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義舒
摘? ?要:鄉村小學生與城市小學生在學習態度和教學環境上沒有本質差異。因此,教師需要改進教學方法,將計算練習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糾正鄉村小學生的學習態度,積極吸收新的教育理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參與。
關鍵詞:鄉村學校;小學數學;計算能力
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它是一個持之以恒、循序漸進、不斷積累、不斷提升的過程。尤其是鄉村基礎較差的學生,若要提升他們的數學成績,要付出老師很多時間精力去努力,并且不斷摸索總結適合鄉村孩子們學習的方法,只有胸懷對學生的摯愛和對教育事業夢想的無限追求,也只有扎根鄉村,為鄉村教育默默奉獻的老師,才能在學術上有所建樹。
一、鄉村小學計算教學現狀
(一)學習態度不端正
許多小學生認為數學計算枯燥,難以集中注意力計算,同時小學生心理發展不成熟,自控力不足很難靜下心進行計算練習。但計算能力是貫穿整個數學學習過程的能力,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認識到計算能力的重要性。
(二)學習氛圍不濃
數學是需要傾注耐心去鉆研的學科,鄉村小學生普遍存在自控力不足的情況,且留守兒童較多,家庭文化程度不高導致小學生在課后無法得到較好的指導。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他們提升計算能力。
(三)教學方法單一
許多鄉村小學教師的教學手段滯后,課堂上普遍存在教師在講臺上唱“獨角戲”的情況,小學生好奇心重,長期單一的使用同一種教學手段無法使他們產生新鮮感,對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助力不大。
二、提高鄉村小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
(一)點撥學生困惑,樹立正確學習思想
對于鄉村小學生而言,他們對于學習的認識往往與周圍的環境和人們的言論具有重要的關聯。在筆者所教學的地區,許多村民會向學生們灌輸讀書無用論,導致多數學生對于讀書缺乏足夠的興趣,而當數學計算出現錯誤的時候,有些家長沒有對學生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往往辯解孩子計算出現的錯誤,往往是馬虎不細心導致的,而沒有從根本上認清計算能力不足的原因。因此在數學計算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首先要對學生從思想上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導他們發現錯誤言論其中的謬誤,引導學生以更加輕松的方式對于錯誤言論進行思考,并從內心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計算錯誤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歸結于馬虎等客觀原因,要從多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找準真正的原因并進行總結和記錄。
(二)重視數學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新課標的改革與實施,使小學數學教學中,更加注重在理論教學基礎上,來明確算理的重要性,結合筆算教學,來提高中高段數學的教學質量與效果。作為教師來說,我們不僅需要完成數學教學任務,同時還需要讓學生了解算理、法則,掌握精準的計算方法,利用算理和法則,來提高計算的能力。
例如,我們可以在面對兩位數相乘的時候,利用簡便的拆分方法,來進行計算。如 15×12 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拆分,把 12 分成 2 和 10,通過 15×10 的得數與 15×2 的得數相加,得出最終結果;或者我們也可以講解為 12 個 15 相加,先求出10 個 15 相加的結果,再加上兩個 15 相加的結果,讓學生了解到乘法的運算就是整體相加的過程,這種算理的講解,再加上學生對乘數或者被乘數的拆分與組合所形成的運算模式,就呈現出了最終的結果。我這種重視數學算理,讓學生靈活掌握計算方法的實例性教學,能夠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三)培養良好習慣,加強計算訓練
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當中,首先需要對學生計算習慣進行良好的培養,如解題前需要注意數字和計算符號,抓住題目的重點和題眼;分析題目的計算順序和規律;其次運用公式對算式進行合理的運算,以及數字組合求出結果。另外特殊組合需要熟記,例如 25×4=100、16×5=80、125×8=1000、11×11=121 等等,都可以進行整數運。最后還要進行結果的檢查,來培養學生計算的好習慣。
另外,為了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要加強計算訓練,確保學生計算的精準性與速度。我會根據日常訓練中學生容易出錯的題型,來進行設計,把計算題主要分為三類:基礎題型、易錯題型和特殊題型。首先在基礎題型的設計當中,主要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算理和計算法則的掌握能力,例如 39×26、28×19 等,需要學生掌握基礎算理知識和計算公式,如在解題中可以把 39×26 拆分成39×20+39×6,計算最終結果;其次,易錯題型的設計可以根據經常出錯的題,來進行綜合整理,舉一反三,加強學生計算訓練;最后特殊題型就是上文提到類似 25×4=100 的題型運算,來加強學生對數學特殊題型的印象。
(四)算理算法同步進行,增強計算邏輯教學
在鄉村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著重視算法而輕視數學原理的教學謬誤,導致學生的計算能力難以真正地提升和突破,尤其是在小學中低年級階段。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同步展開數學原理和計算方法的教學,使得二者相互融合,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計算,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在數學計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向同學們講解具體的數學原理,然后圍繞原理進行深入的拓展和討論,引出數學計算方法的講解和討論。
例如在學習四則運算的時候,教師可以列舉詳細的例子,從而創設更加貼近于現實生活數學情境,然后引導同學們根據教師所提供的條件,歸納為數學算式,然后向同學們講解四則運算法則背后的數學原理,在圍繞原理理清計算的先后順序,進行算法的訓練。使得算法和算例能夠更加平衡,以幫助學生夯實了數學基礎,也提升了他們的熟練程度和計算水平。
三、結語
對于鄉村小學生,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積極轉變教學理念,真正地關心學生,愛護學生,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教師不僅要注重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改變他們傳統的思想,同時也要幫助他們發現錯誤出現的原因和思維誤區的本質,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數學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劉菊興.數學課程標準讀本.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