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素質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關鍵在于做好教師培訓,提升教師培訓效能。教師培訓班團隊建設可有效提升教師培訓效能,通過有效“破冰融冰”活動打破交流藩籬;激發參訓者主體意識,提升管理效能;為參訓者搭建交流平臺,實現同伴互助;開展豐富的文體活動,提升參訓者綜合素養。
關鍵詞:教師培訓;團隊建設;凝聚力
教師培訓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環節,是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教師培訓工作,著力點不僅在于培訓形式、培訓內容等,更在于加強班級團隊建設,形成班級較強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此來推動教師綜合素養和專業能力的提升。無論是國培、省培及市級教師培訓,在短期及中長期教師培訓班開展團隊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破冰融冰”,打破交流藩籬
“破冰”是指打破人際交往間懷疑、疏遠的藩籬,就像打破嚴冬厚厚的冰層。破冰活動就是為短時間內消除參訓學員之間的陌生感,盡快熟悉并在游戲活動中加深認識,增進情感,使學員在舒適愉悅的氛圍中盡快融入集體大家庭,為培訓學習打好心理基礎。[1]“破冰”活動設計靈活多樣,針對不同培訓項目、培訓時長及培訓對象特點各有不同。例如,在幼兒教師培訓中,根據幼兒教師的特點,可設置游戲,用“擊鼓傳花”形式完成自我介紹,播放節奏明快的樂曲,由班主任控制樂曲暫停鍵,樂曲暫停時花傳至誰處,由誰做自我介紹,有才藝的老師同時可獻歌一曲,迅速活躍氛圍,消除陌生感,拉近彼此距離。再比如,教育干部培訓班的破冰活動,可開展拓展訓練,其核心目的就是在短時間內建立小組成員之間彼此信任的基礎,深化團隊協作能力。在共同目標指引下,大家克服恐懼,齊心協力,精誠團結,順利完成任務,更在互動中迅速熟悉,打破陌生感,加深情感交流。這既為后續培訓學習和管理打好堅實基礎,同時更提供給教育干部們一種管理啟發,一舉雙得。
2 激發主體意識,提升培訓效能
現代管理理論認為,對集體的有效管理是建立在對個體的管理基礎之上,他人管理是外因,自我管理、自主管理才是內因,才是被管理者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真正發揮,才能充分提升管理效能。所以,要在培訓班開展團隊建設,提升培訓管理效能,必須要倡導參訓者自主管理,自我服務的思想,最大限度激發參訓者主體意識的發揮。在教師培訓中,首先成立班委會,讓學員參與班級管理。班委會成員的選舉,可通過破冰活動進行,大家在熟悉的基礎上,相互了解,通過大家民主推選產生,這種方式產生的班委會,會更有信度。他們身份特殊,同時兼具學員和管理者身份,與班級其他成員深入融合,同時又是學員與班主任之間聯系的紐帶,在班級管理及培訓服務等事項中可成為班主任的有效助手,實現高度自治,大大提高班級管理效能。其次,無規矩不成方圓,班委會和學員共同參與制定班級紀律。任何培訓目標達成都需要一定的紀律制約。在班主任積極引導,明確培訓目標基礎之上,可由學員分組交流討論,制定班級公約。[2]經過在全班交流公示后達成共識,以期全體參訓者能共同維護學習紀律。由參訓者自主討論、共同制定的班級公約,更能得到有效實施及執行,管理效能加倍。再次,分組成立學習共同體,確立小組長,主持組內交流研討活動。在主題交流研討中,由小組長主持組內討論,加強同伴互助,最后由小組長或小組推薦的代表進行班級交流,共享小組討論成果,使學習效能大大增強。每次講座結束可由學員總結,或談體悟,或分享收獲,同時更是對專家講授內容的一種當堂即時反饋,如此充分激發參訓者主體意識,班級呈現出高度自治良好局面,大大提升培訓管理效能。
3 構建交流平臺,助力學員互助
培訓項目時長不一,短則三五天,長則月余,培訓具有一定時限,培訓的深度和廣度都會受時限影響。如何在有限的培訓時間內發揮更大的效用,達成培訓目標,這是培訓實施者必須考慮的問題。在培訓項目實施之初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便利,在培訓準備階段便成立班級QQ群、微信群以及師訓寶app交流群。一方面充分了解學員的培訓需求,另一方面是為學員搭建交流平臺,方便大家分享經驗,交流心得,共享智慧。參訓者可提前加入班級網絡交流群,比如可登陸師訓寶,了解培訓日程,做到心里有底,也可自主交流,訓前談期待,訓中分享感悟,訓后即時反饋,共享智慧。在交流學習中,加強同伴聯系,拓展交際圈,收獲友誼與快樂,使培訓突破時空限制,增強培訓效能。除網絡交流平臺外,還可搭建實體交流平臺。首先,鼓勵學員在培訓中分組分期制作簡報、美篇等,并將其打印出來在班級展示角呈現分享。其次,將專題學習心得和校外參觀感觸及時進行梳理,并整理成文出冊,供大家課余翻閱交流。這種模式有效助力學員多向交流,實現廣義同伴互助,極大激發參訓者學習興趣,同時在制作美篇、簡報的過程中更鍛煉了大家的思維能力與寫作能力,在互助交流中形成班級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例如,在中學骨干教師培訓中,參訓者經過域外名校的參觀學習,感觸深刻,將學習內容結合自身感受整理成美篇發表,寫成一個主題系列,借助自媒體的傳播力量,使外出學習取回的真經傳播給更多同行,實現互助提升,真正將培訓效能擴大化,實現培訓資源深度開發與利用。
4 開展文體活動,提升綜合素養
活動是教育信息傳播的載體,多彩的活動也是培訓團隊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的主要手段。培訓方案制定與實施不可將目光只盯在培訓課程、專題課的質量和學員的聽課投入度,更應關注學員的課余生活和參訓的快樂感。課余開展豐富的文體活動,讓參訓者在活動中增進交流,加深情感,可有效提升培訓效果,增強班級凝聚力,這也是班級團隊建設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比如,在語文骨干教師培訓中,開展學習競賽,讓學員在精彩的活動中展現學習收獲??山M織主題論壇、詩文朗誦、讀書會、展示角等活動,豐富學員生活,提升技能,寓教于樂。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舉辦“詩意教育、初心永駐”主題聯歡活動,既迎合時代主題、滲透德育,又豐富參訓者文化生活,提升涵養,更獲得快樂,活動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教育干部培訓中開展籃球友誼賽,邀請培訓部門的教職員工與參訓者共同參與,讓大家在體育競技中,鍛煉身體,釋放壓力,增進交流,愉悅身心,加深情感。另外,有些項目短小精悍,培訓課程安排較滿,可充分利用課間“見縫插針”穿插活動,如播放歌曲、主題教育視頻、微電影,組織熱身小游戲等,盡力調動學員熱情,讓學員感受到培訓是充實而又溫馨,緊張而又活潑的,有效促進培訓效果,提升參訓者綜合素養。[3]
教師培訓班團隊建設是實現培訓效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效手段,可通過形式多樣的破冰活動打破學員間的陌生感,消除溝通的溝壑,調動參訓者的主觀能動性,為參訓者搭建有效溝通平臺,激發其互助意識,開展多彩的文體活動,有效提升其綜合素養,實現培訓效能最大化,助力教師快樂成長、全面發展,為實現教育公平打好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林穎,沈小友.讓班級文化在中小學教師培訓中綻放魅力[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3,14(06):79-81.
[2]趙宏.教師培訓中的班級文化建設[J].廣西教育,2015,29(08):11-12.
[3]楊虎.高校黨政干部教育培訓中的班級文化建設探研——基于北京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探索實踐和學員的培訓反饋[J].繼續教育,2015,29(12):3-6.
作者簡介
黃瑞娟(1984-),女,漢族,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教師培訓,化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