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艷平 易 婷
詞匯云圖,又稱詞云、文字云圖、文本云等,是一種能夠對文本數據進行篩選、分析并基于詞頻的信息進行可視化呈現和描述的工具。一般的詞匯云圖由30至150個詞匯組成,其特點是符合人們的審美感受,并符合一定的美的規律(杜華、孫艷超2012)。在信息化時代,詞云不僅是能夠對大數據進行挖掘的工具,還是美感與圖像學的結合體(吳筱明 2018)。云圖中文字的大小、顏色等視覺形式能夠直觀地反映詞匯出現的頻率或重要程度,出現的頻率越高,文字在云圖中顯示得越大,表示該文字越重要。云圖中字體的顏色、樣式、背景及布局都可以根據使用者的實際需要進行調節,生成的詞匯云圖可以下載或者以鏈接的形式分享。由于詞匯云圖制作簡單、操作方便,不論教師還是學生,都能夠通過計算機和網絡實現任何文本詞匯云圖的制作。可以說,詞匯云圖是可以將網絡大數據快速生成可視化、圖片化的導航輔助工具,也是信息圖表達的一種新型文本顯示方式(范明、孟小峰 2012)。目前,常用的一些免費制作詞匯云圖的工具及其網站如下表所示:

網站Wordart wordart.com工具Wordle www.wordle.net WordClouds www.wordclouds.com WordItOut worditout.com ABCya!Word Clouds www.abcya.com/word-clouds.htm Tag Crowed tagcrowd.com Tagxedo(支持中、英文兩種語言) www.tagxedo.com Tricklar tricklar.com/cloudgenerator
相比較而言,wordart.com網站對瀏覽器及使用者的要求不高,只需復制網址到任意瀏覽器便可使用,操作方便、快捷。將以文字云圖工具Wordart制作的詞匯云圖為例,選取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九年級中的一篇閱讀材料進行教學設計并展開分析。
詞匯云圖最開始應用于基于Web 2.0的網站和博客,主要是通過使用“云標簽”對網站上的內容進行概括性描述,并以關鍵詞的形式進行可視化呈現。
詞匯云圖應用范圍較廣。不少學者(如Clement&Plaisant,et al.2008)將其應用到文學文本的分析和研究中,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理解文本內容和風格。此外,它也可以作為相關定量研究和數據三角互證的輔助研究工具,如運用多種方法和數據來源獲得關于探究現象的更真實可靠的圖片(Carmel&McNaught,et al.2010)。
除了上述兩種應用,詞匯云圖還可以應用于教育教學中,拉姆斯登和貝特(Ramsden&Bate 2008)的研究分析了詞匯云圖應用于教育領域的可能性,指出詞匯云圖能夠幫助教師“很快掌握調查分析的直觀反饋”。目前,國內已有部分研究者對詞匯云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研究。通過分析詞匯云圖輔助英語教學的課堂實踐,對英語教學的可視化教學設計進行探討,黃曉英(2011),杜華、孫艷超(2012),袁在成(2016),叢麗君(2016)等研究者發現詞匯云圖使得英語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有助于提升英語聽力、閱讀、詞匯等方面的教學效果。
總之,詞匯云圖的應用廣泛,既能夠作為文本分析和輔助定量研究的工具,又能夠作為教育教學中的輔助工具,尤其是在英語教學中更能夠發揮出詞匯云圖的優勢。
詞匯云圖有助于優化中學英語教學中文本信息的處理。語言學科教學過程中各種文本信息的處理一直是教師關心的問題。能否準確、快速地將文本中的重要信息篩選、提取并用生動的方式呈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質量。那么,一篇文本中究竟哪些才是需要關注的重要信息?利奇(Leech 2001)認為,語言教學從宏觀到微觀都要建立頻率意識,在教學中要關注高頻的語言現象。因此,教師應該關注文本中的高頻語言現象。此外,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處理輸入信息時首先關注的是意義,即在語言形式上表現為實義詞的信息(Van Patten 2004)。詞匯云圖作為一種文本可視化的工具,一方面,能夠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幫助教師對復雜的純文本信息(如單詞、例句等)進行加工處理以提煉和呈現實義詞,滿足學習者關注文本中高頻實義詞的需要,生成關鍵線索詞以幫助其梳理文脈(吳堤櫻、葉意文,等 2019);另一方面,詞匯云圖應用于課堂能幫助學習者在文字信息、語言信息和視覺信息之間建立有意義的聯系(杜華 2012),使得課堂學習效果進一步得到提升。
詞匯云圖有助于在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作為中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難免會遇到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開小差的情況。但是,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只有那些學習者注意到的語言信息才可能被其吸收”(Schmidt 1995)。可見,“注意”在語言學習的輸入到吸收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加涅(Gagne)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也表明:吸引學生的注意是教學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呈現重要的教學內容之前,教師應該想辦法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過來,讓他們帶著問題去學習(陳琪、劉儒德2007)。因此,教師應思考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從而提高其語言學習的效率。通過wordart.com的使用,教師可以將課文內容按段落或根據需要選擇文本范圍來制作成各式各樣的詞匯云圖,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無意注意即人們自然而然地對那些強烈的、新穎的和感興趣的事物所表現出的意識指向和集中。而各式各樣的詞匯云圖正可作為引起學生無意注意的刺激物。通過對刺激物的顏色、形狀、大小等進行調節能夠有效地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的思考,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氛圍(趙國祥 2007)。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前可以運用詞匯云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然后讓他們根據教師的提示問題并觀察詞匯云圖展開討論,進行文本內容預測。學生通過觀察詞匯云圖顯示出的不同大小的關鍵詞,可以快速了解文章主題與重點內容,從而能夠較快地進入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例如,教學人教版《英語》九年級Unit 2 Section B 2b部分The Spirit of Christmas時,教師可以事先制作這篇文章的詞匯云圖,讓學生觀察詞匯云圖的特點,對文章主旨和關鍵點進行預測并展開討論。此外,與課文中的附帶圖片相比,詞匯云圖直觀、新穎的信息呈現方式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教師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詞匯云圖的文本挖掘功能有助于教師選取合適的視聽類教學素材。教師先將視聽材料中的文本信息制成詞匯云圖,然后與所講課文的詞匯云圖進行關鍵詞對比,結合具體課文內容和學生“最近發展區”篩選合適的視聽素材,為新舊知識的銜接搭建橋梁(吳筱明 2018),有助于輸入、獲取視聽素材信息和為語言輸入作好準備。此外,詞匯云圖可以用于引導學生文本復述或總結,以訓練他們的邏輯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例如,完成閱讀文本的講解后,教師可向學生展示生成的詞匯云圖并要求其根據詞匯云圖的提示對文本內容進行復述或總結。詞匯云圖還可通過課外作業的形式給學生布置口語表達任務。教師將已經篩選出的相關素材做成詞匯云圖,讓學生通過隨機抽取的形式獲得詞匯云圖,然后要求學生課后完成口語表達作業并以視頻的方式提交。
上述主要是教學過程中詞匯云圖對于教師的優勢。對學生而言,利用詞匯云圖進行學習也有很多優勢。它可以起到輔助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達到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與手段的目的,從而提高其語言學習興趣和英語寫作能力。例如,學生可以通過制作詞匯云圖總結回顧所學過的課文,加深理解、促進記憶;學生還可以利用詞匯云圖克服閱讀內容復雜、篇幅長的文本時所遇到的困難,如文章的主題、重點內容是什么,長期堅持,語言學習興趣也能得到提升。除此之外,詞匯云圖還可以幫助學生完善和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學生可以將自己所寫的文章制作成詞匯云圖,以檢查寫作內容是否與主題一致。如果某個單詞在詞匯云圖中顯示較大,但是它又不是這篇文章的關鍵詞,那么學生就可以及時調整寫作思路,完善作文。
基于前文對詞匯云圖的相關討論,下面將結合課堂實踐,進一步探討wordart.com制作的詞匯云圖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以人教版《英語》九年級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Section B 2b為例,該單元的主題是“日常用品的原材料和產地”,2b部分的文章Beauty in common things重點介紹了中國傳統藝術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風箏、孔明燈、剪紙和泥塑等的制作工藝、原材料及象征意義。詞匯云圖制作網站wordart.com與Unit 5 Section B 2b的閱讀教學相整合能夠實現可視化教學,為英語閱讀教學增加趣味性和有效性,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減少他們在閱讀中的焦慮。
讀前活動是一種熱身活動,以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為目的。讀前活動也是一種課前的準備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預測,以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和促進其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文本內容是按照某種序列和層級用字母逐一排列成單詞、句子和文本的言語碼,通過將其制作成詞匯云圖可將言語碼轉化為更加直觀、形象的意象碼(杜華、孫艷超 2012)。因此,教師可先將完整的文本內容輸入wordart.com網站中,創建相應的詞匯云圖。然后,將詞匯云圖中生成的線索詞 Paper,Clay,Chinese,Art,Pieces,Cut等呈現給學生(如圖1所示),并提出以下問題:(1)In this picture,which words catch your eyes most?(2)Can you guess what the passage is going to talk about according to these key words?要求學生帶著問題、結合詞匯云圖提供的文章線索詞進行小組討論,再根據教師的引導和提示初步構成線索詞之間的邏輯關系,猜測文本的主題。最后了解到文本的主題是關于中國傳統藝術形式中剪紙、孔明燈及泥人的制作等。緊接著,教師可以問學生是否還了解其他的中國傳統藝術形式,是否能描述出其原材料及制作工藝等,這樣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活躍課堂氛圍,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作好鋪墊。

圖1:全文的詞匯云圖
讀中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分析和理解文章的行文結構及其各段的內容,幫助他們進一步了解文中的具體信息,并驗證之前對主旨的預測。這一環節是閱讀教學的關鍵。在之前對文章內容已經進行預測的基礎上,教師布置快速閱讀任務,要求學生整體感知文章的行文結構,并找出每一段的主旨。Beauty in common things結構比較清晰,類似于中文寫作中的“總—分”結構,相對而言,學生能夠迅速把握文本結構。然后,教師可以布置小組任務,要求學生制作每一段的詞匯云圖,通過組織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培養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減輕教學負擔。在這之前,教師需要準備好各段落的文本信息和打開wordart.com網站,并向學生演示運用wordart.com制作詞匯云圖的操作步驟。最終,得到如下各段的詞匯云圖(見圖2—圖5):

圖2:第一段的詞匯云圖

圖3:第二段的詞匯云圖

圖4:第三段的詞匯云圖

圖5:第四段的詞匯云圖
學生從各段的詞匯云圖中可以觀察到各自然段的關鍵詞,主要有 Things,Beauty,Each;Lanterns,Sky,Used;Paper,Cut;Clay,Pieces等。結合讀前活動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教師逐步引導學生歸納出各段主旨句即段首句。詞匯云圖能夠清晰地將整篇文章及各段的關鍵詞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學生能夠根據教師的提示更快地把握文章結構和主旨。對文章進行結構分析、段落內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詞匯云圖中的某些關鍵詞如Used,Cut等引入本單元語法——被動語態。首先,要求學生找出詞匯云圖中突出顯示的動詞,并說出它們的中文意思;其次,呈現例句“Sky lanterns were first used by Zhuge Kongming.”,提問學生used在例句中是哪種詞性及其與主語Sky lanterns搭配表示的意義是什么;最后,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被動語態及其構成形式。
讀后活動是閱讀教學環節中的最后一部分,將詞匯云圖應用于此部分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嘗試復述課文內容,檢查他們對文章內容的掌握和理解情況。經過讀前、讀中活動的訓練,學生的相關言語碼和意象碼被激活,對文本內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學生可在教師的提示和引導下結合詞匯云圖復述段落大意。但是,在復述段落大意前,學生需要根據詞匯云圖的關鍵詞提示對文章大意進行語言邏輯組織,以保證復述內容的完整性。如,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第二段詞匯云圖(見圖3)中呈現的關鍵詞 Lantern,Sky,Used,Sent等進行復述。同理,其他段落也可以通過關鍵詞提醒的方式進行內容復述,這樣也能夠起到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作用。教師也可以布置課外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搜索與主題相關的閱讀素材,進行小組間資源共享。
總之,詞匯云圖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靈活地應用在各個教學環節中。本教學設計中,教師事先呈現出制作好的詞匯云圖,將本課文中的關鍵詞凸顯出來,幫助學生快速把握課文內容主題,進入學習狀態。再通過各段的詞匯云圖理清文章各部分內容,把握文章整體的行文結構。最后,利用詞匯云圖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輸出,培養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信息搜尋能力。可以說,詞匯云圖使得中學英語閱讀教學充滿趣味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詞匯云圖的免費制作網站有很多,操作簡單,其應用范圍較廣,如可被應用于文學研究、定量研究、教育教學研究中。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地將其應用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為英語課堂教學增加活力,提高教學效果。
雖然詞匯云圖應用于中學英語教學具有很多優勢,如方式新穎、操作簡單、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其學習興趣等,但也存在某些局限性。例如,近義的詞組無法在詞匯云圖中進行分組,需要觀察每個單詞的重要性,然后用相似的意義總結所有單詞(黃曉英 2011);詞匯云圖中文字的顏色實際上不代表任何有效信息,僅僅是作為一種增加藝術美感的方式。教師在教學中應辨證地看待和使用詞匯云圖,切忌盲目跟風,不顧實際教學的需要。此外,由于詞匯云圖是以關鍵詞的形式呈現的,在課堂中使用詞匯云圖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引導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其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