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給娜·莫亥臺 張紅
【摘 要】目的:對于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接受綜合康復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接診的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88例開展分析,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對所選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加以分組,給予其中44例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傳統護理干預,作為對照組,給予剩余44例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綜合康復護理干預,作為研究組,對比兩組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接受不同護理干預方案之后的護理效果。結果:兩組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接受各自護理干預方案之后的臨床總體有效率對比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結論:臨床中針對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為其開展綜合康復護理干預效果明顯,可以良好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加快身體恢復速度,應該給予大力的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傳統護理干預;綜合康復護理干預;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74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2
吞咽功能障礙在帕金森病、腦卒中以及腦外傷患者中的發病幾率在20%到40%之間,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甚至會引發患者死亡。最近幾年以來,大部分醫護工作人員在臨床中應用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可以獲得預期臨床治療效果,獲得了臨床醫生與患者的高度認可[1]。本文選取我院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接診的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88例開展分析,對于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接受綜合康復護理干預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接診的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88例開展分析,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對所選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加以分組,給予其中44例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傳統護理干預,作為對照組,給予剩余44例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綜合康復護理干預,作為研究組;對照組44例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5例,最小年齡20歲,最大年齡61歲,平均39.4±2.7歲,患者平均病程時間為28.4±2.8天;研究組44例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4例,最小年齡22歲,最大年齡64歲,平均38.4±2.6歲,患者平均病程時間為27.4±2.7天;兩組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臨床資料比較不具備顯著差異,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44例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傳統護理干預措施:為患者提供擴張血管藥物以及抗感染藥物進行治療,同時配合止血以及降低血粘度等相關對癥處理,保持患者所在病房的安靜整潔,按時查房,嚴格觀察患者病情改變情況[2]。
給予研究組44例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綜合康復護理干預:護理工作人員依照患者的具體病情和治療情況,制定康復護理內容,其中包含咽部冷刺激、吞咽功能訓練以及發聲訓練等,同時指導患者接受舌部運動訓練以及發音肌群訓練;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為其提供低頻電刺激治療,放置電極到患者頸部中線兩側部位,護理人員對刺激電流以及寬波加以調整,每天治療1次;護理工作人員給予患者攝食訓練,其中包含間接訓練以及直接訓練,其中間接訓練選取長棉棒蘸取水或是酸辣液體,對患者的舌根、軟腭以及腭弓加以刺激,誘發吞咽動作、作嘔反應以及咳嗽等,無需食物,僅開展針對性功能障礙訓練,直接訓練指的是護理工作人員協助患者通過食物配合實物形態以及體位等補償措施開展訓練[3]。
1.3 評價標準
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接受護理干預措施之后,可以正常飲水,身體各項指標恢復到正常范圍之內,吞咽功能恢復正常,代表治愈。
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接受護理干預措施之后,吞咽功能測評結果顯示升高2級以上,代表有效。
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接受護理干預措施之后,吞咽功能沒有任何改善,或是病情產生惡化,代表無效[4]。
1.4 統計學計算
本研究所得數據結果通過SPSS 16.0軟件加以處理,各項計量資料全部利用“”表示。統計處理通過x2與t檢驗。以P<0.05為差異代表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接受各自護理干預方案之后的臨床總體有效率對比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綜合康復護理干預指的是通過康復訓練以及康復護理兩方面著手,使患者獲得臨床預期治療效果,并且顯著提高患者預后,改善患者飲食情況、語言功能、心理表現以及自行運動情況,從整體上提升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生活質量[5]。通過本文對比研究資料可見,兩組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接受各自護理干預方案之后的臨床總體有效率對比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
綜上所述,對于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開展綜合康復護理干預效果明顯,可以獲得預期治療效果,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張金利,安德連.吞咽專科護士在腦損傷吞咽障礙病人吞咽攝食質量管理中的作用[J].全科護理,2019,17(28):3515-3518.
李艷,劉玲玉,張維娜,伏玉,范俐.分級食物制度和病房延續管理改善腦損傷后吞咽功能的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9):180-182.
宋燕燕,方芳,蔣萌燁.感覺統合訓練輔助治療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患兒效果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8,30(20):99-100.
田閃,胡瑞萍,張備,劉罡,陳穎,謝鴻宇,李丹丹,朱玉連,吳毅.吞咽綜合訓練對腦損傷后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療效觀察[J].復旦學報(醫學版),2018,45(05):671-675.
田閃,徐邵紅,胡瑞萍,姜從玉,吳軍發,沈夏鋒,李丹丹,朱玉連,路微波,吳毅.認知功能訓練對腦損傷后吞咽功能障礙并發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程度的影響[J].上海醫藥,2017,38(13):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