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洪林
摘? 要:高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因為學生即將面臨高考,所以在學習過程當中需要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以及鞏固,為之后的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高中學習當中,物理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是每一個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物理當中非常多的知識都比較抽象,對一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來說,學習物理具有一定的難度,高中物理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當中,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里的實際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制定。在提高學生物理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營造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物理;教學實踐
在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內容更加復雜,學習的難度更加大,尤其是高中物理學科,對學生的基礎以及學生的思維有比較大的要求,很多基礎較弱的學生在學習物理的時候都很容易出現問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不高,并且部分學生在學習當中還很容易出現不自信的情況,整體的教材體系也比較復雜,教師要每一個學生理解物理知識比較困難。一直以來,高中物理都受到了非常大的關注,因為高中物理涉及的方面非常廣泛,對學生日后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高中生對物理的印象都是覺得很難,這導致他們在學習過程當中的核心素養沒有正確形成,無法掌握相關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造成惡性循環。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學氛圍無法提升,學生的能力也無法得到增長。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當中,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激發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且引導學生對物理進行正確的認知,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心態,使學生能夠積極面對物理,逐漸提高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物理的欲望。
一、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物理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
要提高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那么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當中就需要更加主動和積極,這樣才能夠對自身進行更好的提升、但是在現階段的教學當中學生對物理缺乏主動性。學習的欲望和積極性普遍不高,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法普遍采用以口頭講述,書本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只是聆聽教師講解的物理內容,很少對物理進行思考。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比較被動,很難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去,也感受不到物理學習的樂趣,部分學生就可能會出現開小差或者是做其他事情。因此,教師應該在現階段的物理教學當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物理觀念,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思維的過程,感受到物理的樂趣,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狀態向主動學習轉變,讓整體的學習氛圍以及學習的環境都能夠得到一個很好的提升,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學習《勻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將汽車在公路上的運動視頻給學生進行觀看。第一個視頻當中,一輛汽車在公路上由慢到快行駛;第二個視頻當中,一輛汽車在公路上保持一個速度沒有改變。在給學生觀看完兩個視頻以后,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這兩個視頻當中的汽車,他們在運動時有什么不同?”教師可以讓學生舉手回答。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在學生發言的同時,教師應該尊重學生,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在聽取他人回答的過程當中得到啟發。在這種教學中,學生可以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對物理知識進行正確的認識,改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觀念,在物理學習的過程當中更加自信和主動,消除物理難學的觀念,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二、開展互動課堂,激發學生主動性
物理相比于其他學科來說,更需要思考,更需要一些理論為依據,所以在學習過程當中,部分基礎較弱的學生很難對物理進行很好的認識,他們會覺得物理非常難,學習物理會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因此,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非常弱,他們會覺得物理不適合自己,在物理學習過程當中自己沒有天分。要改變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思想,提高他們的核心素養,教師就應該通過開展互動的課堂,在互動課堂當中,讓學生通過講述自己對物理的看法。讓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幫助基礎交流的學生,共同對物理問題進行分析,從而使物理教學能夠變得更加高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開展互動的課堂。活動課堂還可以讓教師和學生之間有交流的空間和橋梁,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更充分的了解,同時也可以給予學生相關的意見和建議,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改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在這個過程當中得到提升。
例如,在學習《功》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教學結束以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教師可以在學生交流前給學生設置小組交流的題目:功的定義是什么?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是什么?功的公式有哪些?每四個學生為一小組,然后每一名組員都需要講述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理解。在一名組員講述的時候,其他組員都要認真的聆聽,并且對比自己的想法和他人之間的想法有什么相同之處以及不同之處。最后,小組長需要總結所有組員講述的內容,并指出他們相關的問題。小組內學生可以兩兩進行提問,在提問的過程當中可以自己設置題目,運用到上面所說的這些知識點,檢驗彼此學習的成果。通過互動課堂,可以讓學生之間的思維得到碰撞,學生的思維會更加廣闊,在學習中逐漸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優化自身的學習方法,促進自身的核心素養提升。
三、將教學和生活相結合,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物理并不是一門簡單的理論學科,物理來源于生活,但是同時又高于生活,教師在以往的教學當中,只是將物理知識以理論形式向學生進行講述,而沒有真正將物理知識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聯系,導致學生學習物理的難度增加,在學習過程當中沒有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對物理的學習自信比較弱。因此,教師應該在現階段的教學當中,針對這個情況改變自己的教學策略,將物理知識和生活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學生可以感受到物理在生活當中的應用。并且教師還應該在教學當中引導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客觀的看待,將學習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對物理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學習物理的過程當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
例如,在學《摩擦力》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生活當中的現象更好地為學生傳遞摩擦力的觀念。在生活當中有很多學生喜歡踢足球,那么在踢足球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發現,踢出去的足球會從快到慢,最后慢慢的停下來。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為什么足球不會突然停下?而是會有一個緩慢的過程。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想一想生活當中還有哪些關于摩擦力的例子,學生可以自由發言講述自己的觀點。然后教師再向學生進行提問,如果生活當中失去了摩擦力,會出現什么情況?通過物理和生活的結合,使學生能夠對物理知識有更加積極的探索欲望。
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應該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在教學過程里幫助學生對物理進行更好的認識。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當中的實際運用,搭建支架設置合理的臺階減少學習物理的難度,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物理的過程當中更加主動。教師還應該開展互動的物理課堂,通過師生間的交流以及學生小組學習等等,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認識,讓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碰撞。同時在互動的過程當中,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高中物理教學能夠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劉建華.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J].教育界,2020(50):41-42.
[2]安紅霞,唐京武.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269.
[3]林春官.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J].求知導刊,2020(4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