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鈺潔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育人的社會性教育活動,對于喚醒學生的心靈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和喚醒心靈教育的理解,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促進心靈和諧、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結合心理疏導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過程中要情理結合的途徑喚醒學生心靈。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喚醒;心靈教育
由于現有的教育模式的僵化和社會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對于學生心理層面的教育還有待提高,出現了許多教育問題,例如學生厭學沉迷游戲、思想品德素質低下、三觀不正等現象,這是急需解決的教育問題,需要我們進行喚醒心靈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塑造人、發展人的社會性教育工作,對喚醒學生心靈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如何通過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喚醒學生心靈的教育,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與心靈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獨特的育人功能,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各項素養,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和內在價值,從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喚醒學生的心靈有重要的意義。
(二)心靈教育
馬斯洛的以自我實現為核心的“心靈教育”理論,認為人類存在著把自我中潛在的東西變成現實的基本傾向,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幫助人成為人,使人的潛能盡可能地充分發揮,教育要重視個人的發展,發揮主觀能動性,為學生潛能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心靈教育尊重人的性命和尊嚴,使教育者充分感受到自我的意義和尊嚴,只有進行心靈教育,才能喚醒學生的心靈。
二、思想政治教育喚醒心靈的途徑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促進學生心靈的和諧
“目前學界所說的‘心靈和諧主要是指一個人與自身的內在和諧,特別是他的思想情感與自己理想信念及各種價值觀念的和諧,即他的各種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具有有機統一性,各因素彼此融合而無分裂狀況。”這是一種主觀的狀態,但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在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影響下,人們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受到各種思想的沖擊,面對這些,如果沒有一個和諧的心靈,就會容易迷失自我,更何況是還未完全成熟的學生,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構建個體心靈和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喚醒學生的心靈,必須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心靈和諧的作用。第一,要加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讓學生懂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正涵義,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心靈正確的發展。第二,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只有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使學生認識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堅定的內心可以使得學生心靈能更加和諧穩定。第三,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倡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為培養學生和諧的心靈打造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當學生面對各種價值觀的沖擊,一個好的社會環境、堅定的內心、正確的三觀、包容的心態,才會保持心靈的和諧。
(二)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時所采用的一切物質、文化和信息等要素的總和。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用得是否合理、科學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也對能否喚醒學生心靈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選擇,面對眾多的資源,要根據教育的目標來選擇,對于針對喚醒學生心靈的目標,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人文性教育資源。其次是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的使用,提倡體驗式的方法,讓學生獲得一些真實的情感體驗。例如戰爭文學,戰爭文學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以紅巖的小說為例,小說中的理想堅定、不懼酷刑的中國共產黨人,具有其他文藝作品難以相比的感染力,在活動過程中,老師可以帶當地的學生實地參觀革命烈士館、渣滓洞,讓他們懂得我們當今的和平幸福生活是有這么一群人,用鮮血付出、用生命堅守換來的,以此達到感化學生的心靈,做到用思想政治教育喚醒學生的心靈,從而對人生的價值有所感悟,珍惜當下的生活,堅定我們社會主義的信念和信仰,最終實現喚醒心靈的目的。
(三)結合心理疏導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使用心理疏導法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來喚醒學生心靈,是針對部分有嚴重問題行為的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導內涵既包含有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等方面的內容。但也不局限于其所包含的領域,而是從更為廣闊的視域來對人們心理、思想等問題進行疏通引導,并且由于心理疏導者的主體不同.其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也有了很大的區別?!庇捎谇嗌倌甑乃枷胄睦硎謴碗s,對于具有問題行為的學生,很難找到真實的問題和原因,更難談喚醒他們的心靈,因此基于心理疏導法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在喚醒學生心靈過程中,要結合心理疏導法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心理疏導的過程中,要尊重理解學生,以一種平等態度,真誠的態度與學生交流,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使學生能夠信任自己,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條件。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身心放松的時候,更容易接受他人的觀點。并且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方式方法,循序漸進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逐漸改變的過程中,讓他體會到個體的價值和意義,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和理想信念,最終使得教育觸及到學生的心靈,實現喚醒心靈的終極教育目標。
(四)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情理結合
想要思想政治教育達到喚醒心靈的目的,就必須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情理結合,因為學生是一個獨立、完整、有生命意義的人,他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識,教育者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不僅要講道理、擺事實、以理服人,更要注重教師與老師的情感交流,以情動人,用情感人,喚醒人的心靈屬于更高層面的教育,所以更應情理結合,進行情理交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對學生進行理的教育方面,教育者要明白說道理講事實的“理”不是“說教”而是道理、理由,只有正確的道理才能服人,關鍵在于以理服人。在對學生進行情的教育方面,首先應該站在學生的方面思考,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懷,尊重學生,讓學生感到自己的重要性,防止各種心理問題。
參考文獻:
[1]李平.心靈和諧:思想政治教育的個體價值訴求[J],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2014.
[2]郭大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導方法[J],教育研究,2015.
[3]歐陽暉. 談戰爭文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語言文學研究.2017.
[4]雷驥.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個體心靈和諧過程中的作用[J],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