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深入,醫院管理既要注重社會效益的提升,又要做好自身經濟效益的管理,實現醫院改革與發展。因此,醫院各項活動都要圍繞財務管理有序開展,注重提升財務管理質量,實現財務管理創新。在大數據時代,許多醫院對財務管理創新的認識不足,財務工作者的管理觀念沒有轉變,自身業務能力無法跟上大數據時代的發展,不能滿足財務管理的要求,影響醫院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分析大數據時代醫院財務管理的現狀,針對大數據時代的特點,對醫院財務管理創新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 大數據時代 醫院管理 財務管理創新 探討
財務狀況是醫院管理運行情況的綜合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醫院財務收支執行效益,體現醫院管理效率。然而,在新醫改下,醫院不僅需要重視自身的發展,也要產生更多的社會效益,促進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結合,這就要求醫院重視大數據的應用,改變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實現財務管理創新,保證新醫改下醫院發展的現實需要。醫院應運用現代信息化管理技術,整合醫院的人財物資源,為自身長遠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深入實施新醫改,為居民健康提供醫療保障。
在新醫改背景下,隨著不同的經濟體加入醫療服務行列,醫院面對的形勢十分嚴峻。在傳統的醫院財務管理中,財務管理注重會計核算,重視事后監督,對大數據的應用極少,其職能作用比較有限。面對大數時代的競爭形勢,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管理要求,因此,實現財務管理創新對推動醫院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大數據時代醫院財務管理現狀分析
在大數據時代,財務工作為醫院管理提供有效支持,醫院發展必須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保障各項業務有序運行,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財務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然而,許多醫院沒有重視大數據在醫院的應用,從而給醫院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在現階段的醫院財務管理中,表現出如下不足:
(一)醫院財務管理體系不健全,財務監管缺位
財務管理內容比較廣泛,對醫院而言,財務涉及的范圍很廣,就財務收支而言就包括許多內容,收入方面包括掛號收入、藥品收入、住院收入及其他服務收入等,根據不同的收入科目有更多的明細項目,每一項代表不同的內容和含義,對應的支出方向更為廣泛,僅工資性支出就包括業務部門醫生的工資、行政管理部門的工資等,在分配體系與管理模式上有很大的區別。這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有的醫院財務管理薄弱,管理體系存在很大的漏洞,財務監管沒有實現全覆蓋。比如在醫療資產的使用管理上存在漏洞,沒有構建完整的監管體系,造成監督缺位,存在違規使用問題,導致收入流失。在一些科室中對醫用品的管理不嚴,存在外流與使用浪費現象。有的醫院運營成本較高,影響醫院的效益提升。
(二)醫院預算管理控制不嚴,財務管理效率不高
如今,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推進,醫院競爭更加激烈,各個醫院不斷推出全新的服務模式,不斷滿足社會公眾的健康需求。然而,許多醫院沒有做好內部控制、配套相關業務,導致服務效率不高,財務管理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揮。一是沒要增加對新支付模式的運用。如今的微信、支付寶等進入日常支付領域,方便了群眾生活,而有的醫院在支付方式方面沒有做好對接、開通相關功能滿足患者就醫需求。同時,通過收取現金和轉賬,增加了服務收費窗口,增加了人工成本,并增加了現金繳存及對賬交接工作量,導致財務管理效率不高。二是沒有編制科學的財務預算并嚴格執行預算管理。財務預算是醫院收支活動的重要依據,可以為醫院發展提供保證。然而,許多醫院對財務預算工作不重視,沒有根據業務運行情況做好財務預算,對財務工作缺少有效控制,有的科室無法達到收入目標,有的科室費用增長較快,醫院的整體效率較低。三是投資管理缺乏計劃,沒有做好財務控制。有的醫院沒有根據自身的財務狀況進行投資預算管理,也沒有進行市場調研,認為某個醫療設備可以為醫院創造收益,于是倉促購置,有的醫院甚至借款購置,實際運行情況不能達到預期目標,導致債務高筑,影響醫院運行。
(三)大數據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應用不足,資源整合力度小
在大數據時代,需要財務部門從事后走向臺前,為醫院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然而,許多醫院對大數據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不足,沒有實現財務管理創新,仍然應用落后的財務管理模式,在財務使用中只運用系統記賬替代人工記賬模式,而沒有通過大數據做好醫院財務數據整合、應用數據信息為醫院決策管理提供更多服務,特別是沒有加強對醫院資源的整合與引導、促進醫院綜合效率提升。比如通過數據分析,整合醫院人力資源、醫療資源,調整時間安排,從而提高醫院的整體價值。這主要是由于醫院對大數據的應用面窄,同時,醫院缺乏綜合型人才,導致大數據運用不足。一方面,醫護管理者對系統的應用不熟悉,醫護工作者熟悉醫療技術,而財務管理意識薄弱;另一方面,財務工作者財務專業能力強,而對醫護設備及管理體系的運用缺乏充分認識,這就導致大量的數據信息無法得到有效處理,從而阻礙了醫院管理高效進行。
二、大數據時代醫院財務管理創新的有效措施
(一)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加強醫院財務監管
在大數據時代,財務管理的作用更加明顯,因此,必須構建完善的醫院財務管理體系,加強財務監督。一是成立醫院財務管理領導小組,劃分各部門的管理責任,使責任體系更加規范。二是針對各科室職能,規范財務管理體系,改進財務監管方式,由事后監督向事前轉移,明確財務管理目標,使各方責任得到落實。三是擴大財務監管覆蓋面,將財務收支、后勤服務、資產管理等涉及財務領域的管理內容全面納入監督范圍,由財務部門統一管理,組成內審部門加強審計監督,形成全方位的財務監控體系,促進財務綜合效率提升。醫院要規范績效管理,在工資核算、成本控制中要嚴格把關,做好統籌規劃,實現財務管理模式創新,推進醫院長遠發展。
(二)確定醫院財務收支目標,加強財務預算管理
面對嚴峻的競爭形勢,醫院必須根據自身業務運行情況及資源條件,科學制定財務規劃,加強財務預算管理,確保財務收支目標的實現。一是根據業務發展規劃,制定醫院財務目標,并將目標分解到各業務部門、科室,為此,需要充分分析歷史數據信息,保證目標完成的可行性,要在做好收入預計的同時,對科室費用支出做好預算,加強支出成本控制,減少非正常支出,壓縮運營成本,提高財務運營效益。二是加強對先進支付方式的運用,減少人工成本。在服務體系中,盡量采用先進的結算方式,保證業務運行與財務對接,在為患者提供方便的同時,盡量減少人工運營成本,促進醫院整體效益的增長。三是加強投資項目管理,對投資項目要先考察,做好市場調研,進行內審評估,確保好資金來源,評審投資風險,再制定投資決策,防止投資風險發生。
(三)擴大大數據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范圍,提高資源整合效益
在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信息化管理得到了加強,然而大數據的應用范圍尚待擴展,需要加大財務信息化應用力度,擴大醫院信息共享的范圍,有效對接業務科室、行政部門與財務管理體系,構建綜合性大數據共享平臺,保證醫院內部信息使用的需要,從而促進內部資源有效整合,實現資源最大價值。為此,需要加強大數據業務培訓,使醫護工作者與財務工作者學會操作,熟悉大數據的使用,通過對大數據的整理分析,促進財務管理模式創新,提高醫院的資源整合實力,促進醫院內部服務質量及管理能力提升。
三、結語
在大數據時代,必須構建全新的財務管理體系,促進大數據在醫院管理中的有效應用,這樣有利于整合醫院核心資源,加強財務監管,促進醫院管理水平提升,為醫院長遠發展提供保障。
(作者單位為日照心臟病醫院)
[作者簡介:彭中仁(1986—),男,山東臨清人,本科,中級會計職稱,主要研究方向:會計,財務管理。]
參考文獻
[1] 陳青.淺談大數據視角下醫院財務管理創新[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24):67-68.
[2] 王惠麗.創新醫院財務管理提升醫院管理水平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8(22):91.
[3] 楊穎.新醫療體制下醫院財務管理的改進與創新[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11):114-115.
[4] 章睿.醫院財務管理創新發展——醫改視角下財務管理精細化問題淺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1):19-20.
[5] 唐晨.現代醫院財務管理的創新思路[J].經貿實踐,2016(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