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浩
摘? 要:過去,學校的產學合作的土木工程施工課程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學生在畢業以后,不能與崗位立即接軌。學校不能針對企業的需求培養人才,成為土木工程課程教學的核心問題。為了突破傳統教學的弊端,學校認真的分析了教育的需求、企業的需求、學生的需求,開展了基于產學合作的土木工程施工課程的教學,這種教學,能夠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在畢業以后,能夠迅速的進入崗位,發揮自己的價值。
關鍵詞:產學結合;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
學校開展土木工程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場需求的人才。于是這意味著學校要做好學生的就業對接問題。學生需要培養一批完成學業以后,就能立即與企業的崗位接軌 ,可以獨立完成崗位任務,并且能夠在崗位上持續成長的人才。基于產學合作的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就要圍繞這一教學目標來著手進行。
一、產學合作的作用
傳統的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存在教池與崗位分離的現象。即學生在學校中完成了知識的學習,然后他們要在企業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然而學生發現,他們常常在市場上找不到適合他們的工作。這其中的原因,在于學校的學習環境與企業的工作環境存在很大的差異。學校不是依企業的需求,為企業量身定制人才。于是學生雖然在學校里學習了知識,但是他們的知識結構不能達到企業的要求。即使企業勉強的錄取了學生,此時學生卻不得不在崗位上重新學習,使自己的知識結構能夠達到企業提出的要求。由于學校過去存在這樣的教學弊端,因此企業提出,學校應當根據企業的需求來開展課程教學,使培養的人才滿足他們的需求。基于學校的辦學需求、企業的人才需求、學生的就業需求,學校決定與企業合作。企業將依企業的需求為學校提供教學幫助,為學校營造真實的實訓環境。學校將主導教學活動,進行課程改革。學生則 要在學習中發揮主觀能動力,根據企業的需求來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
二、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現狀
當前學校的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現狀可歸納如下:第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足與很多因素有關。最常見的因素為學生在學習時,找不到學習的價值和意義;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難以完成知識的學習;學生在完成理論學習時,遇到了學習障礙。當學生無法解決以上的學習問題時,便無法激發學習的興趣。第二,人才實踐能力不足。過去學生較為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引導學生進行實踐訓練,導致學生出現了“眼光手低”的問題,即學生雖然學習了很多理論,但是在需要完成項目任務的時候,卻不知道要怎樣才能完成任務。第三,人才知識結構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當前企業需要學生成為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復合應用型人才。部分學生不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沒有定向培養自己,于是他們的知識結構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
三、具體策略研究
針對以上的教學問題,基于產學合作的土木工程施工課程教學改革策略如下:第一,優化課程模式,落實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體驗來預習知識,使學生在接受課堂學習以前,就能發揮自己的學習特長,完成理論學習,并能夠簡單的完成一些簡單的項目。在課堂上,學校將開展雙師教學,企業將委派工程師為學生講解案例,這些案例將是與市場需求相接軌的學習案例,工程師在講授案例時,教師將補充教授理論知識。學生完成課堂學習以后,工程師將為學生布置項目任務。在課堂教學后,教師可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項目任務。在課后,教師要引導生主動提出問題,積極的進行學習交流,直至可獨立完成項目任務。第二,重視實踐訓練,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中,學校將以項目任務的完成為教學的核心。在開展課堂教學以前,教師會為學生布置簡單的任務,幫助學生檢驗預習的情況。在課堂上,工程師將以項目任務為這案例,學生需要在學習案例的過程中探索理論知識。在課堂教學后,教師將引導學生完成綜合性強的項目任務,讓學生以完成項目任務為目標,結合自己的情況自主的學習,積極的交流。這是一種以實踐為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知識的課程教學。第三,對接企業,重視實訓訓練。企業將結合需求,為學生設計實訓場地。企業會為學生設計一些項目任務。這些項目任務是與企業所接有關的工程項目。企業將會視學生為企業的員工,依企業員工的要求來嚴格要求學生。學生需要把自己作為企業的員工,來完成企業布置的項目任務。在實訓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了解崗位的需求,解析自己將要完成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向教師請教,讓教師幫助自己完成角色的轉換。教師需要從專業能力、職業道德等各個方面給予引導,讓學生在實訓的過程中,適合崗位。學生的實訓學習,將是土木工程學習的重要學習內容,學生的實訓學習成果,將列入到學習考核的范圍中。
四、結語
社會的發展,讓學校必須在開展土木工程的課程中,開展產學合作的課程教學。學校需要借助企業的力量,讓企業幫助學生了解他們未來要在什么樣的崗位上工作,如果要在這個崗位上工作,那么他們需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才。企業也需要學校針對他們的需求培養人才,以此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學生,則要通過產學結合的學習,深化土木工程課程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張紅太. 基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產學研合作的實證分析——以洛陽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為例[J]. 改革與開放, 2013, 000(022):64-65.
[2]韓玉民, 張延吉, 史曉星. 土木工程專業校企合作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以白城師范學院為例[J]. 白城師范學院學報, 2015(05):64-66.
[3]沈璐, 陳昌平, 于林平. 基于"產教融合"理念的土木工程轉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 教育觀察, 2017, 6(001):P.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