出來一些學校在設計和開設相關英語課程時缺乏關注。
2.學生被動地接收知識,脫離實踐。作為知識的接受者,學生會按照老師講授的方法被動地準備單據,不能靈活地掌握單據的完成情況,更不用說明白單據本身的含義了,因此他們沒有掌握公司職位的技能。當前,許多學校沒有基本的實驗條件,例如文檔軟件和模擬實驗室,只能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5]。
3.缺乏專業的培訓環境。除專業技能外,外貿單證員還應具有一定的溝通能力和素質專業水平。傳統的教學模式“一教一學”對于團隊合作培訓,溝通與協調以及獨立學習等非常重要能力培養是極為乏力的[6]。
2.教學改革的思路
學校與公司之間的有效合作是有效解決上述教學課程中根深蒂固問題的關鍵;當前,深入和持久的合作問題在國內職業學校中很普遍常常會導致“剃頭擔子一頭熱”情況的發生。其根本原因是雙方無法就“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達成協議[7]。本文結合相關專業課程的長期教學經驗訪問了一些外國商業公司,并提出了以下三個教學改革思路。
2.1教學內容改革
首先,應根據公司的實際需求,將培訓計劃的目標設置為注重“語言+專業技能”的面向應用程序的人才,其中包括國際商務單證員,采購員和其他工作技能的要員[8]。國際貿易演變成“單證交易”的背景決定了只能根據合同和信用證保證單據安全的結匯,順利地進行外貿交易。因此,一方面,課程內容應與當地經濟轉型中主要商業體制的需求相對應;另一方面,也應考慮畢業生所需要的各種“敲門磚”,即通過各種相關的專業資格證書。因此,教學內容應以“基于單據繕制技能”為中心,以“職業資格考試”為輔助的理念。建立職業資格考試在建立的同時也可以滿足本地企業的人才培訓需求。兩者必須有效地聯系在一起,而不是僅去滿足單一目標。
基于以上思想,在教材的選擇或定制才滿足自己的教學需求的基礎上。根據當地外貿公司提供的單證交易領域的工作流程和程序,提出了各種不同的方案,每種方案都有若干任務。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可以通過完成各種任務來確定其基本的職業素質和技能培訓。
此外,學生就業所需的各種專業技能證書應以“國際商業單證員”,“外貿業務員”和“跟單員”考試的內容為補充。應該將它們包含在可供學生和外校人員選擇的教材中,同時也將其用作考試培訓的參考資料。
反映新思路的教學內容改革新教材,對于沿海發達外貿城市的學校,應充分反映周邊企業的志愿和需求,反映國際最新商業慣例的發展方向,削弱傳統觀念的束縛。將之替換的是國際現行慣例和程序對于單證所提議的最新慣例,進而實現學生在學校擁有“想學”的興趣,在企業擁有“可做”的能力。
2.2教學資源與環境改革
最重要的是,需要完成專業的貿易實訓教室,培訓室必須具有模擬的工作環境和不同情況的需求,并且可以充分利用EDI,多媒體和其他軟件以及符合公司企業條件實際情況的現代教學方法。其次,在學習資源方面應充分利用自行編寫的教教材的同時,應鼓勵業務專業人員幫助匯編諸如培訓指導和工作規則之類的資源[9]。
2.3考核機制
當前的實踐考核是一種綜合評估模型,該模型會在學期末使用封閉式或半開放式考試,并結合日常練習表現進行綜合評分。學生傾向于集中精力學習考試,更多的想法往往是為了考試而學習,最終沒有達到教學目標[10]。對這門課程的評估不僅應強調實戰能力的特征,同時應符合獲得專業資格證書的現實。在本文所提出的考核機制改革中,老師根據通常的成績和最終的書面成績確定50%的分數,同時根據公司培訓和任務表現最終得到的績效評估證以及獲得的職業資格證書獲得50%的分數。
3.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的實施方案
3.1整編教學內容,吸引企業、行業專家參與課程設計
根據行業和市場需求的原則,邀請行業專家參加函授設計研討會,以評估教學內容和培訓內容是否滿足外貿部門的實際需求。在工業研討會上討論并建立基本的業務聯系,并根據適當的邏輯關系選擇教學內容來組織教學。每個業務連接的問題和關鍵點都應該得到計劃和理解。如有必要,學校可以聘請具有一定資格和工作年限的外貿雇員作為某些業務聯系的首席講師。例如,外貿往來函件,運輸,保險和付款之間的三個鏈接與公司能否成功實現和公司利潤有關??梢詫崿F許多目標。這些教學環節專業性,實踐性,綜合性非常強,需要教師具有大量實際的操作和對弈經驗,但這些知識普通教師卻往往缺乏。公司聘請外貿專家參加課程設計,可以將課程中的外貿實踐知識和對外貿人才素質的要求結合起來。整合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后,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調整教學內容,例如相應支付方式的函電案例、將單證中信用證的開具環節提到函電offer(報盤)環節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11]。
3.2考核方式的變革
教學體制的改革是往往基于來自企業、服務企業的原則,因此應相應地調整教學評估機制,從而將傳統的紙質考試的評估機制轉變為任務執行的評估機制。從學生的培訓報告到作業完成進行全面評估[12]。
結語
外貿函電與單證實訓是一門非常實用的課程。整個改革計劃將使學生掌握并加強表達能力,并強調對學生的實踐和操作技能的培養,這要求教師緊跟時代的發展,并將實踐與教學結合起來,將模擬培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使學生有機會在教室和學校里接觸“現實”的業務聯系,并使學生畢業后更輕松地從事國際商務活動。
參考文獻:
[1]孫愛民.基于外貿流程的高職函電與單證課程融合式教學探索[J].文教資料,2019,13(13):212-214.
[2]魏雪超.留學生《外貿單證與跟單實訓》課程教學實踐研究[J].智庫時代,2019,10(9).202-203.
[3]吳愛棟.基于工作過程的外貿單證實務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19,21(53):32-34.
[4]牛亞麗.基于《外貿單證實務》專業流程的革新策略[J].港口經濟,2019,12(9):122-123.
[5]張江英.內外貿單證實務課程發展現狀與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9,11(38):25-26.
[6]劉曉麗.國際商務單證英語實訓課程的教學探索[J].經貿實踐,2018,9(1):303-303.
[7]魏雪超.新商科理念下的《外貿單證與跟單實務》課程研究[J].知識文庫,2019,11(12):34-36.
[8]何云英,曾艷.基于任務型教學法的外貿單證制作實務課程教學研究[J].校園英語,2019,23(54):65-67.
[9]栗祥.區塊鏈技術對國際貿易單證的影響及對策[J].現代營銷,2020,23(2):112-113.
作者簡介:
許偉明(1965年9月出生),男, 漢族,學位:文學學士/本科;目前職稱: 英語講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實務(雙語)、商務英語等.
(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