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開展,古詩詞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重,這和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文化自信也是相通的。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是對漢語言文化的傳承,兼具了文字、意境、文學、審美、人文、思維等魅力,是傳承民族文化之魂,奏響語文教學新樂章的重要素材。為了促進我國中小學生的全面成長,我國提出了核心素養體系,這對于優化當下語文教學現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古詩詞教學產生了強烈的化學反應。語文核心素養對于高中古詩詞教學具有指引作用,貫穿了學生語文思維、語言能力、審美鑒賞、文化傳承者四大語文教學理念,也是對古詩詞文化的深度挖掘,值得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來推廣和運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古詩詞;實踐策略
隨著新高考政策的改革,古詩詞在高考語文試卷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重,針對古詩詞考查的深度越來越深,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古漢語常識,同時需要學生具備獨到的文化見解,這是當下古詩詞教學的重點研究方向。當前高中古詩詞教學中還存著一些問題,例如古詩詞教學過于碎片化,針對某一首詩詞進行逐字逐句翻譯,缺乏系統性梳理;忽略了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教師很少引導學生透過文字探究古詩詞更深層次的韻味;古詩詞鑒賞呈現模式化的現象,很多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側重于解題技巧的傳授,讓很多學生形成了思維定式,忽略了古詩詞蘊含的審美價值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古詩詞教學的有效開展,而核心素養體系的出現恰恰為高中語文教師提供了一個優化古詩詞教學的新路徑,本文主要是通過剖析問題,歸納出利用核心素養理念優化高中古詩詞教學的策略。
一、?當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古詩詞語言學習呈現碎片化
在古詩詞教學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境,語文教師苦口婆心地翻譯古詩詞,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歸納出每一句詩所用的修辭手法,采取的是分裂式教學思維,沒有站在更為宏觀的角度分析古詩詞。學生雖然是了解了每一句詩的意思,但是卻破壞了整首古詩詞的美感,學生全程都是在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很少有自己的意識,缺乏自主學習古詩詞的能力。
(二)語文思維發展膚淺化
語文思維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也是影響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關鍵因素。當前古詩詞教學中,主要是分為背誦、翻譯、寫作手法賞析這三個層面,對于深度語文思維的培養是比較欠缺的。很多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一般都是圍繞古詩詞考試題目來開展,課堂提問主要是以寫作手法、詩句翻譯、尋找“詩眼”等固定問題為主,這樣的提問方式不利于學生語文思維的發展。
(三)審美鑒賞呈現統一化
我國古詩詞佳作眾多,蘊含著不同的情感、主題,我們在鑒賞古詩詞時,應該結合不同創作主題進行多元化鑒賞,而不是采取一概而論的鑒賞方式。但是當前高中古詩詞鑒賞教學中開始逐漸統一化,主要體現在教師鑒賞思維固定化,需要學生能夠獨立翻譯每一句詩,找到“詩眼”,體會古詩詞歌頌的對象和情感,更側重于文字層面的了解,沒有挖掘古詩詞本身的審美價值。正所謂“一千個讀著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應該去限定學生的思維,教師應該鼓勵和引導學生有自己的獨到的見解,能從古詩詞中品讀出自己的味道,提升學生的學習、情感體驗。
(四)古詩詞文化傳承呈現形式化
古詩詞可以說是傳統文化的縮影,不僅體現了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蘊含了中國人獨特的智慧以及情懷,是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載體。但是很多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雖然意識到要進行文化傳承教育,但是卻苦于找不到有效的途徑,大多數教師都是采取古詩詞背誦,增加學生的古詩詞儲備;制作精美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了解古詩詞意境等形式,這種傳承方式過于形式化,可以說是“徒有其表”,并沒有啟發學生內心對古詩詞的文化認同感,文化傳承成了一紙空談。
二、?影響高中古詩詞教學的因素
(一)教師教學思想因循守舊,缺乏獨創性
高中生已經具備了獨立審美能力,再加上新媒體資源的影響,學生自身的創新思維得到了啟發,那么語文教師的古詩詞教育思維勢必需要做出創新,否則將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階段的教育任務比較重,很多語文教師都是按照古詩詞考試題目來制定教學方案,結合不同篇目古詩詞設計問題、逐句翻譯、重點詞語解析等,課件制作精美,問題設計嚴絲合縫,學生全程按照教師的既定路線來走,古詩詞課堂成了一潭死水。
(二)教學內容局限化,課內外銜接出現問題
古詩詞教學并不是只有背誦和寫作鑒賞,新高考對于古詩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語文教師要拓展教學視野,培養學生的獨創能力。目前古詩詞教學主要素材就是課本,要求學生準確背誦課本上素有的古詩詞,了解古詩詞基本的寫作手法、情感意境的分類等,把古詩詞局限在了教材這一方小天地內,學生對古詩詞缺乏大局觀的了解。核心素養中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審美和創造能力,這就是要求注重教學內容的創新,古詩詞教學不能僅僅局限在教材上,要做好課外古詩詞的銜接。
三、?以核心素養為視角優化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一)構建“三位一體”閱讀體系,強化古詩詞語言魅力
閱讀是學習古詩詞的第一個環節,筆者認為語文教師可以積極構建“三位一體”閱讀體系,做好教讀—自讀—拓展閱讀三個閱讀環節的指導,強化學生的古詩詞語言能力。例如教師在講授李清照的《聲聲慢》時,教師要針對這首詞獨特的韻律進行分析,連用了七組疊音字,此外,這首詞中長短句的搭配十分靈活,打破了傳統的宋詞格式。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誦讀,做好情感充沛地閱讀,掌握閱讀節奏,初步感受古詩詞的語言美。教師在指導學生自讀環節時,可以引導學生記住古漢語辭典,進行探究式閱讀,例如查詢“戚戚”“這次第”等詞語的含義,體會整首詞的情感意境,標記出自己最喜歡的幾句,進行深度閱讀,這是學生自主精讀古詩詞的第一境界。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批注,記錄自己精讀過程中的收獲。李清照是我國婉約詞派代表,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最喜愛的李清照的詩詞,在班級內進行誦讀分享,讓學生利用本節課學習到的節奏感、停頓等來誦讀自己喜歡的詩篇。語文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自讀進行點評,針對學生存在的疑惑和不足進行完善,為“三位一體”閱讀體系做好課堂總結,讓學生掌握古詩詞的語言鑒賞技巧。
(二)巧妙設計古詩詞探究情境,強化語文思維培養
筆者認為語文教師要做好古詩詞導入環節,既可以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古詩詞課堂有聲有色。例如教師在教授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可以結合微視頻展示各個文學家對于赤壁的描繪,結合赤壁浪花飛起,懸崖聳立險峻的地勢,由此導入蘇軾的這一作品,蘇軾留下了很多關于赤壁的詩篇,這是為什么呢?學生順著教師的這一問題開始探究,了解到這首詞創作于蘇軾被貶黃州期間,滿腔抱負無從托付,心中憤懣不平,遙想當年周瑜、諸葛亮、曹操的英姿,抒發了抑郁不得志的情懷,憤懣之中卻包含對國家政局的擔憂、對忠義精神的堅守等。例如在賞析《春江花月夜》這首傳世佳作時,可以采用詩配樂的形式來開展教學,這首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游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現了迥絕的宇宙意識,創造了深沉、寥廓、寧靜的境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誦讀,談一談自己對于這首詩的認知,如何理解詩中流露的對于生命更替、人生起伏的感慨,引導高中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和未來人生規劃進行探討,啟發學生對于未來的思考,這就是古詩詞對于學生語文思維的啟發。
(三)開展多元化古詩詞鑒賞教學,提升學生審美與創作能力
古詩詞就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需要我們整體進行把握,把握每一首古詩詞的整體藝術風格,在對于每一句詩進行具體的分析,掌握整首古詩詞的意境,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教師在古詩詞鑒賞教學中要做好宏觀和微觀的把控,從語言、意境、情感、創作手法上進行鑒賞,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鑒賞姜夔的《揚州慢》時,可以首先從煉字上進行賞析,詞中“廢池喬木,猶厭言兵”中此人沒有直接表達人對戰爭的厭惡,而是反其道行之,利用毀壞的城池、凋零的大樹來表達對戰爭的厭惡,一個“厭”字既寫出了戰爭的殘酷,也表達了此人對戰爭的痛恨和對底層百姓的同情。在鑒賞這首詞時還要注重對此人的生平事跡進行介紹,方便學生了解他的創作特色,姜夔人生坎坷,留下的作品很多都是感慨個人身世、抒發家國情懷,鑒賞他的作品之要體會他華美的創作語言,清幽冷峻的意境美,常常會通過美好與丑惡的對比,抒發自己對于國家政局的擔憂以及自己超然于世,飄然不群的個性。
(四)做好古詩詞教學延伸,升華文化傳承魅力
筆者認為古詩詞教學可以積極融合新媒體資源,融合一些學生喜愛的關于古詩詞的電視節目就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例如語文教師可以融合最近幾年風靡全國的《中國詩詞大會》,帶領學生欣賞古詩詞達人的風采,例如奪冠的女高中生武亦姝,讓學生意識到古詩詞龐大的資源庫,利用飛花令、詩句組合、古漢語知識等比拼環節,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新媒體資源可以看作是學習古詩詞的數字化工具,學生結合視頻來記憶古詩詞,比傳統的死記硬背更容易接受,記憶得也會更加牢固。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音樂來開展古詩詞教學,例如央視一檔《經典永流傳》欄目,主要是把古詩詞改變為歌曲,運用演唱的方式來進行古詩詞文化的傳唱,例如家喻戶曉的《水調歌頭》《枉凝眉》等,讓學生以另一種方式來學習古詩詞,感悟到古詩詞和音樂的融合,加深對古詩詞文化內涵的了解。新媒體資源為古詩詞文化傳承開辟了新的道路,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興趣和教材,引入恰當的節目資源,升華文化傳承的魅力。
四、?結語
總之,核心素養正在逐步成為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新起點,語文教師要積極融合這一理念,踏上新的古詩詞教學征程,全面培養學生對于古詩詞文化的了解和運用能力,讓這一民族文化瑰寶可以一代代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唐波.探析語文核心素養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的培養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9(35):39-40.
[2]林晶.語文核心素養下高中古詩詞閱讀教學探究[J].名師在線,2019(21):4-5.
[3]陳菲.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文學教育(下),2019(7):86-87.
[4]陳易海.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2):75-77.
作者簡介:徐艷,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