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燕
關鍵詞:管理會計? 實踐教學
(一)管理會計道德準則缺位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分析在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為在大數據背景下能夠提高財務管理分析效率,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重要支持。企業財會工作逐漸向管理會計的轉型。“管理會計”課程主要是為了培養具備“預測”、“決策”、“規劃”、“控制”等基本職能的應用型人才。會計準則中有明確的職業道德規范,管理會計職業操守與財務會計略有不同,而管理會計指引只是對管理會計普遍規律和基本認識的總結升華。
(二)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果欠佳
管理會計課程內容與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多有交叉,授課過程中教師偏重理論教學,多采用傳統式講授法,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多屬脫節狀態。造成該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課程資源不夠豐富,缺乏系統化、及時性教學案例可供使用;二是平臺建設不夠完善,管理會計一般沒有配備相應的實踐基地和操作平臺,學生實踐機會較少。學生對管理會計知識的認知多是教師課堂之中的講授,實踐能力較差,教學效果欠佳。
專業課程是高校教育的“隱性課程”,管理會計課程目標是在專業課授課過程中“基因式”植入思想、政治和哲學元素,培育一代又一代有堅定理想信念,深厚愛國主義情懷,高尚道德情操,扎實專業學識,堅韌奮斗進取品格的社會主義新青年。
(一)設計理念
管理會計是傳統會計轉型新趨勢,屬于一門新興交叉學科,主要是以企業經營活動和價值表現作為對象,實現對經濟過程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核評價的學科。要以課堂教學為渠道,以價值引導為核心,以知識技能為載體,以言傳身教為示范,會計專業教師將更多育人元素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促進專業教育相融合以達到協同效應。
(二)教學內容設計
1、整體思路設計
根據2016年《管理會計基本指引》明確了管理會計目標、原則、四大要素以及七大領域的應用工具和方法,因此管理會計教學內容依照基本指引要求設置戰略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管理、投融資管理、營運管理、績效管理、風險管理等7部分內容。在上述內容中融入思想、政治和哲學元素。具體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


2、單元教學內容設計
(1)授課過程中改變傳統講授式教學,充分利用案例式教學方法,使學生將課本所學運用于實踐操作,更直觀理解知識內涵。
(2)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課堂由原來單一空間轉向線上線下交互進行,教師可在課程網絡平臺上傳教學課件、知識點和技能視頻等教學資源,實現課前預習課中講解課后跟蹤的全程教育。
(3)充分利用會計技能大賽考試資源,將TTC平臺案例與課堂實際結合,同時鍛煉學生Excel操作能力與創新性思維。
(4)加強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建設實踐基地,建立學校與財稅部門和咨詢等機構的常態交流機制,獲取與管理會計相關的現實數據,提高學生的學術水平,同時,企業可以借此機會發掘優秀人才實現互利共贏。
總之,“管理會計”與思政元素融合是時代的召喚,以專業課程為載體,以信息化技術為手段,以多方聯動、校企合作為保證,從思想、政治和哲學多方位實現對當代大學生的教育。目前“管理會計”課程的教學改革尚處于摸索階段,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不斷發掘專業課程育人價值,不斷改善管理會計教學育人新模式。
參考文獻
[1]胡偉芬.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學生職業素養培育問題淺析——以高職會計專業為例[J].科技風,2019(34):40.
[2]錢微.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教學探析——以《基礎會計》課程為例[J].南方農機,2019,50(21):189+205.
[3]白露珍,邱玉蓮,張宏.案例教學法在管理會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財會月刊,2019(S1):13-16.
[4]張曉磊,何云輝.大思政背景下財務會計課程“思政”融入點初探[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11):163.
[5]盧呈.雙創背景下管理會計教學改革研究[J].商業會計,2019(19):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