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仕村
摘要:高考的改革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高中教育工作者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歷史課程的教學中,不難發(fā)現,許多班級存在著兩極分化的現象。在現階段的高考形勢下,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對學困生的教學,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歷史學困生擺脫困境,提高歷史成績。本文主要針對高中歷史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進行分析和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高中歷史;學困生;轉化策略
學困生是高中歷史教學中面臨的一大難題,關系到學生高考的成績及學生將來發(fā)展的道路。想要找出有針對性的轉化學困生的方法,就要清晰地把握學困生產生的原因。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談一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有意識記不到位。這里所提到的有意識記一般是指集中學生注意力,并通過不斷的努力來達到記憶的一種學習方法。在高中階段,學生進行有意識記是非常重要的。在現代教育中,教師不僅要對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講解,而且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知識點,避免學生對知識點的死記硬背。高中歷史涉及大量的時間和人物,需要學生在理解這些知識點的基礎上找到更加巧妙的記憶方法。但是高中歷史的許多知識點需要學生去死記硬背,不斷強化記憶,確保能夠掌握這些知識點。如果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學生無法進行有意識記,不僅會導致學生無法準確地把控高中歷史基礎知識點,而且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沒有堅實的基礎,還會導致學生學習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導致學生在歷史學習中陷入困境。
(二)對知識一知半解。在開展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雖然對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然而容易遺忘,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牢牢地記住那些知識點的目的。我們如果翻開高中歷史教材,將會發(fā)現大多數的高中歷史知識點都需要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和歷史規(guī)律的認知,以便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的意義和性質。通常情況下,任何一個歷史事件都會涵蓋很多的歷史意義,如果單純死記硬背將會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同時,隨著歷史事件的不斷增加,需要學生背誦的歷史意義增多,學生很容易產生混淆。部分學生只懂得死記硬背知識點,不能有效地理解知識是導致學生學習困難的重要原因,使得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灰心喪氣。
(三)缺乏對方法與技巧的思考與應用。高中階段的歷史學習是一種高強度的腦力勞動,這一特點增加了高中歷史學習的難度。作為一個文科科目,歷史不是只靠背誦知識點就能學好的,學習歷史也需要借助科學的方法與技巧才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由于部分學生未完全了解和掌握學習方法與技巧,致使課堂學習中問題頻出。出現這種問題不只是學生的原因,教師也有問題。歷史教師不注重對學生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引導,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雖然對知識點給予全盤講解,但是缺乏對學生學習的有效指導。學生方面,大多數學生未對自身的問題進行分析,未根據自身實際選擇相匹配的學習方法與技巧,致使學生在整個的歷史學習中毫無章法,學習壓力上升,知識與能力跟不上歷史學習的要求,最終成為學困生。
二、引導高中歷史學困生轉化的對策
(一)強化記憶。在歷史學習過程中,高中學生要強化自身的記憶,避免出現惰性心理。在初中階段,雖然一些學生具有比較優(yōu)異的歷史成績,但是高中歷史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導致學生產生畏懼心理,不愿意背誦這些知識點,尤其是那些需要不斷強化準確記憶的知識點。高中學生潛在的懶惰心理,致使學生的學習基礎不牢固,影響了后續(xù)對知識的應用。其次,教師的指導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了解和掌握,還可以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在歷史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出現對知識的遺忘現象,這就需要學生制訂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有計劃地復習,強化記憶。
(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理解對掌握歷史知識點來說十分重要。教師想要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需要深入研究自己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闡述知識點的表層含義,還要向學生滲透更深層次的含義,逐步培養(yǎng)學生深入了解知識點的好習慣。
(三)注重方法與技巧的應用。歷史學困生本來就與其他學生存在差距,如果要縮小甚至趕上其他學生,就必須注重方法與技巧的應用。而歷史學困生在這一方面顯然存在巨大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對學困生進行耐心的指導,引導他們掌握適合自己的方法與技巧。教師在教學中要將引導學生思考與知識點的教學結合起來,使學生意識到方法與技巧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梳理知識框架,使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更加清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結合自己的實際不斷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結語
學困生的轉化至關重要,只有解決學困生問題,才可以有效提高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使他們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育工作者要以學生為中心,多為學生著想,對學困生給予足夠的幫助,幫助他們向中等生和優(yōu)等生轉化,進而達到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徐詩悅,佘衛(wèi)平.高中歷史記憶方法總結[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7(22):17-18.
[2]吳明華.以人為本視域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改革探研[J].成才之路,2017(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