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蘭
摘? 要:自教改活動穩健發展以來,如何通過教學方案規設增強學生核心素養,成為教師要攻克教改難關之一。其中,想象能力作為小學生需具備素養,亦需在教學活動中予以增強,要求教師做好教改工作,在講授科學文化知識前提下為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雙翅,為學生奇思妙想、學習進取、創新實踐奠定基礎,為學生和諧發展給予支持。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主要是指學生根據客觀事物調用發散思維、創新思維、抽象思維進行聯想的能力,從表面上看想象能力與學生思維活躍度關系緊密,實則與學生認知能力、學習能力、觀察理解等能力的全面發展密不可分,為此需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培育,實現科學文化知識教育與綜合素質培養并行的教改目標。
一、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必要性
(一)激活學生思維,擴寬寫作思路
通過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況進行分析可知,作文“跟風”現象較為嚴重,以“我最敬佩的人”作文為例,學生通常會圍繞醫生、老師、父母來寫,作文同質化嚴重,內容大同小異,雖能引領學生以作文模板為依托掌握寫作方法,盡快提高寫作能力,但長此以往將束縛學生思想,寫作思路變窄。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積極培育學生想象能力,鼓勵學生將奇思妙想轉化為作文內容,拓寬寫作思路,例如,學生在寫“我最敬佩的人”時不妨將機器貓、哪吒等較為喜愛的卡通人物形象視為寫作對象,從動畫劇集中汲取全面成長營養,激活學生寫作思維,使學生的作文猶如原野上的鮮花五彩繽紛,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二)感受寫作樂趣,提高作文質量
與傳統作文教學活動不同,允許學生自由暢想的語文課堂學生表現得更加主動,能在想象力指引下參與到寫作活動中,規避作文教學阻力,為提高作文質量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在以“科技改變生活”為主題組織學生寫作文時可先給學生時間探討想象中的科技世界,有些學生設想未來汽車可以離開地面駕駛,使人們不必被堵車困擾,還有些學生設想未來每個家庭都有像“大白”一樣的機器人家庭醫生,解決醫療衛生服務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其中,學生根據作文主題大膽創想的過程,就是培育學生想象能力并理順寫作思路的過程,繼而有效提高學生作文質量。
二、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難點
(一)思想陳舊
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的作用較為重要,小學生對教師較為依賴且渴求得到教師的認可,教師是否允許學生發揮想象力以及對學生作文內容的態度,直接影響學生思維活性及想象能力發展結果。有些教師為教授寫作方法、文章結構,要求學生背誦范文,作文需以范文為基礎,與范文存在區別的寫法及結構則不被教師允許,使學生逐漸養成按照范文寫作的習慣,不利于培育學生想象能力,為此教師需轉變育人思想,為通過作文教學培育學生想象能力奠定基礎。
(二)方法不當
教學方法是培育學生想象能力的必要載體,教法科學性與學生想象能力發展呈正相關,然而有些小學語文教師仍習慣運用“口傳心授式”作文教學方法,通過作文批改使學生掌握詞語用法、文章布局等知識。部分教師在課改浪潮下轉變作文教學方法,卻并未改變“口傳心授式”教法本質,并不利于學生想象能力的發展。
(三)課程開發滯后
課程是育人資源集聚依托,為通過作文教學培育學生想象能力現有小學語文課程顯然力不從心,為扭轉育人消極局面,提高作文教學資源利用率,教師需加大語文課程開發力度,落實培育學生想象能力素質教育目標。
三、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路徑
(一)轉變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思想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要尊重學生,允許學生有千奇百怪的想法,為學生想象能力發展提供空間條件,推行以人為本教學思想,使學生能成為作文課堂上的主人;其次,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大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力度,發揮“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作文教學作用,鼓勵學生回歸生活汲取靈感積極創想,保障學生想象力發展以社會人文環境為依托,創想結果與新時代價值觀及生活追求相符,在發展學生想象能力同時助其增強綜合素質;最后,小學語文教師要踐行“STEAM”教學思想,打破學科邊界,在作文課堂上引入科學、工程、數學、藝術等知識,為學生創想提供條件,使學生能不斷增強想象能力。
(二)創新培育學生想象能力的育人模式
首先,教師需確保教學方法創新需求與學生想象能力發展需求一致,避免出現教法脫離學情現象;其次,教師需加強作文教學方法研究,從本校語文教學條件、環境、目標角度出發創新教法,確保客觀條件能驅動先進教法,避免教法創新形式大過內容;最后,教師需樹立自學意識,以培育學生想象能力為導向不斷學習全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手段,賦予語文作文課堂無限生機,旨在多路徑培育學生想象能力。例如,教師可運用“讀寫結合”育人模式,以《賣火柴的小女孩》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可在學生深入體悟文章中心思想基礎上鼓勵學生進行創寫,針對自己感興趣的部分續寫,確保續寫內容與文章主旨一致,繼而有效培育學生想象能力。有的學生認為賣火柴的小女孩結局太凄慘,為此通過續寫添加了一段小女孩與奶奶幸福生活的內容,與文章結尾“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么幸福”呼應。
(三)加強語文作文課程開發
首先,教師需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為導向開發課程,為學生在增強語言應用能力、語感、閱讀理解等能力前提下提升想象力奠定基礎;其次,教師需以美育、德育、智育、勞育并行為導向整合語文作文教學資源;最后,教師需結合學情加強課程內容篩選,為學生發展想象能力給予支持。例如,教師在針對低年級學生開發語文作文課程時可引入繪本資源,如《逃家小兔》《爺爺總有辦法》《穿靴子的貓》等,用低年級學生感興趣、能理解的形式啟發學生思考并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看圖說話,使作文課程更具育人能力。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具有激活學生思維,擴寬其寫作思路,感受寫作樂趣,提高作文質量,豐富教師育人模式,加強師資力量必要性。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要轉變作文教學思想,創新培育學生想象能力的育人模式,加強語文作文課程開發,做好作文教學評價工作,繼而在落實作文教學目標基礎上有效培育學生想象能力。
參考文獻
[1]高羽佳.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分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2020(7):68.
[2]楊雯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路徑探索[J].語文課內外,2020(1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