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 方祖芬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全程優質護理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課題的觀察主體為9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納入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并根據患者入院就診單雙號,予以對照研究,其中就診單號納入常規組;就診雙號納入研究組。每個組47例。其中常規組施行常規基礎護理,研究組則在常規基礎護理的同時進行全程優質護理。結果:研究組滿意度高于常規組;研究組臥床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少于常規組(p<0.05)。結論:通過全程優質護理,能夠大大縮短患者臥床時間,減少其住院天數,降低其住院費用,而且患者滿意度較高。值得在臨床中大范圍應用。
【關鍵詞】 全程優質護理;急性心肌梗塞;應用效果
Observ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Zhou yan? ? ? Fang zufen
East hospital of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chengdu 6101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whole-process quality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94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9. According to the odd-even number of the patients admission, a control study was conducted. The number of the patients admission was included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Double Number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group. There were 47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outin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basic care,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whole-process quality care along with routine basic care.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gular group. The study group spent less time in bed, more time in hospital and less money in hospital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rough the whole course of quality nursing, can greatly shorten the patients bed time, reduce their hospitalization days, reduce their hospitalization cost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s high. It is worthy of extensiv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whole-process quality nurs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pplication effect
急性心肌梗塞是臨床中比較常見且發病率極高的心血管危急重癥,病情發展快、多變[1]。該病的發生是因為急性冠脈血供障礙,導致心肌長時間未得到充足的血氧支持而壞死,患者因此而承受著疾病折磨、疼痛,進而出現瀕死感、絕望、焦慮不安等復雜的心理反應,影響患者疾病轉歸[2]。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預后恢復質量與臨床護理時效性有關。故而積極探索一種高效、優質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提高預后效果,顯得至關重要。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全程優質護理模式,主要圍繞患者生理、心理需求而展開,不僅夯實了基礎護理質量,而且還貫徹落實了護理責任制,顯著提高了整體護理水平[3]。鑒于此,本文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納入的9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為例,著重探討了全程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以供臨床參考。
本課題研究以9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為觀察主體,接收入院的時間為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已經簽署過同意書;入院時間>24h;病情處于穩定狀態;可正常交流、溝通。排除精神障礙、不依從、臨床資料不全、嚴重并發癥、不良反應、惡性腫瘤、甲狀腺功能異常、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以及其他嚴重心臟疾病的患者。根據患者入院就診單雙號,予以對照研究,其中就診單號納入常規組;就診雙號納入研究組。每個組47例。研究組包括26例男性和21例女性,年齡33-82歲,平均(57.6±4.4)歲;9例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25例大學及以上;16例冠心病,15例高血壓,16例糖尿病。常規組包括27例男性和20例女性,年齡32-80歲,平均(57.9±4.6)歲;7例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25例大學及以上;15例冠心病,15例高血壓,17例糖尿病。兩組臨床資料P值>0.05,均衡性、一致性良好,可用于分組對比。
常規組施行常規基礎護理,主要遵照醫師囑咐對患者開展具體的護理工作,比如包括病情觀察、臥床靜養、鎮靜治療、體征監測等等。而研究組則在常規基礎護理的同時進行全程優質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以及過硬的操作技術,同時對待工作認真、負責,充分體現優質護理內涵,具體措施如下:(1)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病情多變、復雜,需要責任護士全程掌握;施行彈性排班制,24h不間斷的幫助患者,隨時為其提供所需;護士長按時巡視,督促優質護理落實。(2)責任護士主動、積極迎接患者入院,與患者積極交流,服務患者時面帶微笑、態度親切;全方位評估患者身心,為制定有效的護理措施提供依據;護理實施期間,針對特殊情況的患者,要有耐心,并主動關心患者,為其提供精神支持、心理安慰,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3)為患者創造一個干凈衛生、舒適溫馨的休息環境,室內溫度、濕度適宜,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新鮮的空氣,配備基礎設施,每日空氣消毒,定期更換床單;限制人員出入,減少家屬探視次數,以免患者交叉感染。(4)持續監測患者各項體征,平衡患者水電解質酸堿,一旦患者心律失常,及時向醫師反饋,以便第一時間予以搶救。(5)術后6h,禁止患者術側肢體活動,并觀察術側肢體有無血腫、出血,記錄其橈動脈情況;囑咐患者臥床靜養,保持平臥位,間隔2h幫助患者變換一次體位,待到患者病情平穩后,指導其康復活動;囑咐患者多喝水,若是患者無心衰,建議每日飲水3000ml。(6)遵醫囑予以鎮靜劑,以此來減輕患者痛感;要求家屬陪伴在患者身側,予以心理鼓勵、支持,責任護士可通過聊天談心的方式緩解期內心負擔,進一步提高患者心理、生理舒適度。(7)氧療,以患者具體病情設置吸氧時間、流量,期間若是患者口干,則囑咐患者多喝水。(8)遵醫囑用藥治療患者過程中,主動詢問患者感受;嚴控靜脈輸注速度,觀察局部皮膚是否腫脹、是否有藥液滲漏。(9)責任護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普及疾病知識,耐心解疑答惑,提高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同時與患者家屬主動交流,說明患者病情,贏得家屬支持、信任。(10)日常飲食盡量以纖維豐富、低脂的食物為主,每日多餐、少食,半流食且容易消化。(11)確保患者排便順暢,以防便秘。指導患者按時排便,形成良好的習慣,若有必要,可予以緩瀉劑。臥床靜養期間指導患者在病床上排便,四周用窗簾遮擋,以保護其隱私。(12)護理人員多關心、照顧患者,對其遭遇表示同情、理解,耐心聆聽患者主訴,靈活運用非肢體語言,滿足患者需求。(13)要求家屬24h陪伴患者,為患者爭取更多的家庭支持,溫暖患者的內心。
(1)以百分制問卷調查患者滿意度,85分以上非常滿意,60-85分為基本滿意,60分以下不滿意。總滿意度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的例數占總病例數的比率。(2)詳細記錄各組的臥床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
匯總并分析觀察主體的研究數據,并利用SPSS22.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百分比資料以[例(%)]描述,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描述,行t檢驗。當P值低于0.05時,說明存在較高的檢驗價值。
2.1兩組滿意度對比見表1

表 1 兩組滿意度對比
2.2兩組臥床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對比見表2

表 2 兩組臥床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對比
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是因為冠脈痙攣、粥樣硬化斑塊下出血、冠脈管腔內血栓、心肌耗氧過多所致,嚴重危及著患者的安全健康。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提升,人們要求臨床療效越來越高的同時對相關護理措施的配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服務水平的高低不僅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預后,而且還會對醫院可持續化發展帶來嚴重的影響。
臨床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過程中,護理服務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以患者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模式,通過夯實基礎、實施護理責任制,進一步深化護理內涵,達到整體護理水平提高的目的。全程優質護理模式下,可以讓患者在溫馨舒適以及干凈衛生的環境下安心靜養,促使其保持高度愉悅的心情,讓患者充分休息、睡眠,減輕其身心疲乏。日常護理操作中,責任護士遵循“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對患者給予理解、尊重,一切以滿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為前提,幫助患者增強自信心,良好的面對臨床治療、護理。對于護理期間患者所發生的負面情緒問題,也會要求責任護士積極對癥處理,幫助患者擺脫心理陰霾,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心理狀態。責任護士每日都會詳細的、準確的記錄患者各項體征,觀察其病情變化,及時向醫師反饋,以確保患者生命安全。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種比較嚴重、危急的心血管系統疾病,日常加強監測,顯得至關重要。部分患者有可能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責任護士需遵醫囑予以鎮靜鎮痛處理,幫助患者減輕病痛折磨,提高其預后恢復質量。本文對照發現:研究組滿意度高于常規組;研究組臥床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少于常規組(p<0.05)。充分證明了全程優質護理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全程優質護理可以促使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日康復出院,而且還可以減輕其治療負擔,患者滿意度較高,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普及。
[1]林麗卿,陳妙娟,陳麗珠.分析人性化護理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心理狀態的影響[J].黑龍江中醫藥,2019,48(03):214-215.
[2]韓美英.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搶救效果優化急診護理流程的臨床觀察[J].中國農村衛生,2019,11(02):2.
[3]侯劍.冠心病相關急性心肌梗塞急診介入治療者的早期康復護理措施分析[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7,32(06):948-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