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斌
摘 要:近年來,我國農村財務管理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逐步實施,極大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使農村財務在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對新型經營模式下農村財政管理的現狀和效果進行討論,分析振興區湯池鎮在新型管理模式下農村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進一步規范財政制度和加強農村財政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財務管理;現狀;對策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5-0115-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302.6??????? 文獻標志碼:A
從2005年開始,振興區湯池鎮對農村財務管理分階段推進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度。多年實踐表明,推進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工作在當前我國農村財務管理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農村財務管理效率,對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工作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農村財務管理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對活躍黨群關系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農村財務管理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度還可以減少農村債務,加強農村集體經濟建設,對農村基層的民主建設和建設合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有著重要作用[1-3]。
1? 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度實施現狀和效果
湯池鎮位于丹東市浪頭機場附近的復興區。面積72.24 km2,人口2.6萬人,管轄湯池、萌芽、水源、萬寶、石岱、河深溝、復興、洋子泡、金崮、集賢10個行政村。轄區內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人員共4人,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3人,全部實行電算化管理。
對湯池鎮進行農村財務管理,分階段推進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度,取得了以下效果。第一,加強管理,規范基層會計工作,減少腐敗行為和事件,黨群關系更加緊密。第二,規范財務賬戶。第三,保障農村財務的公開化和透明度,擴大了村民對集體財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真正做到了農村財務工作公開、透明、公正。第四,減少村會計工作人員數量,節約報酬支出,極大減輕了村集體支出負擔。第五,財務工作精減,使村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其他工作上,一定程度上減輕基層工作人員工作壓力。第六,充分調動農村基層工作人員積極性,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2? 存在問題和原因分析
2.1? 會計委托代理制度實施難度大
基層工作人員對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工作認識不足,對其重視程度也遠遠不足。部分村委會雖然設立了《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但制度建設存在于表面,在具體財務工作中沒有遵循制度開展工作。部分村委會缺乏科學化、標準化、效率化的財務管理理念[4]。
2.2? 農村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不高
湯池鎮各村委會財務工作人員中,很多工作人員文化程度較低,有的僅是初中畢業,缺乏財務知識,很多工作開展較為困難。另外,農村基層工作人員工資較低,導致財務工作人員流失比較嚴重,有一定財務知識的人員不愿從事村級基層工作[5]。
2.3? 財務管理不規范
農村基層工作人員中,一些村干部及村財務人員法律意識較為淡薄。在工作中,基層會計憑證管理不規范、審計管理不規范的現象時有發生。在一些地方,基層財務賬目甚至成為村干部粉飾政績的工具。有的官員干預財務工作甚至造假,不能真實體現財務數據。專項資金挪用、私設“小金庫”、開設“賬外賬”、賬目造假、單據造假等現象時有發生[6]。
2.4? 未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
內部控制機制在農村財務管理中起到關鍵性作用,是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度運行良好的核心。但我國部分農村缺乏合理的內控機制,很多單位甚至沒有設立內控機制。有的單位雖然設立了內控機制,但只是一個單獨的會計核算機構,沒有起到監管財務的職能。一些農村內部審計不嚴,規章制度不健全,沒有按照規定的會計章程工作。有的地方存在財務部門管理人員身兼數職、責任不明的情況,農村財務管理內部監督作用被隔離,使違法行為有機可乘。
3? 新型管理模式下農村財務管理優化對策
3.1? 制定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
績效考核體系是激勵農村財務工作人員積極性的重要環節。建設科學的農村財務管理績效考核體系,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不斷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并及時將考核結果進行通報。在制定績效考核時,要本著“客觀、公正、公平”原則,公開公布每個工作人員的業績,讓人們能夠清楚自己和別人的差距。讓每個員工心服口服,才能有針對性地提高業務水平。
第二,要突出績效考核的作用。農村財務管理要將績效考核結果與績效分配、培養開發、職位調整等掛鉤,讓能者居上,讓對村集體有貢獻的人得到更多資源,從而激勵員工。
第三,要將績效考核制度與日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把財務工作責任分工與績效結合,統一思想,明確方向和目標。將村集體工作戰略布署與績效相結合,讓工作人員知道應該干什么、應該怎么干。
第四,將績效任務細化,明確目標。對每名工作人員都有所側重地分配工作,在不同時期制定不同任務,將大的目標分階段、分批次完成。
3.2? 健全考核與審批制度
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要有健全的報賬和監督體系,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健全考核與審批制度。農村財務管理要有明確的收支標準。如果沒有統一的標準,那么采購和監督體系都將成為一紙空文。為了預防類似問題發生,農村財務管理責任人必須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制定完善的審批制度,并將這些制度公開化、透明化。對違反財務制度的項目,堅決不予批準,有效防控風險。
3.3? 完善管理機制,強化制度建設
根據我國農村財務管理發展情況和實際需求,各級政府部門應針對農村財務工作制定相關法律和法規,對每項財務工作進行評估,制定統一的工作標準。就農村財務管理本身而言,要結合自身優勢和發展特點,建立一套科學、系統、規范的經營方式,使各地農村財務管理具有各自特色和較強的可操性。農村財務管理應逐漸推進,建立并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將各項機制付諸于實踐中。在實際工作中規范制度,將制度標準化、透明化,從而保證我國農村財務管理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和制度化。
參考文獻:
[1]荊寶珍.淺析農村村級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納稅,2020(6):73-74.
[2]孟玲.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潛能[J].納稅,2020(4):149.
[3]張龍.新時期農村財務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商貿工業,2020(5):107-108.
[4]張亞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對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的影響[J].納稅,2020(3):118.
[5]張霞.提高農村財務管理透明度的措施[J].納稅,2020(3):146.
[6]王海峰.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的障礙及解決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1):53-54.
(編輯:郭?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