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使更多的人才滿足市場的需求就要采取一定措施,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改革。經濟學基礎作為職業院校的核心課程,要改變其教學方法,通過探究式教學法讓學生在具有開放性的學習環境下進行知識的探索,提高思維想象能力,提高教學質量,達到高效率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法;職業學校;經濟學基礎教學;運用
經濟學基礎是各職業院校經管類專業下的一門必修課,通過對經濟學基礎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經濟學原理,科學地、客觀地認識到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并將所學理論應用到當今農村經濟發展實際進行分析,解決當前的經濟問題。從目前職業院校的傳統教學模式來看,學生經濟基礎的教學并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采用探究式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發揮主體能動性,更好的掌握經濟學基礎知識。
一、經濟學基礎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一)缺少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觀念
職業院校在進行經濟學基礎教學時,不能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進行授課教育。經濟學基礎教學以培養具有高素質、強技能,且能適用于當前市場經濟的應用型人才為教育目標,所以,要注入“應用型”培養人才的教育理念進行教學,突出應用型的重要作用。但在傳統的教育觀念的影響下,使職業院校在進行經濟學基礎教學時仍然遵循以理論為主的教學,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二)學生自身的基礎能力較弱
多數學生在入職業院校之前沒有學習過經濟學基礎課程,導致對其中的理論知識不能完全掌握,職業院校如果繼續使用傳統的理論教學方法,會讓學生很難接受對經濟學基礎課程的學習,達不到想要的教學效果。職業院校的學生基礎能力弱,不單單表現在對經濟教學的學習上,在其他方面也有所體現。因為職業院校的學生和升普通高中的學生相比成績普遍較低,數學成績較差,加上經濟學基礎較為抽象,讓這些基礎薄弱的學生難以消化和理解,不能順利的進行學習[1]。
二、經濟學基礎教學采用探究式教學法的積極作用
(一)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
隨著現代農村經濟發展的不斷變化,經濟學基礎課程所探討內容的領域也更為廣泛,學生也能對農村的經濟發展現象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總結。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雖然讓學生接觸了很多經濟學相關的理論知識,但是學生仍然不能準確的將經濟理論運用到農村的發展現狀中。探究式教學法在經濟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能讓學生對老師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理論知識的魅力所在。探究式教學法讓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有多種選擇性,教師可以結合我國當前的發展國情設置相關教學問題,能更好的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2]。
(二)學生學會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經濟學基礎的學習有很強的理論性,其中也包括對圖形和數學問題的分析,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并且里面所闡述的知識道理在現實生活中都有所應用。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探究式教學法,可以將書本上的經濟理論與我國當前農村經濟現狀相聯系,有效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激發學生探討問題的積極性,在實踐中提高思維創新能力,還提高了學生分析事物、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積極作用。
三、如何將探究式教學法應用在經濟基礎教學中
(一)科學且合理的設置問題
在進行經濟學基礎教學時要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問題探究,教師可以選擇對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進行拓展,可以結合當前的經濟現狀進行思考,也可以對經濟理論知識進行思維上的辯論。有了大方向上的探究問題的情況下,教師還要對問題進行挑選、提煉,科學、合理地設計探究問題,才會讓學生有目的性的進行知識延展性的訓練,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例如,當今的農村和城市的發展相比較為落后,不僅缺少發展的資本,還因為與城市的利益端口錯位,所種植的農產品不能滿足城市的市場需求,也就不能得到城市的經濟扶持。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經濟現狀讓同學對此問題進行探究及解決。學生就會應用所學的經濟學區位理論進行分析,就會考慮到農業產業的發展少不了農村與城市的聯動機制,重視農村的產業化更要兼顧農村所附屬的周邊城市的發展需求,帶動農村經濟發展。通過對探究式問題的合理設置,讓學生了解到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并對此給予解決方案,使所學理論知識應用的實際問題中[3]。
(二)在探究教學法基礎上汲取其他教學法的優勢
在經濟學基礎教學過程中,要學會把探究式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進行施教,汲取其他教學方法的優勢,會更好的提高學生經濟學基礎學習的能力。例如,可以將探究式教學法與以賽促教的方法相結合進行教學。老師可以通過對農村產業發展水平低下、規模小、競爭力較弱的特點提出探究問題,并以小組比賽的形式進行對問題的探討活動,讓學生在競技比拼中實施探究性學習,發揮各自的優勢,提高思維創新能力。
(三)科學設置考核機制
在經濟學基礎教學中,對探究式教學效果的呈現,是需要科學的考核結果進行評判的。正因為如此,探究式教學離不開對經濟學基礎教學目標開設的合理考核機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實施針對性考核,尤其是對學生的自主探究進行過程性考核,讓學生對此探究結果進行分析與總結,加深對知識的掌握。例如,對于學生給出的農村應該在進行投資產業競爭中,不斷的提高生產和管理效率,進行技術創新這一結果,教師應該讓學生對怎樣提高生產和管理效率進行分析,做到過程監督,加深學生對經濟學的理解和學習。
結束語:
由于職業院校經濟學基礎教學出現嚴重的問題,對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造成了阻礙,制約了對高質量人才培養的發展。職業院校對經濟學基礎教學一定要采取探究式的改革教學,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楊志娟.探究式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30):102.
[2] 趙磊,齊冰,李樂.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課程中交互式教學培養模式應用初探——以經濟學基礎課程為例[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7(03)
[3] 許愛瑾.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經濟學基礎》為例[J].? 科技經濟導刊. 2016(32)
作者簡介:劉豐, 男,甘肅定西,漢族,教師,助理工程師,單位: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研究方向: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