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珊怡
摘要:廣場舞在很多地方都以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出現,是集健身與形體的活動,并配有節奏性強的音樂,在以廣場為代表的寬闊地帶進行開展,是當前我國中老年人的重要鍛煉形式。廣場舞近年來呈現出藝術性、健身性等特點,在表現形式和表演內容上也很豐富多彩,在廣場舞的發展過程中也有文化之間的碰撞、文化之間的鏈接,充分代表了我國精神文明建設與廣場文化建設之間的融合過程,有利于公共行動的開展。本文針對當前廣場舞的特點進行分析,結合它的發展與管理進行探究。
關鍵詞:廣場舞;碰撞;文化鏈接;公共行動
廣場舞是近些年來我國各地區所興起的一種群眾文化,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社會現象,隨著廣場舞的熱度不斷攀升,人們對它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我國在城市化進程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特別是城市基礎建設在廣大市民中取得的較好的反響,廣場文化也由此而生,城市廣場是為市民提供免費的休閑娛樂場所,其中舉辦的各類文化娛樂活動也多種多樣,廣場舞的開展具有群體性,為廣場文化帶來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一、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意義
(一)促進文化生活,有益陶冶情操
廣場舞在個大城市中隨處可見,是人們群眾的重要娛樂形式,且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廣場舞具有趣味性和藝術性,同時兼顧健身功效,對于群眾的日常生活有調劑的作用,同時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設,是促進文化生活和陶冶情操的重要活動。廣場舞的特點是參與者按照排列好的隊形,根據音樂的節奏進行舞動,動感的節奏給人以輕快的感受,無論是跳舞者還是圍觀的群眾都能被廣場舞的氣氛所帶動,不僅可以鍛煉身心,還能提升人們的精神狀態。特別是很多人在忙完一天的工作之后,出來跳跳廣場舞可以有效激發良好的心態,對建設和諧社會的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在人們的鍛煉之余還改變了生活態度和生活觀念[1] 。
(二)調節生活節奏,有助強身健體
廣場舞是一項集體活動,在一般情況下組織者會安排在晚飯時間之后,照顧了大多數人的作息時間,由于是自發性活動,所以它沒有強制性的時間、地點,對于參與者的自身條件也沒有太多要求。很多時候廣場舞的時間并不固定,大家都是在晚飯之余出來進行遛彎,廣場舞由于大多數是方陣隊形,所以人們可以隨時加入到隊伍中進行活動和學習。很多人由于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感覺到身心疲憊,如果在晚上的時間不能有效放松就會讓第二天更感覺疲累,廣場舞的運動量適中,還能有效舒緩緊張的神經,參與者在舞動中讓大腦和身體都處于放松狀態,以此改善個人的健康。所以說廣場舞適合于各個年齡段的人們,也鼓勵更多的人們參與進來,調節生活節奏,有助于身心健康。
(三)豐富群眾精神需求,有利和諧社會發展
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領域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全面提升了全國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所以人們的需求也從物質層面上升到了精神層面,在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后就更加向往高層次的精神文化世界。精神文明建設是滿足于人民對于生活以外的需求,也是對另一種生活方式的向往與追求,廣場舞有效的利用了人們的空余時間,避免了人們沾染上其他不良娛樂的壞習慣,對于緩解精神壓力、消除自身煩惱有著不可多得的功效。人們在跳廣場舞的時候也會擴大自己的交流范圍,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讓人們可以更加快樂,對于我們建設和諧社會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也是滿足人們對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徑。
二、廣場舞文化的發展與管理策略
(一)加強政府的有效引導和宣傳力度
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政府的頂層設計和構思,廣場舞屬于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也需要以政府為主導,廣場舞從側面也是弘揚社會正能量的場地,對于人民群眾有著一定的教育意義,因此加大宣傳力度,拓寬群眾的廣場舞學習和鍛煉范圍需要政府提供官方的扶持與引導。廣場舞的特點是集合附近的小區居民進行,因此在宣傳上要利用社區和媒體的雙重作用,首先在社區內部進行廣場舞的作用和意義宣傳,以告示欄和通告等形式讓更多人可以了解,并選拔具有代表性的組織人員,發揮其溝通、聯系的作用,結合大多數人的時間進行場地規劃,在鍛煉強度和舞蹈練習上也要盡可能的貼合當前社會和時代特征[2]。其次是要充分現代網絡科技,成立微信群讓有興趣的人員加入進來討論和溝通,以此達到有效引導效果。
(二)加強公共場所的建設,加大對公共設施的投資
廣場舞活動首先要由符合參與者活動的場地,由于參加人數眾多所以需要有開闊的場地,廣場舞大部分在廣場中舉行也因此而得名,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群眾的文化建設必須有相應的公共基礎建設配套才能完成。我們倡導政府加快對于城市公共場地的規劃與設計,在規劃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廣場舞的發展事態,注重對于公共區域內大場地的考量。我們可以注意到很多廣場舞隊伍都需要自行帶著音響設備,但是電力能源還是一個問題,大多數廣場舞隊伍都要自備電池,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有可能面臨沒電的困擾,所以在規劃廣場的時候可以將音響設備的問題一同考慮,由于廣場舞的隊伍很多,每個隊伍都有自己不同的音樂選擇,所以建議將廣場在規劃階段就進行區塊劃分,每一個區塊內都有音響設備接入,廣場舞隊員可以插用USB接口的簡易音樂設備就能播放[3]。在廣場舉辦其他類型的文藝活動的時候這些音響設備也可以使用,要讓我們的公共資源投資有充分的發揮空間,避免浪費。
(三)注重廣場舞的安全性管理和安全措施
廣場舞對于人們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但是它畢竟屬于群體性活動,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還是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和風險存在,特別是廣場舞參與者的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的相關問題。廣場舞的很多參與者在進行活動的時候,都會講物品集中放在某一個區域,但是在跳舞的時候并沒能有效的進行看管,政府或者社區可以針對這樣的情況加強廣場的安保工作,又或者可以在廣場區域安裝一些儲物柜,既可以讓廣場舞人員自行帶鎖頭,也可以采用類似于快遞自助機的形式用二維碼存儲,這樣做既能有效保護好人民群眾的物品和財產安全,又是針對廣場地區完善基礎設施,從側面也能呼吁軍民保護好自己的隨身財物[4]。很多時候跳廣場舞的人員都是年紀較大的居民,很多老年人安全防范意識并不強,政府和街道辦事處可以聯合建立保安巡邏,針對于突發性事件制定應急響應預案,確保人們在享受廣場舞帶來歡愉同時,有效消除安全隱患,促進和諧社會的安保工作順利進行。
(四)促進廣場舞與文化建設的協同發展
廣場舞早期的階段都是一些退休職工打發空閑之余鍛煉身體的活動,但是隨著人們對于廣場舞的認識不斷加深,很多年輕人也加入到了廣場舞的活動中來,不再是以往單一的“老年舞蹈”,還出現了中青年喜歡的民族舞、鬼步舞、交誼舞等,廣場舞的文化傳播已經非常深遠,“蔓延”到了各個年齡層段,是一種頗受大眾喜愛的大眾娛樂項目活動。作為這種基層文化的代表,更多的被視為一種健身方式,但是隨社人們精神文化的不斷豐富,廣場舞有了更多的表現形式,在鍛煉身體之余還有針對于時代特色的藝術演藝,是陶冶情操、提升藝術審美能力的重要渠道,相比于打麻將、手機游戲、看電視等娛樂活動更具有觀賞性和健康性,所以我們倡導民間組織和文體機構更多的開發適合于當代人群眾鍛煉身心的舞蹈,讓更多的專業人員對廣場舞進行藝術指導,充分發揮廣場舞豐富的形式,同時提倡使用更能弘揚社會正能量的音樂曲調。廣場舞的組織者都是社區活動的積極分子,我們要有效的激發群眾的積極性,對這些人員進行更加專業化的藝術訓練,將藝術與健身融為一體,盡量采用不損傷關節的動作,讓積極分子起到“以點帶面”的重要作用,將更多的文化建設內容結合廣場舞教會其他參與者,做到促進廣場舞與文化建設的協同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物質生活的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于精神文明生活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廣場舞是我國城市化發展進程中衍生出來的基層文化,具有強身健體功效,也是我們社會主義發展階段中產生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群眾文化運動,具有健身強體、陶冶情操等功能。作為政府和社會都應該對于這樣的文化現象加以重視,更多的觀察和分析現代廣場舞的特點,并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研究和解決,注重廣場文化的提升和促進,結合廣場文化的碰撞、鏈接特征進行有效管理和引導,促進公共行動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汪俊偉.全民健身廣場舞促進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發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4):192-193.
[2]崔雯婷.框架視角下中國"廣場舞大媽"媒介形象建構分析 ——以新浪網為例[J].視聽,2019(12):225-226.
[3]劉麗萍.城鎮廣場舞運動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探究[J].拳擊與格斗,2019(18):119.
[4]鄧嘉,成旭.制約廣場舞健康發展的因素分析及對策思考[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