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雁

【摘 要】在教學中,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作為數學教師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景,讓數學學習活動成為學生感興趣的、有個性的探索過程,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創設情境;培養;數學問題能力
創設教學情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創造出師生情感、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統一,通過調動學生“情商”而有目的地創設的一種積極的教學環境。良好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數學情感,使抽象單一的數學知識變得饒有趣味。
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系各種情境,激發學生以更飽滿的激情、更強烈的探索欲望投入到學習中,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數學,學會在生活中應用數學,使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和發展。
一、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有了問題,思維才有方向,有了問題,思維才有動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想法,使學生主動融入數學思考中既“增長知識,又發展智慧”從而達到創新地、高效地學習。如:在上“分數應用題”的復習課時,讓學生對“分率句”進行重點分析,盡可能從多方面進行聯想。如:從“參加合唱隊的女生人數的2/5是男生人數。”這句“分率句”中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可能會聯想到:(1)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2/5;(2)男生人數占合唱隊總人數的2/7;(3)女生人數占合唱隊總人數的5/7;(4)女生人數與男生人數的比是2:5;(5)男生人數比女生人數少3/5;(6)女生人數比男生人數多3/2……
這樣創設問題情境,設計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自覺追索盡可能多的解題途徑,為學生多角度的思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引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思維,同時培養了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創設探究情境,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兒童的認知規律,創設探究情境,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提供再創造的條件,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讓學生自主發現和探索出新知識、新方法,從而有效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如:教學“比的基本性質”時,我讓學生回憶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的基本性質,并板書在黑板上。再讓學生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密切聯系大膽地猜想一下究竟“比”有沒有什么性質呢?如果有,“比的基本性質”又該是怎樣的呢?學生通過對舊知的回憶,以及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都紛紛猜測到“比”應該也有基本性質。我便適時地引導學生根據除法和分數的性質,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對自己的猜測進行驗證,讓他們自行設計驗證方案進行大膽探索,從各個不同的角度類推出比的基本性質。課堂上同學們的討論很激烈,各抒己見,熱鬧異常,都主動參與到探索活動中去。討論結束后,各小組派代表向大家匯報討論結果。有的小組采用舉例法,有的小組由“除法的性質”類推,有的小組由“分數的基本性質”類推而得。同時各小組都對自己的猜想作了驗證,根據學生的驗證方案,師生再共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上或者同時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這就是比的基本性質。
這樣的教學重視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為學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表現的空間,真正讓學生學得主動,讓學生感受到探究數學的樂趣,從而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培養了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三、創設生活情境,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學有用的數學”是新課改實驗的主要目標之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解讀教材,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如“計劃財物”、“春游活動”、“市場調查”等,同時開放小教室,組織學生開展“數學廣角”、“數學樂園”、“數學實踐”等生活、實踐中的數學活動,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例如:我在教學“甲乙兩人同時從家里往學校走,甲走100米時,正好走了全程的1/5,這時乙已經走了120米,正好走了全程的1/4,兩人的家相距多少米?你是怎么想的?”時,我就創設了這樣一個讓學生看得見、聽得清、記得牢的生活情境。我組織了三組學生(第一組的兩個學生的家分別在學校的東、西兩邊,第二組中兩個學生的家都在學校的東邊,第三組中兩個學生的家都在學校的西邊)進行模擬演示。要求其余同學根據他們的演示,畫出甲乙兩人的家和學校的位置圖。活動一開始,同學們立刻情緒高漲,氣氛異常的活躍,哪怕是平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都一一畫出了示意圖。我再讓學生根據學過的知識及示意圖,列出算式,并說出思考的過程及每種算式的意義。通過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活動,讓學生直接體驗到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體現出數學學科的現實性與應用性,有效引導學生成功地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
為了使每一位學生能有效地學好數學,提升和發展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們要盡力從學生的生活和知識背景出發,努力創設情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真正體驗到數學的價值。讓學生在新課程理念下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謝秋霞.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情境教學的組織策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12(5)
[2]唐華志.試論小學數學自主探究法教學[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2)
(明溪縣第二實驗小學,福建 三明 3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