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鑫
摘? ? 要: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促進人們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風景園林規劃作為近年來深受大眾喜歡的建筑項目,不僅在城市規劃中大放異彩,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也逐漸嶄露頭角。結合時代發展元素,創新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打造符合當代人需求的風景園林,展現園林的獨特性,實現現代藝術與園林風景的完美結合。本文結合當前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設計需求,提出幾點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創新設計建議。
關鍵詞: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創新思維
1? 引言
風景園林規劃在不同地域和環境中具有不同的發展特征,作為設計者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首先,根據當地的風土民情和實際發展因素為基礎,明確規劃設計主題和規劃方向后,結合本土文化以及歷史內涵進行設計;然后積極搜集資料和群眾需求,合理創新與優化設計內容,打造具有獨特性、實用性和觀賞意義的風景園林,不僅能夠彰顯當地歷史文化韻味,也能夠體現園林的實用功能。
2?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現狀
2.1? 缺乏創新思維
很多風景園林在設計之初就過多考慮設計感的因素,模仿和追求現代化科技感成為了多數園林設計的主要概念,盲目追求所謂的設計感,導致設計者本身成為了設計理念的“搬運者”,嚴重缺乏創新思維與個性化內容,忽視當地群眾的實際需求,影響園林的整體實用性能,缺乏長期吸引力,也會讓缺乏“內涵”的園林設計成為簡單的“綠化建筑區”,喪失風景園林的獨特韻味[1]。
2.2? 忽視地方文化
因地制宜,尊重地方文化,能夠賦予風景園林獨特的“靈魂”,每個地區都具有獨特的發展文化,將歷史文化與地域發展相結合,能夠有效提升風景園林規劃的內涵。但是目前我國的很多地區為了完成任務,空洞的引進優秀規劃設計案例,模式化甚至量產化的開展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嚴重忽視了地方文化的重要性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創新思維的重要性。缺乏靈魂的風景園林,不僅風格體系不適合當地文化發展內容,也無法滿足觀賞群眾的基本需求[2]。
3?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創新方向
3.1? 功能需求
從古至今,風景園林的主要目的就是美化環境和滿足實際功能需求。在設計過程中,積極創新園林的設計理念,提高園林的使用性能,不僅能夠提高風景園林規劃的設計感,吸引人們感受園林的獨特性,也能夠讓參觀和使用園林的人們感受到設計者的“匠心精神”,達到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目標。具有功能性的風景園林,能夠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即使在細節方面有所欠缺,人們也會“愛屋及烏”,尊重園林的實際價值和創新精神。
3.2? 民族文化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園林設計的存在可以追溯到數千年以前,經典的園林設計一直是現代園林設計者的模仿“樣本”。傳統造園到現代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經過歷史的發展與沉淀,其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已經突破了風景的局限性。作為新時期的園林文化傳承人,尊重民族文化并合理利用,保持熱忱的學習心態,結合當地民族發展特點和民族文化,積極創新及優化風景園林規劃方案,打造出具有獨特韻味和民族精神的風景園林,弘揚中華傳統民族精神及園林文化,展示人類不斷進步與發展的進程,協調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關系,是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終極目標[3]。
3.3? 空間序列
專業設計內容中,空間序列是重要的結構元素,展現的是設計者的藝術功底和文化知識底蘊。空間序列不僅涉及園林建筑功能和空間層次安排的重要性,也能夠通過設計者的巧妙構思,賦予風景園林獨特的風格和使用性能,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例如:利用色彩搭配、材料的選擇組合、燈具的排列方式等細節構建完善的空間序列,層層遞進,引導并聚焦人們的視線,巧妙的構思突顯園林主題,整體框架使用現代化元素彰顯設計感,細致結構融入傳統元素體現建筑厚重感,立體構建完整的園林空間結構,吸引人們沉浸在風景觀賞當中,引導人們不斷探索風景園林區域,體會自然風景與人工風景的巧妙之處,營造舒心的環境讓人們感受到靈魂的放松與安寧。
3.4? 自然詩意
中華傳統文化中,自然文化源遠流長。“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先人的哲學智慧讓人望塵莫及,但是其中揭示的自然規律也體現了風景園林設計中自然元素的重要性,給予后人尊重自然的訓誡。尊重自然環境的發展規律,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融入自然元素和成分,設計出現代化城市中的“桃花源”,感受“怡然自得”的幸福愜意,讓身在其中的人們不自覺就會放松精神,感受到大自然的詩意。尊重自然不僅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哲學理念,也能夠將中華傳統文化和詩情畫意的氛圍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尊重自然發展規律,在現代化快節奏社會中打造具有理想主義概念的風景園林,推動園林事業發展的同時,讓人們可以在家以外的地方感受到自然的“溫暖”。
4?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創新設計建議
4.1? 結合發展需求,融合民族文化
風景園林規劃的初衷是為快節奏生活的人們提供一處溫馨的園林環境,其中的設計靈感以及實際需求,需要通過群眾的實際反饋進行設計,在風景園林設計方案制定之前,征集大眾的意見,滿足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不僅能夠提高當地群眾的認同感,也能征集一些優秀想法和建議,激發設計者的靈感,推動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穩定開展。例如:利用網絡社交媒體,開展一些問卷調查或者設計靈感征集活動,收集各個年齡階段群眾的意見,通過整理和統計,集中大眾普遍需求進行靈活設計,同時為群眾展現園林工程進度,完成城市規劃的和諧發展。
4.2? 借鑒傳統設計,實現“古今結合”
我國傳統園林設計具有一定的歷史發展文化,借鑒傳統設計理念,吸收其中的精華元素,將傳統元素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碰撞出全新的火花與設計靈感,展現傳統民族文化的同時,融入現代科技的先進理念,提高當代風景園林的設計水平,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的人民群眾。年輕群體喜歡古風古韻,拓展見識的同時,感慨古代建筑文化的精髓;中老年群體喜歡懷念傳統技藝,感受傳統文化的韻味。借鑒傳統設計元素,適當融入現代科技,能夠讓不同群體感受到園林設計的巧妙性,激發群眾的民族自豪感。
5? 結束語
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需要建立在實用的基礎上,配合城市規劃和環境維護工程,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創新現代科技理念。創新思維的設計不是“空穴來風”,需要通過文化的沉淀與經驗積累,逐漸掌握大眾實際需求和設計靈感,創造出具有現代化風格與傳統民族文化的現代化風景園林。
參考文獻:
[1] 吳優.淺析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創新思維[J].明日風尚,2017(7).
[2] 黃琴.淺析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創新思維[J].建筑知識,2017(14):173~174.
[3] 談旭.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創新思維[J].南方農機,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