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啟蒙階段,數學家庭作業的合理性對學生養成持續而穩定的終身學習能力有積極影響。科學合理的作業不僅可以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而且有助于學生順利地過渡到下一階段的學習當中。筆者立足于農村小學數學作業的現狀,從家庭作業設計中應該遵守的基本原則和具體設計方法兩個方面著手,力圖為數學教學實踐提供具有現實意義的指導。
關鍵詞:數學素養;設計原則;基礎;設計
家庭作業是數學教學中基礎且重要的教學環節,科學合理的作業設計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保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改善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尤其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切實落實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各方面平衡、健康發展。然而,在作業布置方面卻還存在很不少的問題。
由于硬件設施、師資力量、人文環境等的差異,教師對于作業的重視程度不是很高,布置家庭作業時隨意性較強,或者難度較高,或者作業量較大,這都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消磨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最終家庭作業的作用沒有真正發揮。數學是小學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對于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思維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對于數學家庭作業,教師應結合農村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有利于發展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習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 農村小學作業設計的問題與表現
(一)作業主要來源于課本或者資料,缺乏創新性
由于時間因素以及其他一些現實因素的影響,教師在給小學生布置數學作業的時候,一般隨意選取一些課本后面的習題或者資料上的題,因而作業的內容較為單一,缺乏創新性。作業主要以書面的形式來完成,有時教師為了提高成績會讓學生練習大量的習題,而小學生容易好動,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對作業產生厭煩心理,對作業持較為消極的態度,可能會抱著應付的態度來完成作業,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會削弱學生的學習動機。此外,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生活經歷較為單一,所接觸到的新鮮事物較少,課本或者資料上的一些題目所涉及的內容可能與他們的生活實際有著較大的差別,比如對于買一個漢堡要多少錢這樣的題目,對農村的孩子來說就比較難以理解。當然,孩子通過書本知識可以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時對于農村的小學生來說,布置數學作業也要充分考慮到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
(二)作業沒有考慮到每個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性,缺乏吸引力
大多數的教師在給學生留家庭作業時,沒有意識到應該根據學生的差異布置難度不同的作業,往往讓所有的學生完成一樣的作業。而大多數的習題在設計時是基于學生的平均學習水平的,因此,這樣籠統的習題沒有充分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對學生來說缺乏吸引力,學習較好的學生可能會覺得缺乏挑戰性,而學習較為吃力的學生可能會覺得比較困難。數學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而小學生由于思維水平的發展有限,加上學生的理解能力、接受新知識的速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別,所以布置作業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這樣才能使作業發揮出更好的作用,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可以進一步掌握相關的知識,從而不斷的成長和進步。
(三)作業沒有有效的反饋機制,缺乏激勵性
教師一般會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備課以及課堂教學中,而用于批改作業的時間較少,也不排除一些教師對于學生作業檢查的重視程度不夠,只是粗略地翻看作業,也沒有指出學生作業中的錯誤之處以及缺乏詳細的評語。而小學生特別在意老師對于自己作業的評價,偶爾的鼓勵也會使他們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倍增。尤其是對于很多農村的孩子來說,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注和鼓勵。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教師監督和批改學生作業的方式變得多樣化,如很多教師通過微信平臺來檢查學生的作業,并給予及時的反饋。而農村的很多孩子是由爺爺奶奶照顧的,大多數老人家里沒有智能手機或者不會操作智能手機,所以,對于農村的小學來說,教師必須重視家庭作業的檢查,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及時進行反饋,使學生有興趣去完成家庭作業。
二、 家庭作業設計的方法與原則
(一)合理的作業難度
“最近發展區”是指學生的現有知識與潛在水平之間的差異。根據這一理論,我們可以給學生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的作業,進一步發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很好的提高。對于一些稍微較難的題目,通過家長的輔導學生一般能夠很好地完成,因而家長對于學生的學習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事實,很多農村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常都是由爺爺奶奶照顧的,再者由于還有很多家長的知識水平有限,家里沒有人可以很好地指導他們完成作業。所以,布置家庭作業時,老師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家庭狀況,了解家長是否有條件在作業方面幫助學生,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索精神,鼓勵孩子在無人輔導的情況下也能夠有質量的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作業,同時可以讓學生把作業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及時尋求老師的幫助。
(二)作業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
農村與城市在物質條件、休閑生活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別,對農村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大多數人很少有機會去接觸大山以外的世界,動車、地鐵、游樂園、漢堡這些只是存在于圖片中的,與他們的日常生活距離較遠,他們只能想象這些事物本來的樣子。而我們也發現小學數學課本中很多題目都會涉及城市日常生活中相關的一些事情,而對于農村生活中的例子提及較少。此外,小學生的思維發展處于形象思維階段,這決定了他們更容易理解自己所接觸到的事物。因此,教師在給農村的小學生布置數學作業時,要盡量選取或者設計一些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關聯的題目,或者可以對一些題目進行適當的改編,鼓勵學生多去發現身邊的數學知識,這樣更能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作用,也能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作業要有層次性
對作業進行分層設計已經得到很多教師的認可和實行,值得廣泛的推廣。作業的分層設計就是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這樣可以兼顧到大多數學生,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一方面能夠使基礎方面薄弱的學生進一步夯實基本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習水平較高的同學進行拔高訓練。小學生正處于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階段,扎實的數學知識和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以后的各門功課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而在小學階段數學屬于較難的一門學科,所以,我們更應該重視對小學生設計有層次性的作業。教師應該花時間對家庭作業的題目進行斟酌和選取,可以將題目分為三類,基礎性的題目、應用類的題目、挑戰性的題目,對于有挑戰性的題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去完成,不強求所有的學生都要做。
三、 農村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策略
(一)作業形式多樣化
平常學生的作業主要以書面書寫的方式來完成,而這種單調的方式長此以往容易使學生對作業產生厭煩感,不利于學生建立積極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學科不僅對學生的記憶、推理能力有較高的要求,也要求學生具備動手操作的能力。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改進以往傳統布置作業的方式,敢于探索和嘗試,注重數學作業形式的多樣化,可以通過書面作業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或者學生有條件可以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實踐操作作業可以有多種形式,如讓學生發現和調查生活中與課本知識相關的一些事例,或者學生動手制作課本中的學具。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快樂。例如,在學習加減法時,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常用的學習用具的價格以及總的花費。又例如,在學習正方形和長方形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正方形和長方形,增加對這兩種形狀的區別與理解。
(二)作業內容趣味化
對很多農村留守的小學生來說,家長對他們在作業方面的監督是不到位的,因而主要依靠學生的自覺性來完成作業,要讓學生具備這種自覺性,則必須使學生對作業有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趣味性的作業可以使學生將“我要做”變成“我愛做”,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家庭作業的質量。趣味化的作業則必須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教師要多挖掘學生的生活事例中所包含的數學知識,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設計學生覺得有趣的、有意思的作業,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融入生活,感受到知識的力量與學習的快樂。例如,在學習加法時,可以讓學生統計家里的所飼養的動物的種類和數量,雞有幾只、兔子有幾只、羊有幾只等等。
(三)作業評價方式多元化
教師對學生作業的評價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小學生會特別在意老師對自己作業的認可,偶爾的一次表揚可能會帶給學生莫大的信心。傳統的數學作業評價方式較為單一,教師一般對學生的作業只進行分數或者等級的評定,而缺乏具體的評語。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很多教師開始嘗試通過微信平臺進行作業的檢查,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了作業評價的多元化,學生也可以對其他同學的作業進行評價和學習,但是這種方式對農村的小學生來說可能無法全部實行。因此,農村小學數學教師要多嘗試一些多元化的作業評價方式,注重學生進行他評和互評,讓學生進行相互監督和學習,此外,要注重評價指標的多元化,不僅關注學生數學作業的完成情況,也要多發現學生的進步,注重過程性評價,對學生多一些鼓勵和支持,使學生有信心、有熱情學習數學知識。
總之,作為農村小學的數學教師,必須認識到家庭作業對于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促進作用,同時,要結合農村小學生的特點設計和布置有針對性的家庭作業,使學生通過作業提高學習效果、鍛煉思維能力,從而獲得能力和個性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華.小學生作業分層設計與指導[J].中國教育學刊,2014(6).
[2]劉影,龔少英,熊俊梅.初中生數學家庭作業質量、控制感與作業情緒對作業努力的影響[J].心理科學(2):357-363.
[3]喬虹.農村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設計的案例調查與分析[J].基礎教育研究(11):45-47.
作者簡介:殷孟君,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文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