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琳
摘 要: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由于中小企業資源、資金、技術等綜合實力與大型企業間有著很大差距,導致中小企業競爭力不足。企業管理是企業平穩發展的牽動力量,更是企業構架的軀干,中小企業想要實現長足發展,就必須要制定企業管理戰略、對企業的管理制度進行創新這樣才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助力。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了戰略管理的含義,找出了中小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探討了中小企業的管理創新策略。
關鍵詞:中小企業;管理創新;戰略管理
戰略介紹: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扮演著尤為重要的角色,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中小型企業有著機動性強、數量多、創新意識強的優勢,增加了競爭活力,推動市場創新、促進經濟發展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中小企業在嚴酷的市場條件下也存在著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特別是中小企業管理方面,相比大型企業缺乏合理、規范的企業管理制度,缺乏戰略支撐,無法將企業管理創新提升到戰略層面上,這樣的企業,如若秉持死板的管理,難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1]
一、戰略管理相關闡述
戰略管理是指企業在一段時間內,針對全局性、長足發展性所制定的方向、目標、任務、政策,并在其中進行資源調配的管理手段。從企業發展角度分析,戰略本身就是一種計劃;從企業過去發展歷程來看,戰略則是一種發展模式;從產業層面看,戰略是一種定位;從企業管理層次看,戰略則是一種觀念。同時,戰略管理是一個企業在競爭環境中的指引手冊,戰略的實踐過程是縱向的自上而下的,第一部分為制定模塊第二部分則是戰略的實施。
二、中小企業管理中現存的問題
雖然中小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中更加靈活,但是其細節問題非常多。其主要表現在:
(一)管理思維受限
對于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說,很多管理者都將經營核心與關注重點放到了提高企業效益、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層面上,我們缺乏對制定長期戰略規劃的關注,也無法認識到戰略管理的重要性。這種方式很難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個問題通常是管理者思想保守造成的,創新意識不足,受到了現行管理制度的約束,再加上個人綜合素質不高,最終難以發揮企業管理的效用。[2]
(二)戰略管理條件匱乏
中小企業之所以抗風險能力較弱,雖然受到了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限制,但最終都會歸結于企業管理問題。如企業管理方式不科學,財務管理漏洞較多,無法形成良好的人才培養環境。這些問題都會影響企業戰略管理落實,導致企業管理薄弱。
(三)管理機制效果差
雖然在現代化市場機制下很多中小企業管理者都認識到了戰略管理的作用,但是現行的管理機制依然不夠科學,更多是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實質性作用。首先是缺乏有效的制度平臺為戰略管理提供相應的支持,戰略管理執行力不足;其次是薪酬機制、激勵機制不夠完善,難以提升基層員工的工作激進性,戰略目標難以實現。
三、戰略管理視域下中小企業管理創新方案
(一)創新管理思維思維決定著行動
因此想要徹底推動企業管理改革,就必須要先進行管理思維創新。管理思維創新要跟上時代發展潮流,加強市場調研工作,把握市場發展趨勢,樹立先進的管理思維,衡量短期和長期效益的關系和平衡程度,同時發揮企業管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方面,正確樹立企業的價值觀,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改變企業的經營理念。在企業發展當中,雖然中小企業經營規模較小,但也要摒棄傳統小生產意識、單一管理模式的束縛,不能只將經營重點放到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方面,更好深入市場和社會,自主履行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市場品牌形象。再者,在經營理念層面上,要從量變思維轉化為質變思維,提高企業的產品質量與服務質量,建立企業品牌,提高市場資源吸引力。
(二)制度的翻新迭代是提高企業管理質量的重要保障
制度的不斷創新完善能夠激勵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促進企業盈利能力的改善,基于以上重要因素,企業制度的優化革新必須得到重視。在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制度創新作為前提可以使管理創新成為現實。尤其是近年來,如果企業還固守規矩,就會被時代所拋棄。再者中小企業數量眾多,雖然在遇到危機局勢不利時,抗壓能力不足,但由于中小企業規模較小,一旦遇到企業風險,能夠迅速做出調整,減少風險帶來的損益。企業在日常經營、生產和服務中,積極進行制度創新,另辟蹊徑,走在行業前列,逐步擴大市場份額,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作為企業管理創新成敗的關鍵,良好的管理制度創新可以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
(三)做好基礎管理工作
基礎管理是企業管理的基礎,也是戰略發展的基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雖然市場競爭以大企業為主,但中小企業具有一定的優勢。如管理效率高、經營戰略靈活等,這就要充分發揮中小企業這些優勢,加強基礎管理工作是前提,如果基礎管理做不好,這些優勢也就不復存在,甚至成為管理劣勢。所以中小企業除了要加強生產經營工作,還需要做好財務人事管理工作,在各項基礎管理中尋求突破,為實現中小企業戰略管理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實際管理創新中,需要從以下幾點出發:1、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計劃。結合企業自身的特性做好人才儲備與培養工作,為各個崗位人員搭設工作平臺,新入職員工必須要展開崗位培訓工作,讓新員工盡快融入到企業經營生產中,發揮價值。2、構建科學化、標準化生產體系。關注新技術的應用,認識到信息技術對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全面推動信息化建設進程,這樣才可以為企業生產管理注入鮮活動力。再者,要競爭掌握市場發展態勢,充分發揮企業自身優勢,開發出功能強大的信息管理平臺,及時采集市場信息,并對內部管理進行調整,改變過去企業管理滯后的狀態,也可以為企業發展獲取更多的競爭優勢。3、加強財務管理。融資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因此,我們應該更加注重財務管理,科學地計劃和安排企業的資本和資產,合理分配企業資源,建立和完善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可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資金利用率和降低金融風險。[3]
(四)創新完善管理機制
制定戰略目標并不斷朝向目標前進,這就需要配套相應的管理機制。對企業內部資源進行整合,最大程度上發揮企業內部資源的作用。通常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1、根據中小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構建行之有效的戰略管理制度平臺,在制度層面上制定企業戰略目標,并給予相應的保障。構建科學的戰略決策體系,加強人力資源的支持力度,組建決策團隊,提升決策團隊綜合素養,加強企業的人才儲備,為實現企業戰略決策提供人才支撐。3、加強企業管理執行力,制定戰略目標的同時,也要確定戰略目標的執行標準,注重提升員工專業水平和執行力的提升,步步為營,以科學合理的戰略制定為依據。逐步實現企業長短期戰略目標。
結語:綜合前文描述,中小企業在我國的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過因為企業規模較小,抗壓能力較差。在風險重重的市場經濟環境中需要充分發揮其機動性高、管理復雜程度較低的優點,結合行業發展形勢,以及企業自身特點制定合理的企業發展戰略。加強企業的戰略意識,綜合企業、市場、財務、人力等因素提高創新能力,保持積極的姿態應對困難。這樣企業才能保持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肖霖岳.戰略管理視域下的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017(3):3-34.
[2]劉學東.基于戰略管理視角的中小企業管理現狀及創新研究[D].河北大學,013.
[3]陳堅.戰略管理視角的中小企業管理現狀及創新探討[J].商場現代化,015(1):8-83.
(西南財經大學?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