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傳旭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世界的認知還不充分,同時又對許多事物保持極大的好奇心,而這一階段所開設的科學這門科目,則很好的為學生起到了答疑解惑的效果。同時,對于學生思維的發散也起到幫助,但是對于這門科目的教授來說,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注重創新型素質人才。因此,學校教育要求學生能夠朝著多動腦,多思考的方面不斷發展,所以小學科學這門課也要不斷地朝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而前進。
關鍵詞:小學科學;創新能力;趣味比賽;微課教學;自由討論
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言,首先要使學生能夠擁有一個積極的課堂參與度,而通過趣味比賽的形式,則能有效的調動起學生的激情。其次,可以結合新興的微課教學,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性,從而激發他們更大的主觀能動性。最后一定要組織學生自由的進行討論,因為這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思維自由地發散。本文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對小學科學課堂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一番探討,希望能對廣大教師與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開展趣味比賽
小學現在的學生往往會有較強的好勝心,這時通過開展一些趣味比賽,能夠積極的調動起他們更多的參與性。并且通過比賽過程,能夠使學生真正地感受到科學這門科目所帶來的樂趣以及成就感,更深層次理解科學知識的同時,也能給他們一個較為良好的學習體驗,這樣會激發他們更樂意于參與到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并且當學生處在一種較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而且內心也懷著極大的意愿和主觀能動性樂于投入探索時,才會更好地激發出他們更多的對于事物新鮮觀點,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然后在以后的具體實驗操作過程中,得以更好的實現。
例如,在教授“種子發芽實驗”時。對于這節課的內容,學生本身就會擁有一個很好的興趣基礎,對于種子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并且躍躍欲試,這時我會對我學生的這一特點,向每個同學分發一粒種子,開展比賽。使學生能夠細心地培育自己的種子,然后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能夠深刻的學習到種子發芽的每個階段,并且能夠感受到培育植物的不易。通過這種趣味比賽的形式,使他們更好的意識到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發展思維,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二、結合微課教學
微課之所以這么受歡迎,一定是有其根本原因的,它不像課堂教學一樣受制于教師的安排,當學生自主選擇微課視頻時,她們可以擁有極大的自主選擇性,而這種自由程度賦予了他們更多的可能性,同時也更加能夠遵循他們自身意愿。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積極地探索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課外知識,能夠起到拓展視野的首要作用。并且能對學生全方面思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更重要的是,通過微課視頻的學習,教師能夠積極地反饋學生的學習動態,把握這個階段學生的愛好和興趣,以此來調整自己的教課內容,以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授“我們周圍的空氣”時。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可能不會注意到自己所呼吸的空氣,即使有一定的認知,往往也只是停留在氧氣這一層面,沒有認識到空氣中還含有許多的微量元素。這時我會鼓勵獨立學生課后尋找一些有趣的微課視頻,它能起到一個很好的科普作用。并且這種視頻的呈現方式,會更加適合這一階段學生的理解方式,能夠以一種生動,直觀的角度使他們意識到空氣中合個氣體的含量,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起到一個很好的發散作用。
三、組織自由討論
學習并不是學生自己一個人的事,也不是學生自己一個人就能完成的,尤其是對這種創新思維意識的培養來說,更是如此,它需要學生不斷地進行思想上的交流與溝通,能夠在這個過程中迸發出更多的靈感與火花。而通過學生之間的自由討論,他們能夠在一種較為平靜和諧的環境中,自然而然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并且在吸收別人意見時,也能與自身的理解做一對比,這種與同等層次的人的交流,會更加利于他們處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的思維發散。并且在一種自由的學習環境中,更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拓展。
例如,在教授“食物中的營養”時。小學階段的學生,擁有著十分充足的生活經歷,那么自然也會有自己十分喜愛的食物,但是針對自己所吃食物的營養成分,可能有些陌生。這時我會要求學生根據自己一天所吃的食材,針對文本內容進行一個預習,并且與小組成員進行討論,以一個表格的方式匯總出他們認為人體所必須攝取的營養物質都有哪些?這樣能夠很好的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
總之,對于小學科學這門科目而言,一定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可以開展趣味比賽,調用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可以結合新興的微課教學,給予學生自主選擇性的同時,盡可能的豐富他們的課外知識,發散他們的科學思維。最后一定要組織學生進行自由的討論,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這些措施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孫玉紅.淺析小學科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
[2]劉瑞,昌成明.論小學科學教育中的創新教育[J].基礎教育研究,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