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林 張正娟 李紅玉 郭明娟 王惠
【摘要】目的:探討在艾滋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實施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對患者的干預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6例艾滋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n=53)與對照組(n=53),兩組均予以患者對癥治療,疾病治療期間予以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而對照組則采取醫護一體化的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干預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住院期間在異常結果回饋時間、檢查時間上均明顯要比對照組更短(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98.11%,明顯高于對照組86.79%的總滿意率(P<0.05)。結論:在艾滋病患者的護理工作中,實施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可取得滿意的護理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艾滋病;護理效果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極大的傳染性疾病,該病主要是因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機體免疫功能缺陷[1]。HIV引起疾病的途徑在于病毒將人體免疫系統中的CD4T淋巴細胞為攻擊目標,引起該細胞破壞,繼而引起機體免疫功能喪失。艾滋病尚無徹底治愈方法,且在當前的社會領域,人們也常將艾滋病同吸毒及濫交聯系在一起,這使患者常存在負性情緒,這極大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因此針對艾滋病患者,需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以提高其生活質量[2]。本次研究中,探討對艾滋病患者,在對癥治療期間給予醫護一體化護理干預模式的方法與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106例艾滋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入組時間:2018年8月-2019年10月。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經機體免疫功能檢查、HIV抗體檢測確定為艾滋病[3]。(2)患者均有良好認知且無精神障礙。(3)入組患者均明確知曉研究目的,且征得患者的同意。排除標準:(1)肝腎等原發系統疾病患者。(2)確定惡性腫瘤疾病患者、交流障礙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分組標準具體如下:觀察組53例,該組男性43例,女性10例;年齡最小為24例,最大為62歲,平均年齡(45.2±2.3)歲;感染途徑:母嬰6例,輸血3例,性傳播38例,吸毒4例,其他2例。對照組53例,男50例,女13例;年齡22~60歲,平均(44.8±2.1)歲;途徑:母嬰4例,輸血2例,性傳播44例,吸毒2例,其他1例。從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來看無顯著差異(P>0.05)。
兩組均給予患者實施對癥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療、改善免疫功能治療及一般治療(營養支持、靜脈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
對照組在對癥治療期間予以患者常規護理,主要指導患者注意臥床休息,保持充足的精力;指導患者在平常飲食上注意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艾滋病患者免疫力低,所以必須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避免患者出現感染;針對出現咳嗽、發熱的情況則需即刻告知醫師處理。觀察組組建醫護一體化進行干預,干預策略如下:(1)小組組建。醫護小組由醫師、護士長及責任小組組成,小組成員組合微信進行即時的交流溝通,針對入院接受治療的人員,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小組成員資質及負責的工作內容,護理人員協助檢查指導,讓患者填寫個人信息檔案,醫護人員加強同患者的交流溝通以掌握基本情況。(2)醫護一體化查房。每天開展3次查房,具體是早中晚各一次,通過查房掌握患者的基本情況,針對出現明顯心率波動者需即刻予以情緒疏導,考慮到艾滋病的癥狀較特殊,因此患者患病后常常會出現恐懼及擔憂情緒,甚至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情緒崩潰情況,所以護理人員需在保證患者個人隱私外也要及時排解患者的心理問題,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3)醫護小組質量控制。每周召開一次護理質量會議,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匯總,總結問題并提出科學的解決方案,且深化醫護雙方對艾滋病治療及護理工作共識,使護理工作質量得到循序的提高。
觀察兩組檢查效率,指標包括以下兩個項目:異常結果回饋時間、檢查時間。(2)采用醫院自制的滿意度問卷進行調查,采取現場發放問卷及現場回收問卷的方式,滿意度問卷滿分為100分,分為非常滿意(90~100分)、滿意(70~89分)與不滿意(70分以下)三個等級。
使用SPSS19.0軟件做統計學結果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使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間的檢查情況上,觀察組在異常結果回饋與檢查時間上均明顯較對照組短(P<0.05),見表1。

表 1 兩組患者院內檢查效率對比(x±s,d)
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上,觀察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 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比較 [n(%)]
艾滋病是一種嚴重的傳染疾病,該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脅[4]。艾滋病一般是借助母嬰、血液以及性傳播,隨著生活水平的發展,人們的性觀念開放,濫交人數增加,這使得疾病發病率也逐年升高,這使得關于疾病的治療及干預也成為臨床中關注的重要話題。
針對艾滋病患者,目前尚且無治愈的可能,主要采取對癥治療方式以盡可能的控制病情,延長生存時間[5]。而在對癥治療疾病的過程,患者也常常會出現不良的情緒,所以在艾滋病的治療過程也需要做好患者的護理干預工作。隨著醫療護理理念的發展,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也被廣泛用于艾滋病患者的護理中,護理模式的實施過程,借助醫護的有效護理配合,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提高工作效率,且醫護在護理過程通過相互討論也可實現護理質量的持續提高,進而達到醫、護、患三方均滿意的結局[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異常結果反饋時間與檢查時間明顯要比
對照組更短,這提示采取醫護一體化模式可顯著縮短艾滋病患者的檢查效率,檢查效率的提高加快床位的周轉,最大程度的發揮人、財、物的運轉,且還減少患者的等待時間。在患者滿意度情況上,觀察組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這也提示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通過促進醫護人力資源的高效利用,更加明確護士工作職能,使得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從而使護理人員可在實際工作中更好的配合醫師的工作,如此盡可能的滿足患者實際需求,使患者對醫護工作的滿意度提高。
綜上所述,將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應用到艾滋病的治療中,對疾病康復效果有重要幫助,顯著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應用與推廣價值顯著。
[1]惠芬. 探究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在艾滋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9, 4(31):105.
[2]盧艷紅, 牛紅麗. 醫護一體化模式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3(66):12990-12991.
[3]劉茹. 艾滋病患者心理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價值分析[J]. 醫學信息, 2014,26(6):230-230.
[4]李能云, 李玉榮, 楊玉梅. 個體化延續護理應用于艾滋病患者對其生存質量的影響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7(18):84-85.
[5]喬俊枝. 護理干預對艾滋病患者藥物依從性及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 2018,4(18):102-104.
[6]劉瑞華, 崔二平, 段麗娜. 綜合護理措施在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河南醫學研究, 2017,33(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