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薛
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學困生是必然存在的。本文以《狼》的教學過程為例,淺議了轉化農村中學中語文學困生的策略。筆者認為轉化語文學困生的首要之務即為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其次則為其創設能力相當的任務以及趣味性的課堂任務,同時在平時的學習中為學困生設置“幫扶政策”,以優帶困,全方位地促進語文學困生的轉化。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困生;轉化策略
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語文承擔著提升學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的重任,所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非常重要。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學困生群體,他們學習基礎薄弱、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方法不正確,導致語文成績較差,也影響了其它學科的學習。因此,語文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教學的重中之重。筆者在此以《狼》的教學過程為例,就轉化農村中學中的語文學困生進行了探究。
一、提升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為了了解學困生“學困”的原因,筆者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調查問卷發現,基本上所有的學困生都有一個共同點:不愛學習。他們認為學習很枯燥,毫無趣味,語文就是讀讀寫寫,遠不如打游戲升級打怪有意思。基于此,筆者認為轉化學困生的首要任務是提升語文學習的趣味性,讓他們覺得語文好玩,愛上語文學習。
而提升學困生學習興趣的前提就是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和尊重。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關注,得到尊重,學困生也不例外。筆者首先選擇與學困生進行溝通交流,起初都是他們在聽,不發表自己的意見;后來多次談話之后,他們慢慢地也能交流幾句。在這種多次交流過程中,他們感受到了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尊重。在與老師關系融洽的基礎上,他們逐漸拆除了自己的心理防線,慢慢地與老師進行交流,說出了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
二、創設與學困生能力相當的任務
之所以稱他們為“學困生”,是因為他們的基礎薄弱、學習成績差。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為他們單獨布置一些難度不大的任務或者作業,讓他們在完成時有心理成就感。
通過教學,筆者發現這些語文學困生在朗讀課文上有很大的障礙。而若學習文言文,對他們來說難度就更大了。于是,在學習蒲松齡的《狼》之前,把課文的朗讀音頻提前發給他們,讓他們跟著音頻讀,然后再讀給老師聽,逐個進行糾正。過程雖然很累,大師到上課時,除了個別學困生,大部分已經能流利地讀完課文,還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在課堂上,筆者特意點名讓幾個學困生讀這篇文章。聽到他們能順利地讀完這篇文言文,同學們都面露驚訝之色,當然更多地還是善意的贊賞。同學們在筆者的帶領下為他們鼓起了掌。這幾個學困生霎時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他們眼中的高興是掩蓋不住的。在朗讀《狼》這篇文言文時獲得的成就感,激起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通常情況下,文言文第二課時的學習會比較難。考慮到這些學困生剛剛冒出來的小火苗,不想用這些難點澆滅他們,于是,筆者為他們改變了教學方法。
首先,筆者把學生分成三人一組,把班內的學困生分到各個小組中。然后布置了根據課文內容改編話劇(簡單的話劇)的任務,每組的三人分別飾演屠戶、狼1、狼2。這是第一次在課堂上布置話劇的改編,完全不是枯燥的學習文言知識的過程,學生們首先分配角色,然后讀課文,自己主動去查找不懂的文言詞的意思,或者不懂的句子的含義。最后簡單地寫出了劇本,并進行了排練。經過半節課的準備,各個小組進行了展示。筆者發現有學困生的小組中,學困生領的基本上都是臺詞比較少的角色,即便只有兩三句話,他們也很認真地表演。
三、利用網絡平臺助力學困生
在轉化語文學困生的過程中,筆者還借助了網絡平臺——智慧學伴。這個平臺有非常強大的功能,可以選擇平臺已有試題資源重新組題對學生進行測試,根據判卷情況自動生成鑒定報告,教師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學生的薄弱點;同時還有大量的微課資源,學生只需要利用手機即可觀看,非常適用于農村的孩子;而當學生在家學習遇到難題時,還可以選擇雙師服務解惑答疑。之所以選擇“智慧學伴”,是因為語文學困生還有個特點就是不喜歡看課外書,即使為他們指定了書目,他們也讀不下去,如何為他們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呢?于是,筆者利用了“智慧學伴”這個平臺。
在“智慧學伴”上,有許多關于《狼》這篇課文的資源,既有平臺提供的資源,又有眾多教師的微課資源。資源的內容包含很廣泛,涉及到課文內容、文言字詞、課外拓展等方面,非常豐富。筆者推薦語文學困生針對自己的薄弱點選擇性地觀看視頻,并做好觀看筆記,讓他們從一點一滴的積累中豐富自己的知識。
四、“一優帶一困”的幫扶政策
在日常教學的觀察中筆者發現,這些語文學困生不擅長與人交流,在平時的班級中會經常被忽略不計,他們因為成績差會變得很自卑。針對這一點,筆者設置了“一優帶一困”的幫扶政策。首先,確定班里可以幫扶學困生的優等生,并與這些優等生進行談話交流,希望他們能夠與同學們互幫互助。然后優等生與學困生之間確定幫扶關系,如果學困生表現好,與他結對的優等生也可以受到獎勵。
一開始,因為有的“幫扶對子”之間不是很熟悉,所以配合不是很默契。一段時間過后,筆者發現他們之間越來越熟悉,而學困生也會不自覺地受到優等生的影響,在學習態度方面也發生了變化。
五、結語
總體而言,在教學過程中,語文學困生的轉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最重要的就是給他們充分的愛與理解,平時的教學中對他們一視同仁甚至有些傾斜,相信他們在這種一點一滴的積累中會有很大的改觀。
參考文獻:
[1]譚紅春.初中語文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文學教育(上),2015(12)。
[2]周向麗.中學語文教學中學困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