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林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每一名共產員,都應該時刻牢記自己舉起右手時發出的莊嚴誓言,涵養厚植“五心”,恪守入黨初心,永葆干事創業激情,方能行穩致遠,在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實踐中貢獻智慧與力量。
“鐵心向黨鑄忠誠”的忠誠之心。“天下至德,莫過于忠”。對黨忠誠的關鍵與要害在于“絕對”二字,是唯一的、徹底的、純粹的、無條件的忠誠,是不摻任何水分、不含任何雜質的忠誠。正是有了這樣的初心,南昌起義前的賀龍能夠誓言“我決心跟黨走”,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的鄧小平能夠“跟著走”,鐵人王進喜能夠跳進冰冷的水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水泥漿,“兩彈元勛”鄧稼先能夠隱姓埋名二十八載為國鑄重器,守島民兵王繼才能夠堅守開山孤島三十二年……這些時刻在中華民族精神高地上閃爍著璀璨光芒的楷模精英,也在歷史豐碑上鐫刻下了堅守初心、忠誠于黨的光輝形象。對標對表這些光輝楷模,在社會思潮多元多樣多變的當下,新時代的共產黨員更應該保持如磐初心,用實際行動鑄牢忠誠之心。唯如此,方能“任爾東西南北風”,始終做到認清方位不偏向、廓清迷霧不迷航,永葆對黨忠誠不二、鐵心看齊追隨的政治品格。忠誠永遠是排在最前面的,沒有忠誠,其他無從談起,也沒有任何意義。新時代的每一名共產黨員,必須把對黨的絕對忠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定政治立場、把準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覺悟,“黨叫干啥就干啥,干啥就要干好啥”,自覺以實際行動高標準踐行對黨絕對忠誠、做到“兩個維護”。
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發揚釘釘子精神,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干到底。縣委書記的榜樣與楷模焦裕祿,生前帶領蘭考人民栽泡桐、戰風沙、排內澇、治鹽堿,臨終遺言“死后要埋在蘭考的沙丘里,活著沒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把沙丘治好”;如今的蘭考,焦桐成蔭,人民生活幸福美滿,實現了他的夙愿。甘肅古浪“六老漢”三代人接續治沙,硬是憑著雙手在寸草不生的沙漠中建成了防風固沙的“綠色長堤”,讓沙海變成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長期默默無聞奉獻在科研攻關與設備建設的第一線,與團隊成員一起克服重重難關,終于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天文望遠鏡,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鐫刻在了星辰大海。偉大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斗,必須要堅決杜絕“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現象,認定目標、永不懈怠,永不放棄、勇毅篤行。為啥黨的事業之樹常青、蓬勃向上,就是因為接續奮斗的志氣已成為其厚重底色。古人云:“天地生人,有一人當有一人之業;人生在世,生一日當盡一日之責。”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關鍵時期,每一名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都必須強化“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保持“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寐”的責任心,主動作為、加速作為、創新作為,擼起袖子加油干,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一以貫之抓落實,心無旁騖干事創業;自覺發揚踐行釘釘子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襟懷擔當,哪怕是日拱一卒,也要攻堅克難、久久為功,一張藍圖干到底!
“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公仆之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斗。開國將軍甘祖昌主動回鄉當農民,不辭辛勞帶領父老鄉親修水庫、建電站、架橋梁、治紅壤;本可以安享晚年的楊善洲書記,主動放棄城市里舒適的退休生活,扎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近六萬畝并無償捐獻給國家;時代楷模黃大發,帶領群眾實干三十六年,靠著雙手與簡單的工具,硬是在絕壁上開鑿出一條地跨三個村的“生命之渠”,徹底結束了草王壩村長期缺水的歷史;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新愚公”李保國教授,心系群眾扎根太行三十年,用科技扶貧攻堅,助力鄉親脫貧致富……
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冷暖困難放在心上,千方百計、想方設法為他們排憂解難,應該是新時代每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和歷史使命。每一名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必須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擼起袖子、甩開膀子、撲下身子、卷起褲子,想在前頭、沖在前頭、干在前頭,團結帶領人民群眾真抓實干,確保各項工作任務及時有效落地落實,增強人民群眾的滿足感幸福感獲得感。
“深藏功名與利祿”的淡泊之心。老英雄張富清六十多年深藏功與名,從未以赫赫戰功向組織講條件、提要求、要待遇,一輩子堅守如磐初心、不改英雄本色、永葆赤子之心,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參加我國全部四十五次核試驗的“全軍英模”林俊德院士,扎根戈壁大漠“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用永遠沖鋒的姿態鑄就了中華民族銅墻鐵壁般的“核盾”,用至死攻堅的精神感動了每一名中國人!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隱姓埋名三十年,甘當無名英雄,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為我國核潛艇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共和國的歷史上,還有很多像他們一樣的“無名英雄”和“榜樣楷模”,比如“中國氫彈之父”及“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于敏、我國首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科學家屠呦呦……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精神星空中最亮的星,指引著我們砥礪前行、接續奮斗!新時代的每一名黨員,都應該學習他們那種“莫問收獲,但問耕耘”的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精神,自覺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之中,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踏實干事、積極進取、攻堅克難,力爭干出不平凡的業績。
從解放上海后解放軍露宿街頭,到新時代成為“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的人民解放軍;從周恩來總理的“十條家訓”,到焦裕祿的“家庭十不準”……遵守黨紀、敬畏法紀,嚴以律己、嚴以修身,必須成為每一名共產黨人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規章制度是對黨員及黨員領導干部最好的愛護,不違規、不逾矩、不越界、不觸線,既是對自我的基本要求,也是干事創業的前提基礎。每一名共產黨員,都必須牢固樹立黨章意識,自覺以黨章黨紀黨規為根本遵循與行動指南。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管黨治黨,大力加強和改進作風,依法依規辦事、按規定程序辦事的觀念已深入人心。每一名共產黨員都必須珍惜干事創業的平臺,敬畏各項規章制度,用好人民群眾賦予的權利,堅決杜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陽奉陰違做選擇”“合意就執行、不合意則變通執行”等消極作為、推諉扯皮、弄虛作假的現象。同時,要時時處處嚴格自我要求,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提升自身能力素質,確保慎獨慎初、慎微慎欲,善作善成、善始善終。
新時代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使命如山,重任在肩。與時代同頻共振,逐夢而行,惟有永葆如磐初心,方能在趕考的路上永遠忠誠干凈擔當,保持謙虛謹慎,交出經得起歷史、經得起人民、經得起實踐考驗的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