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逐漸成熟,互聯網已成為推動創新發展的新引擎,必將孕育出不同形式的經濟形態,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而“互聯網+”則是在互聯網思維的引領下進一步實踐成果,為新業態的發展及創新提供了更廣闊的網絡平臺。基于復雜多變的公共管理實踐需要,“互聯網+公共管理”模式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利用“互聯網+公共管理”模式,不僅可以優化政府管理流程,而且可以大幅度提升政府處理業務的工作效率及服務群眾的水平。也可以說“互聯網+公共管理”是電子政務的一個組成部分。文章將對“互聯網+公共管理”現狀進行描述,深入剖析“互聯網+公共管理”未來發展趨勢及對我國政府管理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互聯網+”;電子政務;公共事務;管理效率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8187
1引言
新時代,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公共管理”也逐漸被人們所關注。我國對互聯網信息化發展高度重視,相繼出臺《2015 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對各級政府部門加強信息化建設要求層層推進、不斷加深[1]。“互聯網+公共管理”是實現公共管理網絡化的創新舉措,大大提升了政府治理公共事務的效率。
目前,我國“互聯網+公共管理”還處于起步階段,只有少部分的機構及科研人員對“互聯網+公共管理”在做論證與探索,例如騰訊、阿里巴巴等企業以微信、支付寶應用軟件為接口進入公共管理領域。我國對電子政務的研究相對深入,王長勝[2]在《中國電子政務發展報告》對一些國家電子政務工作進行了總結。國家行政學院成立課題組從多方面分析了電子政務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3]。放眼全球,發達國家都對電子政務、數字化政府的建設做了大量工作。齊冬梅對美國電子政務的發展進行了分析,美國政府為了實現電子政務順利得到應用,制定了一系列關于電子政務的法律文件。2000年5月英國政府通過《電子通信法案》。雖然我國在互聯網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電子政務發展仍需進一步加強。文章將從“互聯網+公共管理”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及對政府公共管理產生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
2“互聯網+公共管理”之前世今生
“互聯網+公共管理”可以說是電子政務的一個分支。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我國電子政務從進入起步階段進入推進階段。1999—2002年,我國電子政務從發展階段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我國對發展電子政務的緊迫性及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認識,把電子政務的發展及建設提到了全新高度[4]。2012年11月于揚提出“互聯網+”的概念,這也是我國首次提出這一概念[5]。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2015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這一舉措不僅拓展了互聯網消費領域,而且增強了各行業的創新能力。部分地方政府開始嘗試與大型信息科技公司合作,努力探索出一條適合國情的群眾滿意的治理公共事務新途徑。2015年騰訊公司充分利用微信優勢與一些地方合作,通過微信完成醫療、社保等相關業務的辦理,極大提高辦事效率。目前上海、杭州、廣州等城市的群眾可以享受到支付寶提供的便捷政務服務。阿里巴巴和騰訊等中國科技公司,通過云計算服務為地方政府搭建政務數據的后臺,實現了對政務數據的統一管理。近年來,雖然“互聯網+公共管理”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但也存在不足,例如部分行業不善于利用互聯網,缺乏互聯網意識。
3“互聯網+公共管理”發展趨勢
“互聯網+公共管理”的發展是為了方便群眾,通過互聯網足不出戶就能把事情辦結。“互聯網+公共管理”未來的發展趨勢將由被動為民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政府決策從普通群眾參與度不夠向普通群眾可以參與轉變,在線服務從“形式化”向“實質性”網上獨立辦事轉變[6]。“互聯網+公共管理”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發展趨勢分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政府充分利用互聯網,通過互聯網進行履職,工作效率大大提升[7]。二是將支持互聯網在線服務平臺建設,通過互聯網在線平臺的應用可以讓群眾能夠在最短時間得到服務內容,做到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平臺建設更加關注解決民生難題,通過線上和線下服務相結合,有效解決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問題[7]。三是互聯網的其他優勢將得到進一步發揮,在政策執行方面,征求群眾對政策執行的意見、評價,實時監測政策實施效果,及時將群眾意見反饋給政府決策部門,不斷優化公共政策[7]。
總之,“互聯網+公共管理”的出現,將大大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效率,通過互聯網或手機App就可以輕松辦理醫療、教育、交通等公共事業的相關業務。讓人民感覺到政府是真心為百姓著想,增強民眾幸福指數。
4“互聯網+公共管理”對我國公共管理之影響
41“互聯網+公共管理”有利于推動公共管理方式邁上新臺階
互聯網的應用創新了政府管理模式。首先,政府通過互聯網創新成果和公共管理相結合模式在工作方面提升了效率,通過信息化管理不需要更多人的參與,從而降低管理成本。其次,通過創新管理模式的應用將逐漸改變傳統意義上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政府部門業務流程得到優化,促進政府更新公共管理理念,最后的結果就是構建一個全新的適合信息時代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政府組織機構[8]。因此,實施“互聯網+公共管理”使得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得到提升,也使得人們享受到一個更加便捷更加舒適的政府服務。
42“互聯網+公共管理”有利于降低政府運行成本,提升辦事效率
政府公共管理一般是以付出最少的成本實現最大價值為目標。生活中老百姓辦事難,有的業務需要多部門審批。而“互聯網+公共管理”的實施將大大節約老百姓辦事時間。另外,在政府治理公共事務過程中減少了中間控制環節,使得業務辦理更加的高效。在全面提高政府辦事效率方面將發揮“加速器”的作用。“互聯網+公共管理”以互聯網平臺為支撐,利用信息化網絡的快速、高效等特點,及時進行信息發布、文件審批等事務的處理,極大地提高了政府利用信息的效率。發展“互聯網+公共管理”模式,開辟了一個廣發言論的渠道,讓政府變得更加開放、透明和高效。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將通過人工智能等信息系統為決策者提供決策參考,能夠有效減少錯誤決策的發生,從而改善決策者的有限理性[8]。
43“互聯網+公共管理”有利于實現政務公開透明化
我國作為民主國家,信息公開與開放是最根本要求。互聯網電子政務為政務公開提供了方便、有效、快捷的載體。利用電子政務信息化平臺,政府部門可以將政策信息、業務辦理流程等信息發布到網站上,做到了政務公開。通過電子政務公眾可以在網上與政府進行交流,電子政務成為政府與群眾之間聯系紐帶,可以充分發揮民眾的主觀能動性,在網上行使自己對政府的監督權利。政府通過互聯網及時回復和處理群眾的來信和意見,大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減少了腐敗的產生。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政府部門的工作情況,極大地滿足了公眾對相關公共事務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44“互聯網+公共管理”對于推動和諧政府和公眾的密切聯系深遠意義
充分發揮“互聯網+公共管理”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水平,進一步密切了政府與群眾的關系。“互聯網+公共管理”的創新模式通常是以群眾的需求,解決群眾問題為出發點,不僅能夠推動政府將從管理角色轉向服務角色,而且可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務管理質量。“互聯網+公共管理”的實施實現了政府由傳統服務向高效服務的轉變,也提供了一個更為有效為民服務的新途徑。“互聯網+公共管理”的實行通過網絡向社會公開政府信息,讓群眾參與其中發表意見和建議,從而實現對政府工作的改進。政府的信息公開是加強政府與社會各界溝通的重要手段,可以讓社會各界提升對政府的滿意度,從而維護社會的安定與和諧。
5結語
總的來說,“互聯網+公共管理”是政府治理方式變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遠意義。它的實施使得各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互聯網+公共管理”這種創新方式不僅改變了政府部門工作程序轉變政府職能,而且促進了政府各方面工作的高效運轉,增加了透明度。當今的政務管理方面較以往更加地注重服務,“互聯網+公共管理”的融合就是最充分的體現。“互聯網+公共管理”是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得到推進,從而吸引全社會參與其中,進而推動我國社會信息化的大發展。“互聯網+公共管理”不僅給政府的管理提供了便捷,而且方便了群眾辦事,給社會的進步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許翔燕我國“互聯網+政務”系統安全體系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2).
[2]王長勝中國電子政務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3]電子政務與行政法律建設課題組電子政務與行政法律建設[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6(1).
[4]李霖,郭仁忠,桂勝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建設及案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5]百度百科什么是互聯網+[EB/OL].http://tcn/R4CTWVn
[6]馬建堂:“互聯網+政府管理”集中在三個領域[EB/OL].(2015-07-27).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27/c1001-27366574html
[7]曾煜論電子政務與政府管理方式創新[J].江西社會科學,2003(9).
[8]劉黎明電子政務對政府管理變革影響[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2(1).
[作者簡介]高玄,男,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子政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