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李雪梅 胡中杰
【摘 要】在公共健康教育的實際工作中,任何一種理論都不可能適用于所有情況,任何一個模式都不可能完成一個健康教育項目。因此,健康教育工作者應針對不同的健康問題、不同的對象人群、不同的行為危險因素、不同的背景條件,采取多樣化的健康教育模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公共健康教育服務取得最佳效果。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的“康樂家園”就是針對慢性肝病患者建立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
【關鍵詞】慢性肝病;健康教育;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R5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3-09--01
1 概述
康樂家園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為慢性肝病患者提供的一種集預防、醫療、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公益性醫療服務新模式,為慢性肝病患者提供標準、規范、長期、動態的家庭式健康服務公益項目,該管理體系以關注肝病患者健康為宗旨、以醫患網絡互聯為紐帶、以標準化慢病隨訪檔案管理為平臺、以專業責任制醫療小組為單元、以規范化診療服務和科學化隊列隨訪為基礎、以防、治、保、康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管理體系。
康樂家園通過慢病隨訪服務管理體系為患者建立慢病隨訪管理檔案,定期為慢病患者進行標準化病情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將患者納入不同隨訪隊列,所有患者診療均由責任制醫療小組負責,通過網絡互聯模式管理。每6個月隨訪1次,為慢病患者提供病情監測的詳細報告、用藥的規范化指導和健康的科學化建議。
2 康樂家園——慢性肝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
康樂家園以會員制管理模式運行,入會會員可以建立個人健康檔案,醫院為其提供家庭醫生責任制醫療小組隨訪服務;免費獲取標準化防、治、保、康一體式診療方案;隨時獲得咨詢服務;獲邀參加定期舉辦的“康樂家園”健康知識講座;獲取肝病防治最新健康資訊。
康樂家園由工作領導小組、專家指導委員會、醫務處、護理部、科技處、生物醫學信息中心及各責任制醫療小組共同構建。各責任制醫療小組在隨訪中、網絡查房時注意觀察患者的健康問題;負責針對不同的患者群體、不同的疾病發展進程、不同的健康咨詢問題等選擇適宜的健康教育專題,開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務;采取宣傳欄、宣傳資料等書面形式,將教育內容傳達給患者;制作宣傳彩頁并定期更新;充分利用新媒體、電視專欄、電臺廣播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定期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傳播防病及保健知識;針對具有同類健康問題的群體集中開展保健、康復等健康教育;開展個性化健康教育的方法,針對特殊患者及其家屬開展疾病知識講解,自我監測防控以及家庭照護注意事項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內容具有實時性,根據不同季節,不同需求,進行及時更新;定期征求慢性肝病患者及其家屬對健康教育活動及內容的意見或建議;定期進行慢性肝病患者的健康知識的知曉度調查,以指導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進行。
康樂家園嚴格執行健康教育信息通報制度,每半年由生物醫學信息中心將慢性肝病患者隨訪的健康教育情況匯總,每半年由醫務處對慢性肝病患者隨訪的健康教育工作進行評價,總結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優點與不足,提出有效的改進意見。
康樂家園以慢性肝病患者健康為宗旨、以醫患網絡互聯為紐帶、以標準化慢病隨訪檔案管理為平臺、以專業責任制醫療小組為單元、以規范化診療服務和科學化隊列隨訪為基礎,建立成為防、治、保、康為一體的綜合性、公益性的健康教育服務管理體系。自2011年成立以來,共招募會員2萬余人次,及時與會員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共計開展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大講堂800余場次;發放多種健康教育宣傳材料十萬余份;開展個性化健康教育1萬余人次;錄制新媒體、廣播、電視等健康教育宣傳片60余部。
3 總結
康樂家園以其特色的健康教育服務得到廣大慢性肝病患者的認可與好評,它可以簡便、快捷的幫助患者進行病歷信息的收集和保存;準確、客觀的幫助會員對疾病進行風險評估;高效、靈活的幫助會員進行病歷信息的管理與分析;科學、直觀的幫助會員進行人群隊列分組;醫生為會員制定專屬的診療方案,并提供隨診提醒服務,確保會員及時進行相關檢查,完善個人健康檔案,為后續診療提供準確的信息;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務,特別是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服務。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康樂家園——慢性肝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依托于醫院的醫療專業平臺、優秀的專家團隊、特定的服務對象,采取 SCOPE模式,將健康教育的實施工作歸納、總結為以下5個主要環節:制定健康教育的時間表、有效把控健康教育的質量、建立專門的健康教育組織機構、配備和培訓健康教育工作人員、配備和購置健康教育所需設備物件,有效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同時,結合PRECEDE- PROCEED模式,緊緊圍繞《“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建立醫院健康教育體系——門急診、慢病管理中心、教育處、康樂家園、愛心家園,動員多部門積極參與、加強多部門協調合作,幫助目標人群改變他們不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在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嚴格強調健康教育質量的監控,重視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的監測評估,有效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健康教育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確保健康教育干預活動的質量。
參考文獻
陳君石,黃建始.健康管理師[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7:12.
陳紅宇,倪利蓉,劉桃英,金麗梅. 醫院健康教育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實施[J]. 中華護理雜志,2005,(12):920-922.
陳先波.基于信息技術的健康管理模型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 2012,6(4):21-23..
董冬. 中國健康管理模式研究[J]. 科學之友(B版),2007,(11):73-74.
郭清.公眾健康管理及實施[J]. 中國科學院院刊,2009,24(06):631-636.
郝璐.大型綜合性醫院的健康管理信息服務模式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院,2014.
李江,陶沙,李明,傅華,王克安,田傳勝,王隴德. 健康管理的現狀與發展策略[J]. 中國工程科學,2017,19(02):8-15.
馬驍.健康教育學 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09.
尹純禮,吳靜雅,鄒佳彤,呂軍,孫梅.中美國家健康戰略比較分析及啟示[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7,10(05):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