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梅
摘? 要:科學是小學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課程,其自身的有效開展,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對于學生科學思想觀念的提升也有著重要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但是就實際情況來看,還有一部分小學學校在科學教學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導致科學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受到消極影響,從而影響到學生的科學學習質量。
關鍵詞:小學科學; 教學現狀; 科學教學;
對于小學科學課程而言,其知識內容非常豐富,其中包括自然環境、動植物研究、聲光電等多方面的知識,若是學生能夠掌握這些知識,則能夠為初中的理科學習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因此,小學教師要對科學教學加以重視,并且要認識到科學課程的重要性,對于科學教學的現狀要進行全面且深入的了解,明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對于相關影響因素要予以掌握,結合實際情況,制訂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減少相關問題對教學質量與效率的影響,同時還要選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提高科學教學的實效性。
一、小學科學教學的現狀以及影響因素分析
(一)小學科學教學設備資源不足
小學科學教學的有效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與能力,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小學教師若想開展有效的科學教學,需要豐富教學內容,增加教學資源,同時也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促使學生能夠在實踐過程中加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使得學生能夠靈活應用相關科學知識。而且科學這門課程本身就具有較高的實踐性與操作性,開展科學的實驗教學,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觀察或者親自動手,獲得深刻的體驗,使其能夠感受到學習科學知識的樂趣。同時,開展科學實驗教學,需要充足的實驗器材以及完善的實驗室,但是,就實際情況來看,不少小學學校缺乏完備的科學教學設備,其中就包括實驗設備、信息教學設備等,即使有的學校設置了實驗室,也存在規模過小這一問題,難以面對全體學生開展實驗教學。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學校投入資金不足、學校缺乏對科學實驗教學的重視、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另外,小學教師在開展科學教學時,也需要補充相應的課外素材資源,這樣才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不過,設備的缺乏也致使教學資源的補充受到較大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小學科學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二)傳統教學理念及方式的影響
當前,有部分小學教師深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對于自己在科學教學中的地位過于重視,在對學生進行科學教學時,還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難以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而且純理論的科學授課,也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厭煩感,使得科學教學質量難以提升。另外,即使有些教師已經發現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并且也對其做出了一定的改變,但是并沒有獲得預期的效果。新課改是小學科學教學的重要指導理念,在結合新課改要求,采用相關新型教學方式時,流于表面形式,沒有發揮出實際效用,最終還是影響到科學教學的有效性,學生學習科學的動力也會逐漸降低,致使科學教學質量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
(三)教師偏重于科學實踐操作
小學科學教材內容中含有探究性活動,其不僅要求學生要積極參與、親自動手操作,還要求教師在學生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使學生能夠深入探索科學的本質,借此鍛煉學生的科學思維。不過,就小學科學教學開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多數教師在教學中偏重于實踐操作,而缺乏對學生的引導,在一節課之中,有大約70%的時間都是讓學生進行科學實驗的,這種看似將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的表現,在實際教學中也沒有獲得預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在進行實踐操作時,沒有多余的時間與精力對相關科學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對于科學實驗過程一知半解,教師也沒有針對實驗過程和結果對學生進行具體講解,只是讓學生進行單純的動手操作,這樣不僅無法鍛煉學生的思維,還會降低科學實踐教學的質量。
二、小學科學教學開展的有效策略
(一)加大資金的投入,增加教學設備資源
小學教師若想提高科學教學的有效性,則要保證科學教學設備資源的完備性,為科學實驗教學提供充足的實驗設備,為科學教學內容提供豐富的素材資源,促使科學教學能夠順利有效的開展。不過,當前我國不少小學并沒有設置專門的科學實驗室,這在較大程度上降低了科學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面對這種情況,我國教育部門就需要加大相應的投資力度,為小學學校下撥充足的教育經費,尤其是要加強對偏遠落后地區的重視,加大科學實驗室的建設力度,并利用相關教育經費購進科學實驗所需的實驗設備,提高科學實驗室的完善性,使其能夠為科學教學提供充足的物質支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科學學習環境,這樣也有利于改善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不良影響,通過開展有效的科學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及其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二)科學改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部分小學教師在開展科學教學時,還在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導致整個教學過程比較枯燥,這樣將難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影響到教學質量。因此,小學教師需要對科學教學方式進行合理改進,以此增加科學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出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熱情。基于此,教師可以結合科學教學內容,開展趣味性的實驗教學,讓學生通過實驗對相關科學知識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同時也能夠引發學生對科學知識探究興趣與學習熱情,進而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例如,教師在對學生講解《冰融化了》這一科學知識時,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相應的實驗,教師先準備幾塊冰,要求學生觀察不同溫度下冰的變化情況,然后準備幾個裝有不同溫度水的容器,并借助溫度計顯示容器中水的溫度,將冰分別放在幾個不同的容器中,讓學生觀察冰的融化情況,并總結實驗結果,促使學生對相關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
三、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不僅影響到教學本身,還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導致科學教學的實際效用無法充分發揮出來。小學教師要認識到這一教學現狀的嚴重性,并且還要正確認識科學教學的實際作用,對于其中存在的問題盡快了解與掌握,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并結合實際學情,制訂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措施,減少不必要的問題,從而提高科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謝歷文.小學科學教學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小學科學(教師版), 2018,(8):29.
[2]閻如田.小學科學教學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科學咨詢, 2020,(0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