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已經將傳統廣播電視媒體行業的發展處于關鍵的發展轉折點。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需要職業素養更高的專業人才來保障其可持續的發展與建設。因此,本文以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職業素質培養為主題展開探討,從當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入手展開分析,最后針對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提出幾點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職業素養;培養策略
新媒體時代到來使得廣播電視節目編導的職業能力和標準也隨之提高。廣播電視編導不僅要具備高水平的網絡信息分辨、收集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更要具備電視編導應當具備的良好職業素養和正確的價值觀。但是,當前廣播電視編導人員還存在一定的職業素養問題,只有不斷加強廣播電視編導職業素養的培養和人才隊伍建設,最終才能保障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需求。
一、當前廣播電視編導職業素質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第一,新媒體時代到來以后,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已經發展的十分迅速,在這種發展趨勢和環境下,社會對廣播電視編導這一傳統職業及人才的培養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結合我國目前的廣播電視編導職業素質教育現狀,共發現了以下幾點問題:第一,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還沒有真正理解新媒體時代的意義和內涵,因此,目前所學內容以及學業水平無法達到新媒體時代對編導這一職業的要求;第二,落后的教學模式。由于無法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育提供必要的實踐學習機會,在專業課堂上過多強調理論知識,使得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變弱,直接引發了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后無法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的問題;第三,高校從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教師隊伍師資力量不足,于是便從社會中招聘非編導專業的教師從事相關專業的教學工作,因此,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教師隊伍建設能力有待提升。
二、有效解決當前廣播電視編導職業教育的幾種途徑
(一)電視編導教師要不斷增強對社會時事的了解
在當前的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在居家生活中便可以利用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或者手機等高科技移動設備,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新聞資訊。作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教師更要審時度勢,加強社會新聞實時了解及掌握,有效結合新媒體時代新聞媒體傳播的便捷特點,更好地加強電視編導教學內容的更新。
(二)樹立和建設完善的教育管理體系
針對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完成職業素質教育管理體系建設,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建設需要電視編導教師從點點滴滴做起,不僅要加強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更要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體可以采取如下相關措施:第一,慎重選擇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師。凡是從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教師,高校都要經過嚴格的篩選和對比,從優確定最佳的教師人選,用來保障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質量;第二,努力提升廣播電視編導從業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編導實踐操作技能。通過定期考核以及實踐考察等相結合的方式,展開相應的教學成果檢驗;第三,建立完整教學管理體系,還需加大廣播電視編導課程建設的力度,通過優秀的選排和選編教學內容,才能利用寶貴的授課時間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電視編導人才。
(三)不斷創新電視編導教育模式
只有不斷優化教育模式,才能在新媒體時代中引導廣播電視編導工作,更好、更快地適應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建設和發展需求。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要想不被社會淘汰,就要緊跟時代的發展特征和趨勢,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職業素質教學中,深度融入新媒體時代的教學內容,積極培養學生具備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改變傳統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現狀,改進和創新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育的教學模式,具體可以采取如下教學措施:第一,充分結合所在學校的學科特長及優勢,有力挖掘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學實踐課程,在學校建立宣傳片工作室、MV創作工作室、紀錄片工作室以及微電影工作室,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編導實踐機會;第二,努力提升學生參與廣播電視編導課程學習的興趣,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愛好,在所有的工作室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室,展開定向廣播電視編導實踐訓練,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改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和現狀,從而為祖國培養更多的復合型編導人才奠定有力的基礎。
(四)積極培養學生具備編導職業創新思維能力
在廣播電視編導工作崗位上,從事編導工作的人員不能拘泥于陳舊的思想和標準,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堅持在發散思維的作用下不斷提升編導專業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水平,只有保障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才能在社會前進的進程中既能掌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知識,又能有力增強新媒體的創作和編導意識,從而使得學生擁有更強的廣播電視編導職業素養和工作水平。在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教師要堅決摒棄粗放式的培養策略,要堅持定向和精準培養的理念及措施,結合教學實際需求徹底引發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最終才能保障學生高度吸收新媒體行業發展的精華,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廣播電視編導職業能力和素養。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對人才的培養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更高的標準。只有積極打造更加專業化的廣播電視編導人才隊伍建設,注重編導專業課程改革和教學模式的創新,不斷為學生營造實踐學習的機遇,最終才能引導和培養編導專業畢業生更好、更快地適應工作崗位需求,為廣播電視行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涂云飛.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職業素養的培養[J].記者觀察,2020(06):141.
[2]王珊珊.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實踐課程建設與研究[J].科技風,2016(02):206.
[3]林文紅.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職業素養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5(14):237.
[4]葉林,王紅葉.高職高專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以音樂基礎課程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2(24):29-30.
作者簡介:
蔡翔宇(1988年10月29日),男,遼寧省本溪市人,學歷:碩士研究生,畢業院校:北京師范大學,專業:廣播電視編導,研究方向:廣播電視領域藝術,職業資格:國家二級企業培訓師。
(遼寧傳媒學院? ? 遼寧 沈陽? ?11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