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釗
摘 要:信息化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形式,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為推動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進程,職業院校要進一步轉變教學理念,加大軟件的建設力度,加強教師信息化技術培訓以及加快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同時,還要以職業院校信息化大賽為契機,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變的目的。本文就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和可以采取的對策進行分析,力求為職業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職業教育 數字化 信息化 教育現代化
課 題:本文系2017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邢臺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路徑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1704214)。
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以及其他各種先進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推動了社會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變革。同時,也加快了職業教育的變革,特別是一些先進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使得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發生了改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技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一、進行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和培養體系,為國家發展提供有創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人社部還在全國職業院校中舉辦了信息化教學大賽,進一步提高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同時,通過大賽為所有職業院校教師提供一個交流平臺,推動各種先進教學技術和理念的發展。
二、我國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當前職業教育對信息化技術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除了常規的信息化教學大賽,國家還啟動了“三通兩平臺”工程項目,推動職業院校教學的徹底變革。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的步伐和效果。
1.職業教育信息化理念薄弱
通過對職業院校的調查,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認為只有在各種類型的比賽中才應用信息化,日常教學并沒有發生較大的變化。這充分說明職業院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先進信息化教學技術的應用力度不夠,沒有將其融入到日常教學中。
同時,大部分職業院校管理人員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僅注重對硬件設備的建設,配置了數量眾多的多媒體教室以及計算機設備,但卻忽略了網絡課程、微課資源以及電子圖書館等的建設,導致這些計算機硬件設備沒有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存在非常嚴重的閑置問題。
2.教師的信息化素養水平有待提升
首先,教師自身信息化資源的獲取能力有限。目前網絡中存在很多有用的教學資源,但是職業院校在教師培訓過程中只注重對教師計算機操作水平的培訓,忽略了對其信息檢索能力的培訓。教師在網絡中搜索教學所用資源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這就使得很多教師不愿意去改變。
其次,教師對圖片和視頻的處理技術還有待提升。微課和慕課是當前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但是這些教學方法中需要大量的圖片和視頻素材。網絡中搜集的教學資源不能夠直接使用,需要對其進行一些修改和剪輯。教師圖像處理和剪輯能力的限制使得微課和慕課的制作以及錄播難度較大。
3.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力度不夠
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徹底變革,即實現了傳統教學環境、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以及評價方法的變革。所有這些改變都離不開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的支持。雖然國家正在著手打造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力求實現所有教育資源的共享,但是,目前大部分職業院校都沒有加入該平臺,教師不能夠方便地從平臺中下載教學所需要的資源。
三、推動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當前職業教育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如何以信息化技術為契機推動其更好地發展是所有職業院校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經驗,探討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發展的路徑,希望能夠為職業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提供參考。
1.進一步轉變信息化教育理念,提升其戰略發展地位
首先,職業教育要進一步明確信息化的戰略發展定位,將其作為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內容來推動。同時,各個職業院校要加快信息化人才的培養,為信息化工作的推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其次,職業教育要進一步轉變其信息化理念,推動信息化軟件的建設,為教師各項教學活動的進行提供軟件支持和充足的教學資源。教師還要根據信息化的要求實現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的變革,真正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2.進一步加快軟件的建設力度,確保軟硬件的同步發展
首先,職業院校要進一步加快硬件設備的建設力度,為教學活動的進行提供充足的網絡教室和多媒體教室。同時,嚴格落實國家“三通”的建設,加快職業院校校園網的建設力度,讓學生能夠通過網絡快速檢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另外,還要加大職業院校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力度,讓學生能夠方便地通過數字圖書館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其次,職業院校還要加快教學軟件的建設力度,如慕課和信息化教學資源庫等等。一方面,教師可以方便地通過教學資源庫查詢、瀏覽和下載教學資源庫中優質的課程資源,為其信息化課程的實施提供資源支持。另一方面還要加快網絡學習平臺的建設力度,讓教師和學生能夠方便地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開展各種類型的課程。
3.加強教師信息化技術的培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水平
教師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體,其信息化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其信息化教學實施的積極性以及效果。所以職業院校要進一步加強對教師信息化技術的培訓力度,確保所有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都能夠有效提升。具體培訓過程中要根據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現狀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如根據教師的年齡進行培訓,對于青年教師來說其信息化技術水平相對較高,可以開展對信息化教育理念的培訓,幫助其轉變信息化教學理念,從而激發他們在教學中應用的積極性。對于中年教師來說,則要加強對其信息化科研能力的培訓,使他們能夠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化技術將其教學中積累的優秀案例以及資源進行整理和分析,為其他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對于年齡較大的教師來說,則要加強對其信息化技術的培訓,使其能夠應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完成其基礎課程的教學。
職業院校還要以職業信息化教學大賽為契機,引導和鼓勵年輕教師參與到信息化教學大賽中,以賽促學,不斷提升其信息化教學能力。同時,還要對信息化教學大賽的成果和經驗進行推廣,讓更多的教師看到信息化教學的優勢,提高其引進和應用的積極性。
4.加快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步伐
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是互聯網+在職業教育的具體體現,通過其教學資源庫的建設達到能學、輔教的效果。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應該提高職業教學平臺的建設層次,增加信息化技術的相關資源,并且將其按照不同的類型進行劃分,如軟件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視頻加工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機械制造專業教學資源庫以及物流與運輸專業教學資源庫等等,為職業院校課程教學提供支持。
同時,要增加教學資源庫中企業生產實踐的內容。目前職業院校教學資源庫的建設都是教育部門或者中職院校在進行,使得其資源庫中的內容理論性非常強,缺乏相應的實踐應用。因此,為其教學資源庫建設過程中還可以增加企業生產實踐的相關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方便地引用企業真實的生產案例,實現對其理論教學的補充和檢驗,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和技能。
四、結論
職業教育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主要形式,職業院校則是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基地。信息化建設是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也是職業院校建設的重點。但是通過對職業院校信息化建設實踐的分析,筆者發現其信息化建設的理念、教師信息化技術水平以及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均存在一定的問題,也影響了職業教育信息化前進的步伐。
參考文獻:
[1]楊誠.新時期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對策建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3).
[2]杜麗娟,陳志平.“互聯網+職業教育”時代下高職教育信息化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7(1).
[3]伏和紅,黃華明.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研究, 2017(2).
(作者單位:邢臺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