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利
摘要:近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中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積極推進政府倡導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本文主要針對河南中職院校電商專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旨在發現培養模式中的一些問題并積極提出解決思路。
關鍵詞:中職;校企合作模式;改進措施
近些年從國家到地方政府對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越發重視。中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基礎環節,加強中職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變得尤為重要。中職電商專業對實踐性要求較高,新模式、新技術更新較快。中職院校要想培養出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的電商應用人才,必然離不開校企的深度合作。
一、河南中職院校電商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主要類型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是指學校和企業為主體,利用雙方資源優勢,共同培養適應企業需求的實踐型人才,實現學生、學校、企業、社會等多方共贏。經調查發現目前河南省范圍內中職電商專業校企合作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一)以學校為主體同時依托校外基地的培養模式
這種模式是校企合作程度最低的一種模式。該模式下,中職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占據主導地位,承擔培養任務,獨立制定電商專業學生的培養方案、課程計劃,教師根據學校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開展教學活動,企業不參與。學校選擇合作企業,依托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實習基地,在學生完成校內課程后,安排其進入合作企業實習,讓學生了解真實的企業運營狀況。通過在崗的職業技能實踐,充分鍛煉學生的電商實踐能力,將教與學、學與做相結合。
(二)企業課程融合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融合企業課程的培養模式是指學校結合企業的用工需求,在教學計劃外加入企業相關技能知識,由電商企業或者電商行業協會委派相關的人員利用學生課余時間進行授課,將企業的實際應用操作內容直觀的講給學生,不向學生收取額外培訓費用。等到學生學業結束后,通過用人單位篩選考核,將合格的學生由學校統一安排到企業實習并就業。在這種培養模式下,中職院校在校企合作中仍占據主導地位,企業只是在業余時間參與教學實訓指導活動。
這種模式有利于學生在校期間了解企業用人要求,有針對性的提升自身能力,但缺點就是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深度不夠。
(三)訂單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訂單型人才培養模式是校企合作模式中合作較深入的一種模式。電商訂單型培養模式,即學校與企業簽訂電商專業人才培養合同,招生和招聘同步進行,教學與實踐同時開展,達到學習就業一體化。由企業提出人才培養目標,校企聯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在培養過程中企業提供專業人員到學校教授學生實訓內容。這種全面深入的合作培養模式使學生的電商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需求精準對接,順利就業。
在該模式下,學校教師可深入企業參觀學習,促進教師對電商行業全面深入了解,幫助教師更好完成教學任務。學生最終的考核內容、方式以及成績由學校和企業老師共同認定。
二、當前河南中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府缺乏全面有力的支撐措施
一、中職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法規不夠健全。政府在相關的合作法律法規中多以“鼓勵”、“倡導”為主,無具體、明確的法律規定,無法保證校企合作主體的利益。二、缺少相應的校企合作質量監察部門。職業教育沒有專門的質量監察部門,這就使得部分學校和企業的合作有形無實。三、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運營機制。中職院校校企合作需要多方的通力合作,怎樣能夠有效連接各個部門和組織就需要有效的校企合作運營機制。
(二)企業的參與度低,授課效果不夠理想
在很多校企合作中,出于投入產出考慮,企業并不想深入的參與學生的培養任務,而且選擇的專業技術人員由于沒有經過系統的教學訓練,缺乏教學經驗等使得授課的效果大打折扣。企業培訓講師在短時間內無法提升其教學經驗和能力,導致中職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培養效果不能夠盡如人意,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淺層次合作,無法更深入的合作。
(三)學校在教學和師資上不夠完善
在中職院校校企合作中,由于教材更新速度慢,使得教學環節不能有效的跟上實際應用,學生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往往落后于實際技能訓練。再者,中職院校“雙師型”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加強。除了“雙師型”教師絕對性人數少之外,高學歷、高職稱的“雙師型”教師更是少之又少,不能有效滿足日常教學要求。
三、電商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進措施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支撐橋梁作用
政府作為校企合作的推進者應不斷完善中職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規,通過法律條文來明確保障各方的利益。同時設置校企合作質量監管機構,對校企合作進行有效的監督,避免一些組織鉆政策漏洞。健全中職教育校企合作運營機制,促進中職校企合作過程中多機構、多組織的有效聯合,增進校企聯合人才培養的實質效果。
(二)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提升企業講師的教學能力
依靠行業協會帶動企業積極參與校企合作,承擔人才培養的責任,使行業、企業、學校積極參與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承擔社會責任。要提升企業講師的教學水平。教學能力強的企業專業講師能更好的向學生傳遞行業發展的最新資訊和最前沿的專業技能,傳授自身的實踐經驗。提高企業專業講師的教學水平也是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效果的措施之一。
(三)完善學校教學環節,加強“雙師型”人才隊伍建設
邀請老師、企業人員和學生共同參與學校自用教材的編寫,將行業的近況和專業新技能編入在內,解決專業教材更新慢的問題。編寫出符合企業人才需求的,教師擅長的,學生喜歡的自用教材。學校除了鼓勵老師參與校外實踐外,應聯合行業協會或企業為教師提供參觀、培訓等各種學習機會,增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四、結語
總言之,中職院校電商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多方的通力合作,需要更完善的法律法規和靈活的運營機制來保障實施,同時需要企業和學校進行充分溝通,培養出滿足企業需求的人才,實現多方的互利共贏。
參考文獻:
[1]張慶發.中職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研究[J] .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8.
[2]劉林鳳.中職電子商務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學模式探究[J] .科技視界,2018.
課題項目:河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課題——河南省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合作現狀及長效機制研究(ZJC18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