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兵 翟朝紀
(廣西北部灣職業技術學校 536000)
《關于對中等職業學校《數學》等七個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8〕161號)明確數學的學科核心素養,應是具有數學基本特征的思維品質、關鍵能力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主要包括了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邏輯推理、數學抽象和數學建模.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非常重視這6種核心素養的培養,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例,談談源自一線的教學培養實踐和感悟.
例1 養豬場向銀行貸款36000元,還款方式是第一個月還1000元,以后每個月比前一個月多還200元,請問需要多少個月才能還清全部貸款?

直接計算既然是每個月還貸款的問題,那完全可以將每個月還款的情況,用一張表格將它們列出來,并將已經累積的還款統計出來,逐月列出、累計出來,直到還清36000,就可以直接得出需要多少個月能還清全部貸款.表格如下:

月12345678月還款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累積還款1000220036005200700090001120013600月9101112131415月還款2600280030003200340036003800累積還款16200190002200025200286003220036000
培養感悟在中職學校,教師很有必要重視、加大數學運算的教學和指導力度,尤其要考慮一些有效的辦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運算,比如:對于數的加、減、乘、除等,宜引導學生養成“符號+數字”分類處理的習慣.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用一些較直接的辦法,直接將答案計算出來,適度避開較繁雜、沒掌握的運算公式、求解過程.
例2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若兩條直線l1,l2都與平面平行,則l1∥l2;
B.若一條直線l與兩直線l1,l2都垂直,則l1∥l2;
C.若一條直線l與兩個平面α,β平行,則平面α∥平面β;
D.若一條直線l與平面α平行,則直線l與平面α內無數條直線平行.
教學策略一是引導學生明確“平行”的核心關鍵詞為“在同一平面內沒有交點”,便于在空間內,有理有據地判定是否平行;二是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教室”的空間狀態以及借助現有的物品,進行直觀想像.比如:將書桌的臺面視作一個平面,將兩支筆視作兩條直線進行擺放,會有“交叉兩支筆,平行懸于桌面上方”,故A錯誤;引導學生拿起文具盒,會發現“某一頂點引出來的三條直線,其中一條都會與另兩條垂直,但這兩條直線是垂直的”,B錯誤;引導學生將教室的一燈管視作直線,會發現“燈管與天花板平行,也會與墻壁平行,但是天花板與墻壁不平行”,C錯誤;用一支筆平行懸于書桌上方,后在桌上擺放多支筆,會發現這些筆也是平行的,知D正確.
培養感悟對于幾何問題,很多學生動手畫圖,尤其是立體圖形的能力偏弱,但是學生們愛動腦、善于觀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細心去觀察教室、學習用具、生活用品等,將幾何問題進行直觀化的觀察.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加強數形結合的思想滲透,比如:三角函數在各象限的符號問題,引導學生借助平面直角坐標系,就能很直觀明確出來.
例3 某射手在同一條件下進行了6輪射擊,每輪的射擊次數和擊中靶心的情況如下表所示:

射擊次數102050100200500擊中次數9194491178451
問:(1)求每一輪這個射手擊中靶心的頻率;(2)這個射手射擊一次,擊中靶心的概率約是多少?
教學思路第一步,引導學生讀懂題目,尤其是準確地讀懂表格,明確每一輪的射擊次數和擊中靶心次數;第二步,引導學生讀懂問題,聯系“擊中靶心的頻率=中靶心的次數射擊次數”的知識要點,得到這六輪擊中靶心的頻率分別為910=0.9、1920=0.95、4450=0.88、91100=0.91、178200=0.89、451500=0.902;第三步,引導學生走出“擊中靶心的概率=每一輪擊中靶心的頻數之和射擊輪數6”[即:(0.9+0.95+0.88+0.91+0.89+0.902)6]的誤區,得出正確的數據分析結果[即:(9+19+44+91+178+451)(10+20+50+100+200+500)=0.9].
培養感悟在數據時代,需要每一個人都具備一定的數據收集、整理、提取重要數據信息以及分析能力.中職生在學習專業技能時,也需要有敏銳的數據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妨將它作為一項課堂甜品,融入到平時的教學中,畢竟數據分析的內容編排得太后,很多學校并沒有講到這一內容.
例4x6是x8的( )條件.
A.充要 B.充分不必要
C.必要不充分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教學思路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多數中職生不明確什么情況下是(不)充分、(不)必要,經常發生混亂.為了幫助學生進行有條理的理性思考,引導學生按照“確定好:關注誰——主動推,判:(不)充分——被動推,判:(不)必要”的邏輯來推理,綜合明確:是什么條件.本題,關注:x<6——主動推x<6?x<8(成立):充分——被動推x<8?x<6(不成立.理由:7<8?7<6,7小于6是不對的):不必要——綜合知:x<6是x<8的充分不必要條件,選B.
培養感悟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除了引導學生養成一些科學、合理的邏輯推理、思維習慣以外,還會積極融入一些數字推理、邏輯推理小游戲等,切實幫助學生提高邏輯推理和思維能力.
例5 (1)下列各組角中,終邊相同的是( ).
教學分析通過借助動作——旋轉,角從0到360進行了有效擴張,順時針“旋轉”出了負角,而逆時針不斷地“旋轉”會得到370等更大的角,但無論如何,角會涉及兩個邊——始邊、終邊.對于始邊和終邊都相同的兩個角α、β,看起來有點抽象、不夠明了,這時不妨定住一個角α,接著用角α的終邊去“旋轉”,試著旋轉后發現:角α在旋轉的時候,必須一圈一圈地轉滿,終邊才和角α的終邊相同.接著,可以將這一情形進行抽象歸納:讓角α“轉圈圈”找到始、終邊相同的角β,轉一圈360(或2π).緊接著,解題:(1)390(逆時針轉1圈)+360,到750,知A項錯;-330(逆時針轉1圈)+360,30(逆時針轉1圈)+360,390(逆時針轉1圈)+360,到750,故選B.當然,對于C、D項,也可以按此方法進行核實.最后,解題:(逆時針轉1圈)+2π(即到易知A、B都不符合;(順時針轉1圈)-2π(即:到知C項符合,選C.
培養感悟中職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偏弱,但是他們的感性認識能力很足,對直觀、形象、有趣的事物很有興趣,為此筆者建議:教學不妨多考慮從具體的事物入手,逐步引入、帶入、深入,并幫助他們對抽象的事物進行數學表達、概括.比如:在講函數的單調性時,可以先引導學生看具體的圖形,對遞增、遞減有較具體、深刻地認識,后對增(減)函數進行抽象的數學詮釋.
例6 某招待所有200個床位,每床每天需10元洗護費,每天租金70元時,每天客滿,當日租金每增加1元時,則床位出租數會減少2個,問招待所將日租金定為多少時,每天盈利最高,最高盈利是多少?
讀題分析假定日租金為x元時,知:日租金提高了(x-70)元,又由“當日租金每增加1元時,則床位出租數會減少2個”,從而知:每天減少2(x-70)個出租床位,進而知:每天租出去200-2(x-70)個床位,即340-2x個床位.
建立模型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明確“每天盈利與日租金存在函數關系”,可以建立起數學模型來解答:y=x(340-2x)-200×10,x≥0.
求出答案通過配方、化簡的辦法,得
y=-2(x2-170x)-2000=-2(x-85)2-2[-(-85)2]-2000=-2(x-85)212450≤12450.
從而知:當x-85=0,即x=85時,y取到最大值12450.所以日租金定為85元時,每天最高可盈利是12450元.
培養感悟中職數學的學習一定要聯系生活、貼近實際、服務專業,能夠用數學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在很多時候,需借助構建數學模型,當然更多的是函數模型.筆者認為在中職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重視函數的應用教學,引導學生讀懂、弄通題意,尋找好函數的關系,建立好函數模型,然后進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