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霞 付超 柴召午
【摘要】為了探索和優化口腔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項目設置,為社會培養符合臨床需求的口腔全科醫生,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利用PDCA循環管理工具分析培訓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查找解決方案并進行總結,對口腔全科住培項目進行了優化,制定了詳細的培訓項目和執行目標,對口腔全科住培學員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PDCA循環;口腔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培訓項目改進
我國于2013年由國務院7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并于2014年由衛生計劃委印發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管理辦法(試行)》,標志著我國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我國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起步較晚,尚未能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目前的培訓制度仍存在一些問題[1,2]。《口腔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細則》對口腔全科住培學員的培訓范圍、目標及考核要求均作了詳細要求,但是對于培訓項目未進行細致的設計。我基地是國家級口腔全科住培基地,每年培養 12 名口腔全科住培學員。近年來我基地嘗試將PDCA循環應用于口腔全科住培項目的設計和改進工作中,為住培學員的培養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PDCA循環是一種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由戴明采納、宣傳和普及,所以又稱“戴明環”。PDCA循環包括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4個階段,要求把各項工作按照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檢查效果、解決改善有序進行,具有不斷前進、不斷促進質量提升的特點[3-5]。
口腔全科住培的目標是通過3年的規范化培訓,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醫患溝通能力、扎實的理論基礎、縝密的臨床思維的臨床醫師。對基地目前的培訓項目進行分析,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培訓未分進行內、外、修等專業細分,培訓項目比較籠統。
(2)正畸專科的培訓未得到足夠重視,全科理念未得到很好體現。
(3)未對病例收集規范進行培訓,學員收集病例能力較差。
(4)培訓課程設計一以概之,缺乏個性化。
(1)內科、外科、修復分專科進行理論和操作的系統化培訓。住培第一年對新學員進行均質化和規范化培訓,使學員掌握口腔常見疾病的診療規范和操作規范,并學習科室內常用設備器械的使用規范,為學員通過執業醫師考試以及住培第二年進入臨床工作做好扎實準備。
(2)正畸治療理念的引入。在培訓中加入正畸分析、診斷和治療設計的基礎培訓,并安排學員由正畸專科老師帶教一個月,使學員建立口腔全科治療的思維和理念。
(3)加入口腔臨床數碼攝影等培訓。病例的收集和整理不僅對于總結臨床經驗、提高臨床技能有重要意義,而且是進行學術交流、發表學術論文的重要資料[6]。通過開展口腔攝影專題講座結合病例教學使學員掌握攝影技巧,如拍照的角度、范圍、以及相機、鏡頭的選擇等。同時定期開展學員病例評比,使學員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口腔攝影技巧。
(4)加入導師制度,進行個性化的培訓設計和課程安排。由于每個住培學員的學習經歷和工作經歷不同導致學員的理論知識、臨床技能的掌握情況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基地根據學員的不同特點和培訓需求,讓學員與不同專業特色的老師進行互選,實行導師制度、進行個性化的培訓設計和課程安排可以使培訓取得最優化的結果。
通過對學員的出科考核等對學員能力進行評價;通過對學員和帶教老師的問卷調查和座談,對項目設置進行評價。本基地連續4年以來學員出科考核和執業醫師考核均100%通過。學員及帶教老師對項目設置的評價為優或良,對項目設置表示贊同,但同時也對項目的進一步細致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項目設置:將內科、外科、修復專科基礎知識和操作進行梳理和細化,設置初具系統的培訓項目和考核目標,在具體的技術培訓中適時增加新技術。
(2)教師培訓:積極參加國家級的住培教師培訓,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對教師和導師每年進行評估和學生評價,及時查找問題,不斷優化教師隊伍建設。
(3)制度建設:建立基地教學管理組,對學員考核、教師考核、課程安排和評價進行管理,并設置基地獎勵機制,使優秀教學方案及時獲得推廣和獎勵,并為優秀教師提供進修、培訓等機會,提高教師積極性,確保教育質量。
口腔全科住培項目的改進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索、循序漸進的過程,,將PDCA循環理論應用于口腔全科住培項目的改進中,通過不斷循環推進,不斷改善口腔全科住培項目,也促使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內容的改進更符合學員的需求。
[1]周玉皆,康麗娜,喬羽,張妍,茅凱凱,姜燕,周晨,沈山梅.內科專業基地評估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畢業后醫學教育,2018,2(01):18-21+25.
[2]褚勝蘋,孟華,盧書明,魯明,宋波,李春艷.基于住院醫師視角分析規范化培訓的問題與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22):149-150.
[3]Schroeder P. Using the PDCA cycle[J]. 1992, 2(1):1, 8.
[4]沈雨佳,石峰,王云平.PDCA循環在高校科研基地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33):82-84.
[5]張志亮,孫艷,鄒翔.基于PDCA循環法的實驗室建設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38(05):249-251+256.
[6]申屠寶進.淺談臨床病例攝影資料的收集和管理[J].石河子醫學院學報,1993(01):63-64.
通訊作者:柴召午
基金項目:重慶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2018年教育教學研究項目(KQJ201808);重慶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2018年教育教學研究項目(KQJ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