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練
摘? ?要:3—6歲是幼兒智商發展和品行形成的重要階段,也是藝術興趣培養的重要階段,優秀的學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未來的學習方向。因此,幼兒園必須根據兒童在這個階段的特點開展相應的教學模式,合理地將多媒體運用在教學中,從而達到有效提升教育水平,激發兒童學習樂趣,使教育內容落到實處等目的。怎樣在幼兒園教學中科學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音樂教學水平是當下最為重要的教育問題之一。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幼兒園;音樂教學
在幼兒園的學習中,音樂作為兒童藝術學習的啟蒙學科,能夠為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學習打下基礎,激發兒童的興趣愛好、個人性格以及藝術潛力,而且可以培養兒童對音樂的興趣,通過音樂的學習獲得美好的感悟,甚至可以開拓兒童的智慧和創造潛力,是幼兒教學最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在如今科學技術日益完善,多媒體技術與教育的結合已經廣泛運用于教學中,在幼兒園各學科的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取得了優異的成果。在音樂課堂中,多媒體能夠與樂曲鑒賞、節奏律動、樂器認知等巧妙地結合,從多方面讓兒童感受音樂的無限魅力。
一、設置情景,引發兒童趣味
兒童在3—6歲正是處于對世界充滿好奇的階段,對新鮮事物的探索欲和正在開發的腦力決定了他們極強的學習驅動力,多媒體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充分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給音樂教學帶來更多的魅力。明艷的色彩、精彩的場景和優美的音樂巧妙結合,可以有效激發他們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由此達到沉浸式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欣賞《數鴨子》這首兒歌時,我通過音樂和動畫視頻結合的形式在課堂上播出,隨著音樂響起“門前大橋下,有過一群鴨”,視頻中相應地出現門、橋、鴨子等卡通意象,通過視聽結合,充分吸引了兒童的注意力。隨著視頻中情景的發展,白胡子老爺爺以及“考鴨蛋”的孩子等人物形象逐漸出現,充滿趣味性的情節引得孩子們歡笑連連,充分說明了孩子們對這種教學模式的喜愛和興趣。此后我讓孩子們做游戲,多數小朋友扮演可愛的小鴨子,幾個小朋友扮演老爺爺和小孩子,隨著音樂一邊唱一邊表演,幾次活動之后,孩子們便基本掌握了歌曲,學習效果比之傳統教學有了顯著提高。
二、化難為簡,減輕學習難度
在學習中,對兒童來說某些知識點難度過大,此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兒童的思想更趨于具象的物質,對于無形的物質理解起來非常吃力,音樂作者為了增添藝術性,在某些音樂作品中往往廣泛運用抽象物質,教師對此應適時地調整自己的音樂教學模式,用多媒體展示的方式代替部分語言上的描述,用更直觀的視聽方式讓兒童直接感受這一物質,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吸收教學內容。
例如:在學習《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時,春天這一意象模糊沒有具體形象,為了讓孩子們理解春天是什么,我將幾幅畫作做成幻燈片,畫作中著重呈現冬雪消融、花兒盛開、小草復蘇等景象,將無形的春天具體形象化,此時,我再將春天與萬物復蘇的概念傳授給孩子們,并讓孩子們做游戲,隨著音樂節奏作出花開、鳥兒展翅飛翔、小動物在土地上玩耍等等游戲動作,充分讓孩子們感受春天的特征,最終達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三、拓展知識,開闊兒童視角
兒童的世界觀尚未建立,年幼的他們對世界有著無限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拓展學習內容,不必限制于教學大綱,通過多媒體多面地向兒童展示世界,拓寬兒童對世界的認知,有助于兒童世界觀的建立,對未來的發展有諸多好處。多媒體技術可以充分地將教師所想要展現的內容通過聲畫表達出來,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更加富有趣味性,也讓教學模式更靈活多樣化。
例如:在學習《少年司馬光》這首兒歌時,我就將司馬光砸缸的動畫視頻播放給孩子們看,視頻中司馬光的動漫形象活潑生動,讓孩子們通過學習司馬光的故事,了解司馬光的勇敢機敏,傳授孩子們正能量的品質和精神。之后我讓孩子們上臺講述司馬光的故事,既鍛煉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可以讓孩子們掌握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經歷了幾次學習后,孩子們對司馬光崇拜不已,在幼小的心靈里樹立了正確的價值引導。
四、游戲互動,開發動手能力
兒童正處在愛玩好動的年紀,游戲對兒童的吸引力極強,在幼兒園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將游戲與課堂內容有機結合,以兒童為主導,多媒體做媒介,讓兒童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積累相關經驗,充分開發其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教師在設置游戲時,應依據音樂內容和課堂知識,注意游戲內容不可過于繁瑣,不可涉及危險物品,再將游戲的操作過程用多媒體展現出來,讓兒童快速掌握游戲要領,向兒童展現游戲的樂趣和意義。同時,教師應積極鼓勵兒童參與到游戲中,保證每一位兒童在游戲中獲得成長。
例如:在學習《小兔子》這首兒歌時,我讓孩子們將剪刀手放在頭頂,以此動作表示“小兔子”。當多媒體動畫背景音樂的響起,我讓孩子們一旦動畫中出現小兔子,就要將剪刀手放在頭頂,作出兔子的動作,并雙腿合攏向前跳動一步。在這場游戲中孩子們明確了兔子的外貌特征和行為特征,學會了將視覺與動作結合,在游戲中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幾輪游戲后孩子們便掌握了《小兔子》這首歌,一邊唱一邊不自覺作出兔子的動作,學習效果非常好。
總而言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教育作為培養人才的重點工程,更應該與時俱進,將科學技術引入教學中,體現新時代教育的科學前瞻性。因此,相關幼兒教育工作者也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積極創新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為教育打好基石,使新時代的兒童在學習中與時代接軌。
參考文獻:
[1]黃瑞寧.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的靈活運用研究[J].考試周刊,2020(88):159-160.
[2]田曉旭.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0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