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橋 杜文靜
[摘要]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提高酒店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F代學徒制視域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面臨育人主體單一、企業缺乏參與動力、項目組織無序、教學過程評價難的難題。據此,文章提出了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對策:多方合作促進現代學徒制發展,提升企業參與動力,規范項目實施,完善教學過程評價,落實經費保障。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高職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養
借鑒國外現代學徒制融入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有助于提升我國職業院校育人質量?!督逃?018年工作要點》(教政法〔2018〕1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廳函〔2019〕12號)(以下簡稱《通知》)等文件的發布,要求職業院校加快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和推廣。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新育人模式,是院校在課程體系、培養模式、師資水平、技能要求上全面對接酒店崗位要求,以提升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滿足酒店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一、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的意義
《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文件要求,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要以職業需求為導向,提高人才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匹配度?,F代學徒制是以產教融合為基礎,將傳統學徒技能培訓方式與現代職業教育結合起來,在不同的學習環境下完成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傳授,讓學生在職業技能習得過程中對接行業企業用人標準的一種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國際上公認現代學徒制融入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能人才的主流模式。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可以有效促進教育鏈、產業鏈、人才鏈的有機銜接,提升學徒職業能力與酒店工作崗位的契合度。通過現代學徒制試點發現,根據酒店崗位需求培養人才,學徒在教育場域和生產場域進行“識崗、融崗、跟崗、頂崗”的遞進式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學習,能夠有效提高人崗匹配度并增強學徒的職業認同感,實現高職院校、企業、學徒無縫對接,提升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適用性。
二、構建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1.“掛牌”模式?!皰炫啤毙同F代學徒制模式是指校企以掛牌式或空泛契約式開展較低層次的學徒培訓合作。該模式主要是雙方基于特定的政策需求而臨時或短暫地開展合作,雙方只是名義上進行掛牌式現代學徒制項目合作,結果往往是“名存實亡”或流于形式。具體表現在雙方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地點,針對某個特定的需求而形成臨時性交易關系,如高職院校與酒店進行短期的“冠名班”等掛牌式合作。高職院校通過掛牌合作“包裝”辦學條件來滿足自身的招生宣傳、樹立聲望等現實需求,而酒店則通過掛牌合作獲得高職院校分派一定數量的實習生等形式的廉價勞動力。
2.“互惠”模式?!盎セ荨毙同F代學徒制模式是指校企基于互惠關系培養技能人才的辦學模式。目前該模式在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中較為常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校企雙方的現實需求。校企雙方以信譽、契約組成保障運行機制,開展一定層次的協同育人并構建一定時期內實質性互惠合作關系。構成互惠合作的基礎是校企雙方有利益產出和交換條件。高職院校依據合作酒店的用人要求,以“訂單式”來培養人才。具體表現在校企開展現代學徒制合作,高職院校在招生宣傳、課程設置、教材開發、課程考核、職業技能訓練等方面全面對接企業要求,按照學生學徒“雙身份”模式進行校企雙元育人。這種模式既能滿足高職院校對生源數量、學徒質量、實習實訓等的現實需求,也能為企業“訂單式”培養和輸送技能人才。此外,高職院校還能與企業在產品研發、品牌宣傳、員工再培訓、企業骨干進校兼任教師等方面拓展合作領域,實現更高層次的互惠共贏。
3.“大師工作室”模式。2015年,教育部發布的《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將“大師工作室”列為建設項目,充分凸顯了技能大師在人才培養中的關鍵作用。“大師工作室”型現代學徒制模式是指高職院校通過緊密的校企合作方式,將企業導師的企業經歷和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企業導師全程介入學徒培訓,并對標企業用人標準進行“企業化”育人。中國有句老話叫“名師出高徒”?!按髱煿ぷ魇摇钡钠髽I導師,不僅是學生在校期間的技能訓練“老師”,還是學徒在企業職場上的引路人。高職院校選企業導師進入“大師工作室”,最核心的標準就是有資源能為學生所用。充分利用企業導師資源,把“大師工作室”打造成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孵化基地,助推學生在職業技能和未來職場上有更好的起跑。
4.“依賴”模式?!耙蕾嚒毙同F代學徒制模式是指校企雙方對現在和未來的生存與發展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依賴性,摒棄單主體培養人才的傳統思維,以產教聯盟和強約束力制度為核心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職業教育載體。校企雙方在機制構建、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師資互聘、成本分擔與效益分享等環節真正圍繞合作創造價值,全程相互依賴、銜接、融合和發展。這種模式不再局限于低層次、淺合作的人力資源供給和需求,而是充分整合和發揮雙方優勢資源,設立前瞻性合作項目基金來支撐現在和未來的持續合作,結成產教聯盟,體現出高依賴性、共建性和共享性。最終,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真正實現產教融合,為院校、學徒、企業、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三、現代學徒制視域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難題
1.育人主體單一。傳統教育是以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單一主體,學校承擔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使命。因此,高職院校習慣性地認為人才培養是學校的職責,在育人過程中脫離作為人才終端用戶的企業,致使院校育人壓力倍增且育人成效不高?,F代學徒制是政府、學校、企業、行業組織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避免因傳統學校人才培養“閉門造車”造成的人才適用性差的弊端。
2.企業缺乏參與動力。我國高職院校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時經常出現“校熱企冷”的現象。對于企業而言,政策導向和市場反饋是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外在動力;獲取現實和潛在的利益回報并能有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內生動力。然而,在現代學徒制具體實施過程中,企業作為核心主體之一,雖然與高職院校有著平等的地位和利益需求,卻在合作中只是邊緣性參與,喪失合作育人話語權,主要表現在院校招生、專業設置、課程開發、技能教學、考核評價、見習實習等方面往往是學校主導,這種校本思維制約了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積極性。從經濟學角度來說,高職院校和企業都是理性的經濟實體,即二者都會將“獲得的利益最大化”作為決策的出發點。當前,高職院校往往是最大限度地獲得和利用酒店所能提供的各種資源完成酒店管理專業教學,而忽略了酒店作為現代學徒制參與主體所具有的“教育”屬性和“盈利”本性。以有利可圖作為驅動參與現代學徒制的酒店并沒有從中獲利,那么自身參與和投入的力度就會下降。
3.項目組織無序。校企有序推進現代學徒制有利于促進酒店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技能訓練與崗位需求對接、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對接、職業能力與1+X證書對接、學業與就業對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項目推進過程中,雖然有校企雙方合作協議,但具體實施中往往不按協議執行,項目組織無序現象比較常見。例如,在企業導師選拔上缺乏標準,往往只要是酒店派來的人員就默認為企業導師。他們的教學時間不明確,課程設置隨意性較大,教學內容隨意講授,既脫離酒店崗位實際需求,也不符合酒店職業標準;技能教學缺乏實質在崗訓練,學生識崗、跟崗學習無明確的計劃和有效執行,也沒有定期進行輪崗實習,不利于學生熟悉酒店不同部門核心工作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
4.教學過程評價難。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教學具有鮮明的特點,就是雙導師全程參與育人過程,以教育場域完成“學生”學業教育和以生產場域完成“學徒”就業的孵化。工作本位是現代學徒制的一個主要特征,學習者主要依靠師傅指導,在企業工作崗位上獲得職業精神和職業能力。當前,由于酒店行業沒有統一的行業人才培養標準,導致雙導師在育人過程中出現隨意性教學,不利于學徒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
四、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策略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有利于實現教育場域和生產場域的深度融合,發揮校企優勢資源,增強校企協同育人成效。
1.多方合作促進現代學徒制發展?,F代學徒制融入職業教育離不開政府、院校、企業、學生等主要利益相關者的通力合作,國外現代學徒制成功的秘訣就是在實施過程中多元主體深入合作。《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明確要求,職業院校開展現代學徒制必須拓寬參與主體。政府為校企合作開展現代學徒制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院校通過現代學徒制項目獲得自身所欠缺的職業場所、職業崗位、企業骨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酒店通過現代學徒制項目獲取來自院校的優質、低成本人才供給;學生通過現代學徒制項目獲得X證書、職業技能,提升就業競爭優勢。
2.提升企業參與動力。吸引酒店參與現代學徒制從而實現雙主體育人,是高職酒店管理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的基礎。第一,滿足酒店人才資源需求。高職院校應加大與酒店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遞進式滿足學徒識崗、跟崗、頂崗等環節的實訓要求,酒店通過這些輪崗環節獲得發展所需的低成本人力資源。第二,打造利益共同體?,F代學徒制是多元主體參與育人過程。加強對現代學徒制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協調,處理好利益與權力的分配問題,使利益相關者之間有序互動,共同推動現代學徒制目標實現是成功的關鍵要素。因此,政府應完善法律法規,建立保障機制。例如,對參與現代學徒制的企業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和稅收減免,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
3.規范項目實施。第一,高職院校和酒店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與評價標準?;诰频陯徫恍枨?,校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開發理論課程和崗位技能課程教材,有針對性地設置實訓項目與考核標準,實現學徒職業能力與職業崗位零距離對接。第二,高職院校和酒店共同做好雙導師教學管理。根據酒店需求和學徒擇業傾向,統籌安排學徒多崗位輪訓,確保有崗有位、徒在師在、訓練到位,避免體驗式育人。第三,高職院校和酒店共建工學交替課堂。雙導師將理論課、實訓課、職業導向課、競賽課等交替在教育場域和生產場域進行,把教學任務融入生產中,突出生產場域作為“職業化”育人主戰場。
4.完善教學過程評價。完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現代學徒制教學過程評價應突出酒店標準導向?!锻ㄖ访鞔_要求,健全和完善教學運行與質量監控體系,規范人才培養全過程。在教學測評中,以酒店適崗性考核評價為主。在學徒見習、跟崗、頂崗等各個環節,雙導師共同參與測評過程,并將考核結果寫入學徒成長檔案。
5.落實經費保障?,F代學徒制的主要經費支出包括企業的補助經費、導師的指導經費、學徒的補助經費、意外風險保障基金等。現代學徒制項目可持續運行需要大量的經費支撐。地方政府應以財政撥款、專項資助或稅收優惠等形式給予參與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與酒店一定程度的經費支持,部分專業基金會或風險投資機構也可以通過長期投資或股權分紅等形式參與校企合作,從而為高職院校推進校企合作提供多樣化的經費來源,保障校企合作順利運行。
[參考文獻]
[1]黃德橋,杜文靜,李得發.職業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模式、問題與對策[J].教育科學論壇,2018(36):21-26.
[2]匡家慶,蘇煒.校企協同視角下的酒店管理高職教育模式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5(16):82-85.
[3]崔發周.現代學徒制何來企業“不參與”[N].中國教育報,2016-10-11(5).
[4]韓玉輝,張慶玲.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雙導師”隊伍建設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34):88-90.
[5]歐陽忠明,韓晶晶.現代學徒制:“冷熱不均”背后的理論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12):5-11.
[6]曹叔亮.職業院校校企合作要有六個方面作為[J].職業教育:下旬刊,2018(11):70-71.