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辦高職以為國家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為己任,然后受社會快速發展的影響,我院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面臨“幼兒跨文化”教育教學意識缺乏的困境。為了拓展學生的就業領域,務必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跨文化”教育教學實踐應用能力。本文就如何有效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跨文化”教育教學意識進行探討,試圖在更深的層面上引導學生開展幼兒教學活動,旨在更好的促進學生日后的職業發展。
【關鍵詞】民辦高職;學前教育;幼兒跨文化
“幼兒跨文化”教育教學意識提出的背景和意義
“跨文化意識”是漢維(Hanvey,1979)提出的概念,指理解和承認人類具有各自創造其獨特文化的基本能力,不同民族的文化,人們的觀念和行為存在差異。
幼兒作為社會成員,應該逐步了解各民族國家的文化和歷史,應該具備初步的跨文化意識?!?-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社會領域指出:引導幼兒學習用平等、接納和尊重的態度對待差異。如:利用民間游戲、傳統節日等,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主要民族和世界其它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幫助幼兒感知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理解人們之間是平等的,應該互相尊重,友好相處。這就要求幼師在幼兒教育教學中對幼兒有意識的進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民辦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是幼兒教師的部分來源,該群體的質量直接決定幼兒教育的高度,培養其“幼兒跨文化意識”教育教學能力,對于幼兒感知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差異意義重大。
我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跨文化”教育教學意識現狀
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學前教育專業自2018年創辦以來,主要培養與國際接軌、符合最新學前教育發展趨勢的學生。然而學生在“幼兒跨文化意識”領域還未能達到既定目標。筆者在2020年11月通過對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19級學前教育專業7個班的學生進行調查,發現89%的學生對跨文化完全沒有概念,少數學生通過將近一年的大學英語學習,大概知曉什么是跨文化。96%的學生認為英語學習和掌握跨文化知識對日后的幼兒教學非常重要,但由于學習能力低下,不知道該如何學習??傮w來說,我院學前教育專業的大部分學生有相對明確的學習目標,認為好好學習對今后就業或者繼續學習很有用,但未能付諸行動,自我約束能力較弱,當老師的課堂教學內容稍顯無趣時,大多數學生不能有效的投入到學習中去。由于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自覺性不強,課余時間很少有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學生的自我意識突出,大多數學生把學習上的困難歸因于學習環境不好、課程設置不合理等,而不從自身找原因。另外,缺乏良好的“幼兒跨文化”教學機制,雖然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了“幼兒英語”課程,但從教學目標發現這門課只解決了語言問題,絲毫未涉及語言背后的文化,語言與文化從來都是不可分割的。
針對上述情況,結合當下社會對幼教的基本素養提出的要求,我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跨文化”教育教學意識培養勢在必行。
民辦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跨文化”教育教學意識培養策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共同為幼兒發展創造良好教育條件。結合我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特點以及適合幼兒的教育活動,本文將從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理論和實踐方面與家庭、社區、幼兒園進行有機融合,培養其“幼兒跨文化”教育教學意識。
一、調整課程設置
課程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我院學前教育專業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課程應該把跨文化納入課程體系。陳鶴琴先生在《幼稚園的課程》中提出課程應該是民族的,應適合兒童身心發展,應培養兒童五愛、國民公德和團結、勇敢等優良品質,應陶冶兒童性情,培養兒童情感。張宗麟在《幼稚園的社會》中指出社會化課程包含日常禮儀、節假日和紀念日活動等。以上這些觀點對于學前教育課程改革有很多啟示,合理科學的課程設置才能使培養出優秀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使其在走上工作崗位后滿足幼教行業的需求
二、開設跨文化系列講座
《北大講座》叢書封底:“講座是北大最別致的一道校園風景。講座如果在大學里消失,校園文化便會成為戈壁上的涓涓細流,雖澄澈,但孱弱且短暫?!本实目缥幕盗兄v座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不同層次有所了解。講座可以從從大的文化框架入手,選擇一些反映目的語文化現象的主題進行討論與對比,如家庭、教育、工作、保健、體育等,通過對英語國家較為典型的主流文化現象進行描述、闡釋、討論以及與中國文化的對比,培養學習者對目的語文化的興趣和理解力,進而使他們主動觀察、分析、對比、評價,并從深層文化探討和研究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以有效提高英語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使之在日后的工作中有意識且有能力進行幼兒跨文化教育教學。
三、促進家院合作
我院學前教育專業負責人應與附近各社區加強合作,讓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與社區幼兒家長就說英語國家的文化現象定期開展交流活動,幫助幼兒了解“跨文化”。對幼兒來說,家庭是影響幼兒未來發展的重要環境,家長在生活中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說英語國家的生活方式、行為準則、思維方式、道德規范等。如利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萬圣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策劃社區的萬圣節親子活動。在節日中,幼兒和家長裝扮成各種鬼怪挨家挨戶敲門,參與活動的家庭準備好糖果,進行“trick or treat”游戲。讓幼兒在這一天釋放自己,切身體驗不一樣的文化活動?;顒幽繕耍?.通過本次的萬圣節活動豐富幼兒的生活和閱歷,讓幼兒在活動中了解西方的傳統節日,知道萬圣節的由來。2.引導幼兒感受西方和中國文化的不同,進行文化對比(讓幼兒暢所欲言,談談自己知道的中國節日),為幼兒創設良好的人文環境。3.引導幼兒正確的面對恐懼的事物,培養基本的情緒控制能力。4.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活動前可以帶幼兒制作萬圣節面具、南瓜等),讓幼兒感受萬圣節的節日氣氛,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我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夠從本次活動中獲得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潛移默化豐富跨文化知識、陶冶情懷,為日后的幼兒跨文化教育教學做好鋪墊。
四、加強院園合作
幼兒園是幼兒跨文化知識積累的重要場所,高職院校應加強與幼兒園的合作,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安排到幼兒園實訓和實習。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將學校學的理論知識與幼兒園實踐相結合,同時也可以進一步了解幼兒園是通過哪些方式培養幼兒的跨文化意識,比如,課程的設置、課程的實施和環境的創設等,相互學習和交流后,總結出關于幼兒跨文化培養不足之處,高職院校通過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教學改革、實訓室的建設等增強“幼兒跨文化”的教育意識,為學生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語言教學中體現文化現象
作為文化的載體,語言與文化之間始終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當民族在人類歷史作為一種語言、居住區域、經濟生活、心理狀態上穩定的共同體出現時,語言就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成為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征。一個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深藏在民族語言之中,因而語言的結構具有民族文化的通約性。因此,結合學前教育專業學學生畢業后的工作需求,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英文教學,在語言教學中滲透文化現象,透過語言看文化。
洛扎諾夫所創立的外語教學暗示法:運用暗示手段激發個人心理潛力,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教學理論和方法。受到暗示法的啟發,教師開始把音樂引入課堂,英文歌曲在幼兒英語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幼兒從一開始以娛樂的心態聽一首歌到“我要學、我要唱、我要跟著音樂做動作”有意識的心理活動,無形之中就進行了學習。利用無意識和有意識進行學習,符合幼兒的學習規律和身心發展特點的。以英文童謠《pat a cake》教學為例,
Pat-a-cake,pat-a-cake,baker‘s man,
Bake me a cake as fast as you can
Roll it and pat it and make it with a B
And put it in the oven for baby and me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蛋糕要做標記呢?因為當時有些家庭沒有自己的烤箱,他們會將其物品送到當地面包師的烘焙房去烘烤,并支付一定的費用。標記糕點是用來區分不同家庭烘烤的蛋糕。通過英文童謠教學,幼兒不僅進行了語言學習,感知了語音語調,更重要的是無形之中了解了歌謠中的文化現象。
同樣英文繪本也是幼兒文化學習的主要資源。在繪本故事中,有大量的圖片和句子,幼兒依托插圖體驗情節背景,以理解和享受故事本身為目的,去推斷和理解故事內容,進而伴隨性的學習英語和文化。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學習就變得毫不費力自然而然?!皣H閱讀協會”發表的The Impact of Reading O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閱讀在二語學習中的影響》)一文中表明,通過大量的、有針對性的繪本閱讀,兒童可以實際地消除二語學習和母語學習的差異,讓學習外語獲得像母語一樣在自然中習得的機會。如英文繪本《people》對不同國家民族的人進行描寫,從鼻子的形狀、發型、膚色,到有的事情讓一些人發笑而使另一些人惱怒。圖片結合文字,讓幼兒學習語言感知文化。
通過以上教學,讓我院學生深刻的認識到透過語言則能窺見一個民族絢麗多彩的文化,語言能夠折射出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就是對世界的感悟和認識。
結語
我們現在培養的孩子,將來必定要走向國際社會,而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人,他的信息量一定足夠寬廣,文化一定涉獵足夠多,接受度和寬容度一定更高。今天的幼兒教育,必須具有預見性和可持續性,這就對我們的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對民辦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行“幼兒跨文化”教育教學意識培養,能夠直接影響幼兒對跨文化的理解,這種理解會逐步改善他的思維方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北大講座編委會.北大講座.[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5]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6]劉鳳霞??缥幕浑H.[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7]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8]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宣傳視頻
[9]孟瑜.陳鶴琴幼稚園課程思想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 .2010
[10]張宗麟幼稚園社會課程研究.[D].楊衛衛.南京師范大學 . 2006
[11]張坤.英文繪本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英文繪本《Peppa Pig》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
[12]王會川,郭丹,丁康榮.英語歌曲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魅力中國》.2018
[13]高秋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英語教學技能培養建議.[J].《現代職業教育》.2019
[14]張紅梅.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英語”教學的困境與對策 ——以吉首大學師范學院為例.[J].《文教資料》.2020
作者簡介:
張慧娟,1987.9.20,女,漢,內蒙古,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課題:
四川省民辦教育協會(研究中心)一般項目“民辦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英語教學能力培養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