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應重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實施,通過優化教學方法等,促進二者相互結合。本文簡要就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模式進行分析,并采用創建該方面體系、優化專業課堂教學內容等方式,培養高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完善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策略,進而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產教結合;校企合作;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前言:現如今,大學生在畢業后會選擇自主創業或應屆就業,因此高職院校要利用產教結合的方式,將其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并與企業開展合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奠定扎實的基礎,培養其以上兩方面的能力,進而開拓學生思維,打造學生成為創新、創業型人才,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1產教結合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隨著我國各行業的不斷發展,企業與單位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技術型企業,其更需要有扎實理論基礎、較強的學習能力、并在遇到問題可以獨立解決的復合型人才。因此,高校為了培養可以順應時代與企業發展的人才,提高學生就業市場的競爭力,就需創建科學合理的產教結合、校企合作模式。這種模式是以大學生為主導,通過培養其創新創業能力,有效實現企業“走進來”,學生“走出去”的目的。并根據學生所學專業以及就業取向,明確企業招聘、用人要求,綜合考量后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在授課時,積極利用先進的技術以及設備,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加強理論學習,進而培養出能夠適應企業要求的優秀人才。校企合作模式是以企業和學校為主體的雙邊合作,不僅促進了二者平等交流,還可以通過合作實現校企雙贏[1]。
2產教結合校企合作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策略
2.1創建校企產教深度融合體系
為了保證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進行,注重教學方式的同時也需建立完善的產教深度融合體系,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奠定堅實基礎,還能促進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標,推動該培養模式有效開展。在創建融合體系時,可以根據學校的教學規劃以及發展方向等,從多角度進行考慮,將大學生作為教學任務的主體,制定可以促進其綜合素質培養的目標,進一步完善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教學平臺。同時根據學生專業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的現狀,優化教學體系,采用科學合理的手段完善項目工程、師資工程等方面的建設工作,并及時解決學生能力培養時存在的問題。此外,學校在加強產教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可以與當地政府、各規模企業以及事業單位進行合作,為學生建立起校外的實習基地,進而為其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校掌握學生技能學習中的不足,了解自身優勢,并根據其學習能力,調整崗位實習機制,使其在實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價值并向企業展示自我能力。利用企業豐富資源的優勢,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力度,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經歷,不僅會提高其學習能力,還會在學習過程中鍛煉自己創新創業的意識,借助培訓的機會,實現自我升華。在創建產教結合體系時,要加強理論教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盡可能多的開展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協同合作能力,并運用科學的方式,將企業規劃的項目以及制度引進高校的教學中,使學生更加了解企業崗位的具體職責和相關制度,使其可以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更好的約束自己,鍛煉自己,并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創新創業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2.2優化課程教學的大綱和內容
為了保證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實現產教結合、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高職院校不僅需明確人才培養的教學目標,還應掌握創新型教學方式,以實現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的優化,對專業課程的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提煉出有價值的教學資源。同時還需對企業以及相關行業的資源進行系統性整合,將所有資源匯總,采用一種易于大學生接受的方式開展資源教學,完成專業授課的同時實現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目的。在優化課程教學大綱時,高職院校教師可以事先對企業完成和有待完成的項目進行收集,并了解該項目所需的職業技能,同時結合企業人才所掌握的相關理論知識,對大學生開展專業技能的培訓課程,并通過實踐的方式,促進學生了解與吸收,進而提高學生創新和創業兩方面的能力和意識。同時,老師需了解每一名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以及對新事物接收能力,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利用技術型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起到強化專業課程的作用。此外,高校需重視線上平臺創業教學課程的引入,利用信息化技術,將整個班級按照學生學習能力等劃分多個學習小組,實現“小班化”教學模式,并收集互聯網中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還可以通過開設創新實驗室的方式,為有需求或想要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在實踐中,加強學生之間的討論與交流,還能夠實現自我技能的提升,間接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激發其關于創新創業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在建設網絡教學平臺后,學校需聯合企業共同建立線上創新產業的學習基地,利用該基地助力學生動手研發,并為其提供相關專業的項目,加強技術性訓練,在實踐的過程中,老師要積極的參與進去,并在學生遇到難題時對其進行技能指導。同時還可以開展創新創業項目競賽,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的平臺,在比賽過程中,使更多企業關注到優秀人才,進而加固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并促進二者長遠發展[2]。
2.3結合企業與行業工作的要求
大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是提高其創新創業能力的關鍵,也是開展培養教學的重要前提,只有極強的思維能力才能促使學生有效的投入到創業的活動中。因此,為了滿足企業社會型人才需求,高校需將企業與行業工作時的具體要求有效的結合在一起,進而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以及綜合能力,定期開展實踐活動,并將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引入到創新創業的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完成實踐活動。在結合企業與行業工作要求時,也可以與相關企業進行溝通,帶領學生進入企業內部切身感受工作環境,使其認識到企業的崗位職責,在崗位中完成項目的實踐。此外高職院校可以建設雙師型教師團隊,并確保每一位老師都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掌握完整的理論知識,進而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在教學過程中,將行業所需的社會知識導入到課堂的教學中,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實現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加強教學監督與管理,并邀請企業或行業中有權威的專家參與到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教學中,為學生講解相關知識,也要建設完善的創新創業監管機制,使培養教學得以有效進行。
結束語:綜上所述,產教結合校企合作在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保證該模式的有效進行,高職院校以及老師需掌握正確的教學方法,通過創建完善的融合體系、明確工作要求等,使其發揮最大效能,有利于為我國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的技術型人才,并滿足企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邢楠,楊雅迪,張海潮.產教融合視角下財經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36(12):6-9.
[2]張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研究[J].質量與市場,2020(19):127-129.
作者簡介:
李永端(1983—),女,漢族,湖北省十堰市人,講師,工學碩士,單位: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十堰 4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