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藝
摘 要: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對我國當前高職院校智能制造專業群的實訓教學提出全新要求。結合專業群教學現狀,深度分析,找到重構實訓教學體系的主要方向,理清思路,才能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使我國制造行業發展。
關鍵詞:中國制造2025 高職院校 智能制造 實訓教學
Research o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ractical Training and Teaching System of th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 Group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Made in China 2025
He Junyi
Abstract: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Made in China 2025, new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training and teaching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 group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Combining the status quo of professional group teaching and in-depth analysis, and finding out the main direction of restructuring the training teaching system, and clarifying the ideas, can w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 words:Made in China 2025,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practical training
1 引言
當前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國制造2025自提出之后,使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和世界制造產業方向相協調,并有助于提高我國制造業水平和實力。高職院校為制造業人才的培養基地。結合此背景,從高職院校智能制造專業群的實訓教學情況出發,探索出重構實訓體系的價值和思路。
2 智能制造專業群實訓教學體系的重構價值
2.1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在中國制造2025提出之后,我國的高職院校中,智能制造專業群教學體系走向改革與發展道路。當前,部分高職院校加大投資力度引進教學設施,配備教學硬件、軟件等。然而,在實訓教學當中,未能充分發揮上述教學資源價值,挖掘教學設施的使用潛力。因此,從中國制造2025背景出發,對于智能制造專業群相關專業實訓體系加以改革,為高職院校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切實需求。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智能制造專業群相關專業實訓設備、師資等也得到快速發展,加速了現代制造行業的發展,各類新型設備的出現,對于人才能力要求不斷提高。立足此背景,重構高職院校智能制造專業群的實訓體系,能夠提高高職院校的人才素質[1]。
2.2 符合企業對人才需求
制造行業迅速發展,智能制造設備制造流程逐漸普及,以往部分精密儀器當前也較為常見。企業能夠靈活采購并使用各類精密儀器,操作過程對于人才能力要求較高。高職院校的智能制造專業群群內專業,搭建實訓體系,以培養人才實踐能力。實訓體系的重構,能夠在明確的培訓目標之下,為學生設計實訓內容,突出重點,提高人才綜合能力,符合當前企業對于人才素質和能力的要求。
3 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智能制造專業群實訓教學體系重構和提升路徑
3.1 明確目標,理清思路
3.1.1 實訓目標
高職院校的智能制造專業群,在實訓體系的重構之下,能夠加速前實訓體系不斷完善,以提升專業理論以及實訓內容之間融合度,高效利用教學設備,提高實訓質量。在教學目標的確認方面,需要重點關注如下幾方面:
第一,實訓內容融合制造、裝配以及開發整個過程,結合各項目實際情況,利用虛擬制造,完成信息、功能等集成,進而實現融合裝配、制造等為一體。通過此類實訓內容,能夠讓學生模擬制造、裝配等生產環節涉及的建模以及管理,讓其熟悉智能制造環節,對于人、物等資源的高效配置方法,使學生能參與制造產品整個流程,提高人才綜合實力。
第二,實訓體系還需具備閉環制造以及裝備方法這一模式,保證實訓項目開展過程,能讓學生實踐虛擬產品、仿真裝配等技能,并參與培訓項目的開發當中。結合虛擬制造各階段學習要求,完成制造、裝配各項訓練。在產品生產整個周期,進行仿真與模擬。按照課程需求,學生掌握模擬設計、優化設計等工藝。實訓項目處于虛擬環境當中實施,設計產品過程同樣以虛擬形式呈現,不但能夠減少教學時長,而且還能節約部分教學成本,讓學生切實體會制造、裝備等階段存在的實際問題,積累實訓經驗。此外,通過實訓項目,還可讓學生對比方案存在的優劣之處,對于其實踐能力的提升有重要幫助。
第三,實訓過程,需要將學生知識、技能等培養為重點。開發實訓項目時,要考慮專業理論、實訓內容之間區別,對于智能制造以及裝配不同階段分別制定學習目標。通過實訓,讓學生掌握制造過程的規劃方法,并且高效配置各類資源,提高其實踐技能。
3.1.2 實訓思路
將高等職業院校當中智能制造專業群學生作為服務對象,結合專業特色,展開實訓項目改革,重點將教學體系作為改革重點,實現教學內容的重構,不斷提高實訓質量。可吸取國外同類教育經驗,結合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實際情況,加以改革。轉變以往實訓教育觀念,對高職院校智能制造專業群人數、設備數量、班級設置等方面展開分析,重視人才質量、師資隊伍水平以及實訓體系完善性等方面,以此為實訓改革總體目標。從細節處入手,保證改革具備理論依據,實訓過程具備高度可操作性。
3.2 實訓體系重構與提升
3.2.1 體系重構
智能制造專業群重構實訓體系主要應突出兩方面內容:第一,實訓教學、理論教學內容之間的重構。在實訓計劃制定過程,需要將理論、實踐等內容相互關聯。這一要求對于師資缺乏導致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割裂問題能夠起到改善作用。由于當前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不斷壯大,因此,實訓教學體系與理論教學之間的融合與重構,能夠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第二,保證各個實訓項目之間的重構,智能制造不同實訓內容之間存在關聯。因此,可從實訓內容特點以及其各項目之間的在聯系入手,合理設計,高效利用實訓設備,提高實訓教學效果。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智能制造理論和實訓之間的重構側重于專業課程改革,而各個實訓項目間重構,主要傾向于智能制造業基礎課程,包括“車、銑、刨、鉗、磨”等內容[2]。
3.2.2 體系提升
智能制造專業群實訓體系提升需要以學生現有實訓基礎為出發點,通過實訓項目,提高其綜合能力,滿足人才能力發展需求。當前,工業發展迅速,需要高校在制造類人才培養期間,轉變培養方式,利用實訓項目,提高人才綜合素養。
3.3 完善重構流程
3.3.1 基礎內容實訓
基礎內容的實訓當中,需要利用各類實訓設備,要求學生具備特定技術基礎,只有達到特定操作數量,才能熟練掌握制造環節鉗、焊、銑等普通操作流程。保證實訓設備、參與人數之間比例為1:1,將此作為一類實訓。同時,針對基礎實訓項目當中,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像磨床和刨床等操作,學生上手較為容易,因此,在設備配置,可按照5:1完成,將此作為二類實訓。結合項目難度,完成體系重構,將上述學習內容相互融合,每周所有學生均需展開一類實訓內容,與此同時,輪換1/5的學生參與二類實訓,以5天為一個實訓周期,保證實訓過程操作性。
3.3.2 專業內容實訓
由于專業實踐存在難度較高,對于學生參與實訓過程要求嚴格,并且各類實訓設備相對昂貴,因此,為重構實訓體系的要點部分。比如:在數控專業當中,車床操作、實訓編程等內容為實訓要點,故此,需要找出二者融合之路,以提高實訓成效,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通過實訓體系重構,將車床操作以及實訓編程相互融合,設計模擬實訓軟件,將此作為三類實訓,保證學生、設備之間比例為1:1。在數控加工、數控銑和數控車等實訓方面,可按照設備學生比例為3:1配置,將此作為四類實訓。所有學生均需參與三類實訓項目,之后以輪換或者穿插等形式,每次選取1/3學生參與四類實訓內容[3]。
上述實訓內容的改革,能夠解決以往同類實訓內容存在的弊端,如:部分學生實踐操作時,其他人圍觀,實訓課堂秩序混亂;部分學生動手實踐機會多,部分學生參與實踐機會少等問題。同時,重構實訓體系還能確保對實訓設備的最大化利用,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動手實訓過程,培養其實踐能力。
3.3.3 特種項目實訓
特種內容的實訓主要指日常生活當中應用情況較少,但是實訓內容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此類實訓內容需要使用昂貴的設備。以機械制造為例,需要學生掌握焊接技術,由于所有機械制造、裝配等均需使用到此技術,但是,部分學校難以提供焊接機器人之類的融合先進焊接技術的設備。通過將實訓體系加以重構,將實訓理論和實訓內容相互融合。在基礎內容教學過程,融合各類前沿技術。還可針對特種設備,單獨開設一門課程,重點講解設備工作原理、操作注意事項、設備功能演示等內容。通過這種實訓方式,能夠因地制宜,高效利用設備,提高教學資源利用效率。
4 結語
總之,在中國制造2025的背景之下,為我國高職院校的智能制造專業群教育提出全新要求,并且為教育指明方向。在實訓體系的改革過程,需要制定明確的目標,理清教學思路,完善實訓體系的重構,保證實踐流程之間的銜接性,循序漸進培養人才實踐能力。
基金項目:2018-2019年度湖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學會科研規劃立項課題“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高職院校智能制造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研究(課題編號:XH2018043)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沈言錦.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智能制造類專業實訓教學體系重構與提升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7):130-131.
[2]范崇源,顏浦鈺,張哲.智能制造背景下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30):234-236.
[3]劉旭東,卜祥濤.“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智能控制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5):82-83.
[4]黃忠仕,梁東確.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職機械專業實訓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觀察,2019,8(2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