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笑
摘? 要:音樂作為一門課程出現在課本上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小學音樂的教育作為學生的在音樂方面的啟蒙教育,應該要發揮培養學生音樂欣賞能力、挖掘學生的音樂天賦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重視小學音樂的教學,還要不斷的研究實施創新類的音樂教學方法,通過新的、有效的教育方法的實施來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方法;興趣教學
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到有的學校甚至是老師對于音樂學科的教學十分不重視,認為這一門學科沒有安排進國家級的重要考試當中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音樂學科就沒有太大的必要性,有的教師還會會占用音樂課給學生上一些數理化科目,這一點在今天的教學過程中存在了很大的弊端。音樂學科既然作為教育部安插在小學科目當中的一門學科,那么它就一定有它存在的價值,作為小學的教師,我們不可以還是和傳統的教學那樣,只是讓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對于新時代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素質教育程度今天每一個教師都應該去注意的點,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綜合水平也就成了今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所需要去注意的一個點,本文就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的高效性教學做出幾點討論。
一、讓學生意識到音樂學科學習的重要性
在今天的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到大部分的學生都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不僅僅是教師,而且學生也會覺得音樂學科的學習不重要,他們認為這門學科只要不考試就不必太過于認真的去學,學生不重視音樂學科,那么他們在今天的學習過程中也不會走得更加長遠。所以要求小學生音樂教學高效性的前提是讓學生意識到音樂學科的重要性,音樂本來就是一門特別美的學科,我們可以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貫徹美的概念,讓他們在小學的這個階段有一個藝術形式的認知,這其實才是符合新時代時代特點的教學。而且音樂學科能夠幫助小學生在他們這個初級學習階段緩解他們的疲憊感,從調整學生的學習心態,讓他們一個更飽滿的熱情去迎接接下來的學習,我想音樂學科在小學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更是起到了一個調節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的一定不能夠去忽略,要強調音樂學科的重要性,讓學生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認知,每一門學科既然安排了就有安排的意義,認真對待,這樣他們才可以更好的去學習。
例如,我的第一節課給學生教學的時候就會告訴學生,大家千萬不要覺得音樂學科期末考試不用考,中、高考不用考就可以不認真的去學,竟然這門學科是教育部安插在小學階段的一門學科,它把我們在學校的過程中應該做到百分之百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而且我告訴學生大家對于音樂學科應該都抱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對這門學科不像傳統的學科需要學生去背誦記憶或者理解音樂學科主要的目的還是給學生放松,讓學生對美和藝術有一個初步的認知,音樂學科的課堂上,大家可以很自由地進行思考討論和交流,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僅會對于音樂學科產生更多的學習興趣,更是不會像以前一樣輕視這門學科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重視這在小學的音樂學科,教學階段一個很大的必要性。
二、聯系生活中的藝術美,進行音樂學科教學
小學音樂教學的教學目的主要還是在于培養學生對于藝術和美的初步認知,這個時候的交流千萬不可以死板的,對照課本教學生簡單的唱幾首歌就可以,我們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更是讓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這樣一來學生會遇到音樂學科不僅僅就是那些殿堂級的高大上的東西,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藝術之美。小小的教學階段讓學生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這十分重要。
例如,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告訴我班級里的學生,大家千萬不可以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只是對著課本學習,或者覺得自己會一首歌就已經是學好的音樂這門學科,其實這門學科和我們日常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你們走在街上聽到了一首歌或者是在電視中廣播中聽到的歌曲都是音樂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體現,所以大家在學習的時候要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生活中處處有音樂,處處也有藝術美,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留心自己身邊的小事。從這些小事上感受到藝術美,這樣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有著很大的必要性。
三、聯系地域特點給學生教學
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音樂種類,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教室一定要去注意聯系各種不同地方的風俗,根據這個地方的風俗和人文特點進行教學,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僅能夠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多樣性,更是對他們地理的學習有著一定的幫助。聯系地域特點給學生教學,這在小學音樂的教學階段有很大的必要性。
例如,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會根據不同地域的特點告訴學生,這地方的音樂有著哪有那樣的色彩,比如說南方的音樂多溫婉,因為江南這個地方的人們都比較內斂,而靠近北方比較粗獷,所以歌聲也比較豪放,這樣一來學生聊天聊到各個地域的特點,然后對于音樂寫過學習可以做得更好,而且這樣的地域教學過程中也對學生的地理知識和人們文化有著一定的了解。
結語:在今天的教學過程,各教師一定要去注意,特別是小學音樂教師,注重讓學生重視這門學科,創新性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這才是教師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忠秋.淺談如何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J].2019.
[2]律攀攀.讓“微”風吹進課堂——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