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 魏鈺瑩
【摘 要】目的:調查了解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現況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為制訂出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知識培訓方案提供依據。方法:研究者于2019年4月-8月,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長沙市6所不同等級醫院208名康復醫學和脊柱外科護士為研究對象,自行設計護士一般人口學資料調查問卷和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問卷對208名康復醫學和脊柱外科護士進行調查,采用logistic回歸多因素分析影響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的主要因素。結果:208名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問卷中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問卷部分得分為10-26(18.50±4.27)分,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態度問卷部分得分12-23(15.27±3.70)分。logistic回歸多因素分析顯示:疼痛護理經驗、康復醫學和脊柱外科工作年限、醫院級別、是否參加過相關疼痛知識培訓是影響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水平的主要因素。結論: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水平偏低。管理者應完善和制訂出護士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知識培訓方案,加強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知識培訓,建立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護理流程與體系,從而提高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滿意度與生活質量。
【關鍵詞】護士;脊髓損傷;神經性疼痛;認知;態度
【中圖分類號】R2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1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SCI)主要是因意外事故引發,可導致肢體癱瘓、大小便功能障礙、疼痛、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受限等[1-2]。目前,國內外很多研究都主要致力于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神經運動功能,但疼痛是伴隨現有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而產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復雜結合的主觀感受,已經成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四大生命體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體征[3]。而脊髓損傷后有80%患者需要遭受疼痛的煎熬,其中1/3的患者自訴疼痛難以耐受,他們甚至愿意用性功能、大小便控制功能來換取免除疼痛效果,由此可見,脊髓損傷后的疼痛是影響患者康復進程與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4-5]。作為與病人接觸最多、最能了解病人疼痛的護士,是疼痛護理專業隊伍中不可缺少的成員,其護理工作狀況直接影響著疼痛護理的質量,護士應具有豐富的疼痛相關知識和積極的疼痛護理態度[6-7]。然而研究顯示,護士在臨床中對病人疼痛的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國內護士疼痛知識水平與國外護士相比嚴重不足[8]。基于此,研究者通過自行設計問卷調查了解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現況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為制訂護士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知識培訓方案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者于2019年4月-8月,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長沙市6所不同等級醫院208名康復醫學和脊柱外科護士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已獲得護士執業資格證并注冊者;②在康復醫學或脊柱外科臨床護理一線工作1年或以上者時間;③自愿參與本研究者。排除標準:①進修、輪轉科、助理護士;②病、事、產假、外出進修者。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護士一般人口學資料調查問卷:本研究采用研究者自行設計護士一般人口學資料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問卷包括:護士性別、年齡、學歷、所在醫院、用工性質、護理疼痛患者的經驗、康復醫學和脊柱外科工作年限、婚姻狀況、是否參加疼痛護理相關培訓等。(2)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問卷:借鑒國內學者童鶯歌翻譯并修訂的疼痛護理知識和態度調查[8]和國內學者[9]研究結果,結合脊髓損傷疾病特點與疼痛護理課程的教學大綱,與脊髓損傷疼痛患者及康復醫學和脊柱外科護士進行半結構訪談,咨詢臨床康復醫學、脊柱外科及疼痛科臨床專家意見,自行編制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問卷。問卷共包括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和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態度兩部分,其中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問卷部分由36個條目組成,其中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評估(10個條目)疼痛引起嚴重后果(8個條目),藥物鎮痛方法干預認知(12個條目),非藥物鎮痛方法管理認知(6個條目),每題答對記1分,總得分為0-36分,得分越高說明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越好。其中25-36分為護士認知良好,13-24分為認知一般,12分及以下為認知差;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護理態度問卷部分由6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Likert4級評分法,非常同意(4分),同意(3分),無所謂(3分),不同意(1分),總分為6-30分,分值越高,說明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護理態度越好。其中21-30為管理態度良好、11-20為管理態度一般、1-10分為管理態度差。該問卷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數為0.771,問卷各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457-0.655,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 資料收集 本次研究所有調查工作均由研究者本人獨立完成,調查前先征得6所醫院護理部同意與配合。由研究者逐一去6家醫院發放問卷進行調查,在問卷發放前詳細說明本研究的意義及目的,填寫要求。護士填寫完畢后,研究者當場回收問卷,并粗略檢查問卷填寫內有無漏答等情況,如有此類情況,則向研究對象當面溝通,確保問卷填寫有效性。本次研究共發放208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208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由雙人錄入雙人核對,采用SPSS 21.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的形式表示,計量資料用()表示,行t檢驗、F檢驗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問卷得分情況
208名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問卷中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問卷部分得分為10-26(18.50±4.27)分,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態度問卷部分得分12-23(15.27±3.70)分。
2.2 208名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問卷得分單因素分析
認知問卷部分得分:良好43例,占20.67%,一般50例,24.04%,差125例,占55.29%;態度問卷部分:良好42例,占20.19%,一般48例,23.08%,差118例,占56.73%,單因素分析
2.3 208名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問卷得分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本研究中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得分為因變量是計量資料,為相互獨立,且服從正態分布、方差齊性,為控制混雜因素影響,將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疼痛護理經驗、康復醫學和脊柱外科工作年限、醫院級別、是否參加過相關疼痛知識培訓及學歷因素5個因素納入方程,采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得出疼痛護理經驗、康復醫學和脊柱外科工作年限、醫院級別、是否參加過相關疼痛知識培訓是影響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得分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
3 討論
3.1 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現況分析 本調查分析的結果顯示:208名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問卷中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問卷部分得分為10-26(18.50±4.27)分,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態度問卷部分得分12-23(15.27±3.70)分。其中認知問卷部分得分:良好43例,占20.67%,一般50例,24.04%,差125例,占55.29%;態度問卷部分:良好42例,占20.19%,一般48例,23.08%,差118例,占56.73%,說明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水平偏低,有待進一步提高。由于本研究選擇的是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相關知識與管理態度的評估,專業性比較強,部分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只注重其神經功能的恢復與基本生活自理情況,對患者神經性疼痛關注不多,導致總體得分不高,處于中下水平。疼痛評估是疼痛有效管理的第一步,美國疼痛專家就指出:“假如我們不會評估疼痛,就不會治療疼痛”[10],由此可見正確對疼痛程度評估的重要性。雖然認知問卷部分中疼痛評估得分最高,但得分情況仍不理想。而態度問卷得分低,估計跟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專業性強,部分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不了解,護士不重視疼痛護理,面對患者的疼痛不知所措有關。故醫療機構在制定疼痛培訓方案的時候,要考慮與疾病相結合進行培訓,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認知度與護理執行能力。
3.2 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影響因素分析 logistic回歸多因素分析顯示:疼痛護理經驗、康復醫學和脊柱外科工作年限、醫院級別、是否參加過相關疼痛知識培訓是影響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
3.2.1 疼痛護理經驗與康復醫學和脊柱外科工作年限因素 研究結果顯示:康復醫學和脊柱外科工作年限越長、有疼痛護理經驗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水平越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表明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水平與護士在康復醫學和脊柱外科工作年限、疼痛護理經驗有關,工作年限越長、有疼痛護理經驗的護士,其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水平越高。可能跟疼痛護理已成為臨床工作中十分重要或必需的內容,護士普遍具有積極處置及護理疼痛患者的經驗,隨著年齡和工作年限的增長,也會有更多的疼痛護理經歷,疼痛護理知識也會更加豐富[11]有關。
3.2.2 醫院級別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醫院級別越高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水平越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醫院級別越高,脊髓損傷患者越多,護士接觸脊髓損傷患者機會越多,患者對護士訴求也越多,護士引起注意,為滿足患者需求,主動去關注這方面的知識,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度就越高,而且在日常臨床護理工作中積累經驗,從而提高了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水平;另外,醫院級別越高,其學術科研氣氛更濃厚,醫院管理者也更注重相關方面的培訓,從而提高了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水平有關。
3.2.3 是否參加疼痛相關培訓 研究結果顯示:參加了疼痛相關培訓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水平明顯高于未參加過培訓護士,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故醫療機構應重視并加強護士疼痛相關知識培訓,護理院校應逐漸完善關于疼痛課程的配制,只有通過參加繼續教育、專題培訓等才能獲得疼痛相關知識,參加過疼痛相關內容培訓護士,能從培訓中獲取最正規、全面的知識,并將運用到臨床工作中去,從而提高護士對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認知與態度水平。
參考文獻
李妍,南逸平,張婧珺,等.康復期脊髓損傷照顧者護理負擔與生活質量的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4,29(20):78-81.
吳丹,鄧佩琳,張少軍,等.社區居住脊髓損傷患者慢性疼痛的4年回顧性研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9,25(6):657-660.
趙繼軍,崔靜.護士在疼痛護理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4):383 384.
張 磊,賀石生.脊髓損傷后疼痛評估系統的使用及選擇比較[J].中國康復醫學,2014,29(4):359-362.
楊 榮.脊髓損傷患者神經性疼痛的觀察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護士,2018,25(25):68-70.
虞立,黃小華,陳瑜,等.護士指導的早期鎮靜鎮痛管理對機械通氣患者譫妄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18,20( 1) : 163-165.
成慧,潘芳.右美托咪定對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譫妄的影響[J].中國醫藥,2017,12( 8) : 1231-1234.
童鶯歌,葉志宏.《疼痛護理知識和態度的調查》問卷的漢化及應用測試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1):66-68.
李琳,許樂,顏超,等.燒傷專科醫護人員疼痛護理知識、態度和行為問卷的研制[J]. 護理學雜志,2015,24(30):23-26.
蘇清彬,羅小平,舒惠萍.中山市PACU護士疼痛知識和態度調查[J].當代護士,2019,26(2):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