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戲教學法指的是在中學籃球教學過程中融入游戲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開展籃球訓練,有助于實現教學和游戲的有效融合,進一步保障教學目標得以完成。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初中體育籃球教學,通過應用游戲教學法發揮出游戲教學法的娛樂性和競爭性、教學性與自由性等眾多優勢,切實提高體育籃球教學質量與效率,有助于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探究游戲教學法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并提出具體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游戲教學法;初中體育;籃球教學
一、 引言
目前我國社會經濟逐步發展,科學技術與日俱新,人們也逐步加強了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僅重視學生的智力發展,也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中學體育教學是籃球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將游戲教學法應用于體育籃球教學之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研討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方法。
二、 游戲教學法特點
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有效應用游戲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的身體鍛煉和智力發展、體育學習有效融合,對于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進行創新,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同時促使學生的身心素質不斷提高,有助于實現體育運動目的。在開展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到游戲教學法的優勢,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流程,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內容,合理地選擇游戲教學方法,充分體現出體育游戲價值和功能。體育游戲具有競技性和綜合性、娛樂性與目標性等諸多特征,教師必須要根據這一情況合理的開展籃球教學引導,既要實現預期教學成果,也應當引導學生綜合素質逐步提高。
三、 籃球教學對于初中生發展的積極作用
(一)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過程中,籃球運動有著極為重要作用。籃球運動具有運動強度大、節奏較快等諸多特點,在整體運動過程中涉及跑跳投等各項運動,有助于鍛煉學生的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增強學生的身體靈敏度,有助于促使學生身體機能全方位發展。所以要想使學生具有健康的體魄,必須要進行籃球教學。
(二)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初中階段屬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階段,但是學生此時的心理也相對薄弱,由于面臨著沉重的學習壓力以及家人的期待,如果學生難以正確地釋放,導致學生的心理壓力會逐步增大,嚴重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初中體育籃球教學該項活動,能夠為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供平臺,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
(三)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初中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培養學生個性的重要階段,科學合理的籃球運動以及各項比賽,有助于發揮學生的潛能,塑造學生的個性。通過合理的籃球運動,能夠改善學生的精神面貌,使學生在激烈的對抗中培養學生的情緒控制能力,使學生以良好的心態更好地面對學習與生活中存在的各項問題。通過教師的合理引導,有助于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使學生的人格更加完善。
四、 體育游戲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安全性原則
安全是開展各項體育活動的重要前提,開展體育游戲教學應當盡可能地排除危險,此處指的危險主要是包括顯性危險和隱性危險,顯性危險指的是可以估量到的危險,隱性危險則只從表面上無法預測的危險,所以教師在開展體育游戲教學活動中,應當遵循以人為本原則,對于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應當避免其參加激烈的游戲活動,對于一些環境較差或者是有因素干擾的天氣,應當避免開展劇烈運動。
(二)合理性原則
合理性指的是在籃球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因材施教的設置教學內容,切記不要一味追求趣味性,卻導致學生的學習與教學要求相背離,否則一切的教學方法都會是空中樓閣。
(三)循序漸進原則
在籃球教學過程中應用體育游戲教學法能夠起到輔助作用,但是卻并不是以此為根本,教師應當預先設置好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切記不要本末倒置,應當結合不同年級以及學生的身體素質,合理地開展游戲教學活動。
五、 游戲教學法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一)在課前熱身環節融入游戲
教師在初中體育教學開始之前,就要引導學生進行熱身運動,由于熱身運動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身體上的舒展,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防止學生在劇烈運動當中出現肌肉損傷的狀況,所以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開展課前運動,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積極性。教師也要引導學生認識到課前運動的好處,并且激發學生的鍛煉主動意識,促進學生在籃球活動當中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教師也要在課前運動當中采取靈活性的游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運動學習技巧,提升學生的運動鍛煉積極性。例如教師在以往的課前運動教學當中經常會采用慢跑以及做操的運動方式,而學生長此以往很容易產生厭倦的心理,所以教師就過培養學生在游戲活動當中運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新鮮感和趣味性,讓學生在籃球鍛煉當中掌握一定的鍛煉技巧,防止學生的身心受到一定的損傷。
(二)通過游戲方式傳授籃球教學技能
在初中體育實驗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籃球運動技巧,并且提高學生在籃球鍛煉當中的鍛煉熱情,防止學生在籃球運動當中產生枯燥的心理。教師通過改變反復引導的教學策略,而是通過提升學生在游戲活動當中的熱情,使學生在籃球鍛煉當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籃球鍛煉主動性。教師也可以通過運用籃球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樹立籃球鍛煉的目標和學習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學生在鍛煉當中靈活性地掌握籃球運動的技巧。例如教師在投籃技巧的教學當中可以讓學生利用投籃比賽的方式掌握投籃的相關技巧,教師還可以利用采取花式投籃的相關技巧,提升學生在籃球技巧當中的學習主動性。
(三)合理選擇游戲方式,提升教學效果
教師在選擇游戲教學活動時,要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游戲化的教學創新。由于籃球教學與學生的興趣愛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實踐教學活動當中,要采取游戲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教師也要根據大部分學生的實際需求創新教學內容,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實際情況向出發,選擇合理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滿足自身的學習需求。教師也可以根據身心素質較差的學生來讓學生選擇運動量較少且對抗性較弱的游戲,利用運球和接球來升級游戲教學方案,從而提高學生的籃球掌握能力,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和籃球運動動力。教師也可以通過對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適當地采取運動量以及對抗,難度使學生能夠得到相應的訓練和提高,教師要因人而異采取游戲性教學方式,幫助每一個學生在籃球運動當中掌握一定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素養,提高學生的耐力和運動技巧。
(四)結束訓練環節,融入游戲教學
當學生在學習籃球鍛煉幾小時容易感受到身心疲憊,但是由于學生精神還比較亢奮,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當中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調整自身身心狀態的同時,掌握一定的籃球運動經驗和技巧。教師幫助學生整理好自身的身心素質,以便于幫助學生在接下來的課程學習當中發揮自身的身體素質。教師也可以利用游戲教學方法來緩解學生的身心,通過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讓學生在一些活動當中樹立科學的學習技巧,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播放舒緩的音樂引導學生利用輕松的舞蹈來緩解自身的緊張感和疲勞感。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隨著音樂來抖動自己的身體,能夠在輕松的緩解運動當中提高自身的身心素質。教師在游戲教學訓練時,要切實結合學生的實際精神狀態,培養學生的身體素養,幫助學生盡快地掌握好鍛煉技巧。
(五)借助游戲教學,提升學生籃球技能
由于初中生在籃球體育鍛煉當中的技巧是學習的重點,所以教師在初中體育實踐教學活動當中,要改變傳統枯燥的教學方式。由于很多教師都是讓學生不斷地重復相應的動作來提高自身的技能掌握能力,對于學生而言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的心理,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所以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鍛煉學習技巧,就要引導學生在籃球鍛煉當中樹立科學的學習思維。教師需要進行籃球鍛煉技能訓練時要采取游戲化的教學方法,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狀況,改變傳統枯燥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游戲過程當中掌握靈活的籃球技巧。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當中運用“繞s彎障礙游戲”,使學生能夠進行體前變相換手運球。教師還可以借助穿越呼啦圈的接力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當中感受到籃球技巧鍛煉的樂趣。
(六)結合學生不同狀況,設置體育游戲
由于初中生體育籃球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在游戲活動當中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教學的創新,所以教師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游戲教學。由于每一個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所以教師在籃球技巧教學引導當中,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開展教學引導工作,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和引導,通過掌握學生的基本狀況,在實踐教學活動當中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體育游戲的鍛煉和拓展。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籃球鍛煉興趣,在同一班級當中進行游戲活動的設置。教師根據學生對于籃球基本能力的掌握來開展游戲活動的設置,在游戲設置時要使游戲保證具有趣味性和靈活性,根據游戲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教師也可以在游戲教學當中利用靈活性的教學方法,采取異步教學方式,按照籃球基礎進行分層次教學引導,從而確保游戲教學的開展。
六、 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總結得出傳統的籃球教學方式枯燥乏味,教師只是引導學生開展機械式練習,學生難以有效掌握籃球技術動作,久而久之便會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失去學習熱情。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籃球教學,教師應當重視引入游戲教學方法,通過營造生動趣味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全身心地參與籃球活動之中,進一步保障體育教學目標的有序完成,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運動意識。
參考文獻:
[1]盛虎.游戲教學法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的應用分析[J].讀天下,2016(11):293.
[2]林健明.游戲教學法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的應用分析[J].體育時空,2016(15):113.
[3]陳泳亮.小班化體育教學課堂中有效實施小組合作的探究[J].體育師友,2017,38(5):15-16.
[4]陳哲夫.籃球游戲教學法對中學生學習效能的實驗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8(7):34-35.
作者簡介:
張碧野,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平襄鎮店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